Ramsa wrote:
其實提 March ...(恕刪)
我懂你的意思了! 十分地贊同您這句話:
Ramsa wrote:過去(忘了哪樓)好像你也提過加速與能量的關係, 加上上面那句話, 我想那問題就不是很大...
在某個輪轉速時,某些車輛是可以先發揮馬力的
似乎剩下的問題僅是在 "馬力重量(質量)比" 這件事, 你仍然認為它不是一個很好的判斷指標?
如果你的意見是 "是" 的話, 我同意你的看法 (註: 同意的條件是在 "極嚴格的角度" 下檢視這
個指標對於判定不同車子之間的加速快慢之效度).
(唉! 我這才想起來那時我列 BMW 幾台車子的馬力重量比時, 你覺得意義不大, 原來你是這個意
思, 哈哈哈... 懂了懂了, 那你講的是合理的事情!)
Ramsa wrote:同意, 即同一台車裝上不同變速箱的結果 (假定變速箱不顯著影響車重).
好比 focus tdci 這類高扭低轉的引擎配上 F1 這種設計給高轉引擎的變速箱與減速齒輪
就會變成加速超猛,但極速不怎麼樣的車子
換言之,車輛是可由降低極速換取 "高於" "合理設計" 的加速
這個也是馬力看不出來的
Ramsa wrote:
雖然能說有""趨勢""
但如 A 與 B 有同樣的馬力重量比,但秒數卻是 4~6 秒的差距,高達 50% 的落差
然後 C 與 D 有同樣的加速秒數,但瑪力重量比確有 3~7 的差距,高達 133% 的誤差
這個,似乎很難成為一個很嚴謹的比較
好的, 那我們都同意這張隨意抽樣的圖存在 "趨勢", 那麼至少馬力重量比算是一個參考指標, 至於它的
效度好不好, 就要看每個人對指標要求的嚴格程度了... 如果你對馬力重量比這個指標的要求這麼嚴
格(我也可以接受), 那扭力重量比在你的認定下, 應該是效度更低了, 我理解應該沒錯吧?...
C-D 跟 A-B, 在統計上, 它們是離迴歸線較遠的 samples, 它們也的確存在, 存在的原因很可能就
是你談的變速箱問題. 你說 "似乎很難成為一個很嚴謹的比較" 這句話... 的確, 它不是絕對嚴謹!
例如 200-250 的加速秒數, 說不定馬力風阻係數比還比較有效一些也未可知! 以我個人來說, 你同
意馬力重量比是存在特定趨勢, 這就夠了!
Ramsa wrote:如果 ACON99 大的 AE86 加高能燃料這例子你可以接受的話, 我想我就引他這個例子證明馬力大加速
而且,真的要能說明馬力大就加速快,能提出""實際的數據比較""才是真的有說服力的作法
快, 不知道可否?
ACON99 wrote:
沒看過這種耍笨的方式....
如果馬力比會正比於0-60加速秒數
可以畫任何直線
毒澱粉就可以天天吃了
照你的說法: "如果扭力比會正比於0-60加速秒數 可以畫任何直線 毒澱粉就可以天天吃了"
那你多吃點, 別客氣! 想抱怨去找 Microsoft, 他們的軟體就能畫直線!
#1376 我可是畫了兩根線哦, 不要瞎了一隻眼只會看見你不爽的紅線, 看到藍線就裝沒事...
你想打負斜率的紅線, 怎麼選擇性不打同是負斜率的藍線呀? 不然你不愛直線, 自己用自己的資料畫兩
條迴歸線來看看會不會畫成紅藍線完全不同... 資料是你提供的, 你怎麼老是提資料自己打自己, 還淨
做睜眼說瞎話的事? 好一個怪咖...
ACON99 wrote:
我不需要跟別人解釋
頭腦不清楚的人只有幾個....
對對, 能說得出 "加速跟馬力無關" 的人, 頭腦最是清楚!
馬力 = (扭力 * 轉速)
不會吧? 搞半天你說了好久那個扭力無用論者是你自己?!
寶傑的確比我帥, 但你比寶傑還會扯...
一路自己打自己還能活到現在, 算是 HP 值蠻強的大魔王啊!...
dancingra wrote:
似乎剩下的問題僅是在 "馬力重量(質量)比" 這件事, 你仍然認為它不是一個很好的判斷指標?
如果你的意見是 "是" 的話, 我同意你的看法 (註: 同意的條件是在 "極嚴格的角度" 下檢視這
個指標對於判定不同車子之間的加速快慢之效度).
好的, 那我們都同意這張隨意抽樣的圖存在 "趨勢", 那麼至少馬力重量比算是一個參考指標, 至於它的
效度好不好, 就要看每個人對指標要求的嚴格程度了... 如果你對馬力重量比這個指標的要求這麼嚴
格(我也可以接受), 那扭力重量比在你的認定下, 應該是效度更低了, 我理解應該沒錯吧?...
以我個人來說, 你同意馬力重量比是存在特定趨勢, 這就夠了!
如果 ACON99 大的 AE86 加高能燃料這例子你可以接受的話, 我想我就引他這個例子證明馬力大加速
快, 不知道可否?
扭力重量比這件事的話,回到我先前的講法
這只是表達引擎的性能,讓車主知道這顆引擎在這個轉速區間提升馬力(車速/加速)的能力
如果扭力越大,這台車(自身)的加速能力越好
特別是那種同車系內有多種不同排氣量的引擎(如都用汽油1.6L/2.0L/2.4L),
但變速箱(含終傳比)設定都一樣
這樣的比較下,扭重比的效度就具統計意義了,保證分析起來是高度相關
如此一來,又會繞回原始的討厭議題:變速箱不一樣,本來就會使不同車兩間扭力的比較失去意義
而這點 馬力 也是同樣的無意義
就算是有趨勢,但本身分析的效度過低(似乎沒看到你把 R 值算出來)
若把每一個樣本與其他樣本相互比較(馬力重量比大者加速較快),大概會有一半以上不成立吧
要我說的話,馬力重量比 與 加速性 大改只有 低度相關~中度相關的程度
就現在討論的結果而言,我認為還是不具參考意義啦
至於如果真的要發展下去能夠有高度相關的表示方式的話
絕對是要將變速箱與終傳齒比考量入計算式中
-----
86 加高能燃料喔
這個在我認知是跟加渦輪或是打氮氣是一樣的
就是增加引擎扭力用的
雖然馬力也有增加
但,馬力 = 扭力 * 轉速
轉速不變的情況下,馬力是因為扭力變大才增加
因此考慮因果關係,還是因為扭力增加,所以加速變大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Ramsa wrote:沒錯, 只要是不換檔的情況, 這是必然的!
扭力重量比這件事的話...這只是表達引擎的性能,讓車主知道這顆引擎在這個轉速區間提升
馬力(車速/加速)的能力...如果扭力越大,這台車(自身)的加速能力越好
至於可以退檔來加速(例如要快速超車時), 就是馬力(輪上扭力)重量比的衡量概念囉~
Ramsa wrote:同意, 或者廣義一點說, 在這種情況下, "扭重比" 跟 "馬重比" 具同樣效度.
別是那種同車系內有多種不同排氣量的引擎(如都用汽油1.6L/2.0L/2.4L),
但變速箱(含終傳比)設定都一樣
這樣的比較下,扭重比的效度就具統計意義了,保證分析起來是高度相關
Ramsa wrote:
如此一來,又會繞回原始的討厭議題:變速箱不一樣,本來就會使不同車兩間扭力的比較失去意義
而這點 馬力 也是同樣的無意義
是的, 就如小弟前面說的, 如果你採取的是很嚴格的角度去看, 那就會成為都無意義~ 不過小弟有些
好玩的問題, 也許 Ramsa 大您可以想一下, 就當純聊聊:
Q1: 有一車, 重量 1600kg, 引擎最大輸出功率 100kW, 請問它 0-100kph 最大加速最快可以幾秒?
Q2: 有一車, 重量 1600kg, 引擎最大輸出扭力 40kgm, 請問它 0-100kph 最大加速最快可以幾秒?
Q3: 有一車, 重量 1600kg, 引擎最大輸出功率 100kW, 它 0-100kph 要花 4.7 秒, 合理否?
Q4: 有一車, 重量 1600kg, 引擎最大輸出扭力 40kgm, 它 0-100kph 要花 4.7 秒, 合理否?
看看您對上述四題有什麼想法, 就純聊聊, 看看您覺得是否有興趣... 看看會不會這四題算完, 我們
會更有共識些呢~

Ramsa wrote:
就算是有趨勢,但本身分析的效度過低(似乎沒看到你把 R 值算出來)
若把每一個樣本與其他樣本相互比較(馬力重量比大者加速較快),大概會有一半以上不成立吧
嗯, 的確我是沒算, 統計我很多年沒碰了, 再者統計要用的計算量遠比導物理式子要繁複得多,
所以如果你要堅持要我拿那張分佈圖來算, 我也只好直接投降給你看啦!

Ramsa wrote:
86 加高能燃料喔 這個在我認知是跟加渦輪或是打氮氣是一樣的
就是增加引擎扭力用的 雖然馬力也有增加
但,馬力 = 扭力 * 轉速
轉速不變的情況下,馬力是因為扭力變大才增加
因此考慮因果關係,還是因為扭力增加,所以加速變大
同意, 特別是這是設計過的題目, 我們有這結論!
如果題目改成 "我們緊盯著路上的 AE86, 用測速雷達不斷探測它的車速, 發現它加速了! 請問 AE86
是踩深了油門(加大引擎輸出扭力), 還是退了檔但油門深度不變, 還是兩者都有?" 我們會發現答案全
都有可能, 這表示踩油門未必是加速的唯一條件, 因此加速靠(引擎)扭力不是唯一解, 典型例子就是
油門都踩到底了, 覺得加速不夠快或甚至拖不動(如爬山), 就退檔, 但油門還是踩到底不變...
Ramsa wrote:
86 加高能燃料喔
這個在我認知是跟加渦輪或是打氮氣是一樣的
就是增加引擎扭力用的
雖然馬力也有增加
但,馬力 = 扭力 * 轉速
轉速不變的情況下,馬力是因為扭力變大才增加
因此考慮因果關係,還是因為扭力增加,所以加速變大
你講的沒錯,在這個情況下是扭力變大讓加速變快(事實上馬力還是變大了)
我這邊再舉個真實的例子
家裡有台K6手排老喜美,原本斷油轉速大概6500rpm左右
只幫它上了一顆破解斷油轉速限制的晶片
就可以讓它0-100加速縮短半秒到一秒的時間
扭力值沒變,但轉速可以直上8000rpm(馬力變大)
這樣個小小的變更,讓它二檔就能破百
0-100因此少了一次換檔時間
這個例子就是扭力不變,馬力是因為轉速增加才變大
這二個情況都是在扭力、轉速上做了提升而讓加速變快
但「扭力大加速快」只適用你所舉的例子
而「馬力大加速快」則二者通用
既然「馬力 = 轉速 * 扭力」大家都有共識
無論轉速或扭力提升,最後馬力一定會跟著提升,加速會變快
為何要執著「扭力變大才讓加速變快」這個點?
認真要分的話,是不是還可以再分一個「轉速派」?
「轉速提高所以加速變快」也沒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