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潮閘 wrote:
為了簡化問題,我假定都是扭力曲線是水平線,可接受吧?
A車 最大扭力 20 最大轉速 6000轉(最大馬力點)
B車 最大扭力 40 最大轉速 3000轉(最大馬力點)
如果不把變速箱拉進來的話,你能直接斷定B車加速快嗎?
你是怎麼假設?...(恕刪)


可以,而且非常容易判讀,
(為了避免嘴砲,幫你加上輪胎跟道路條件相同的假設)
在3000轉前,B車加速快,就是這麼簡單!!

3000轉後,B車速度上不去了,再比沒意義。

原理就是扭力曲線就是角加速度曲線,乘輪(軸)半徑變成線加速度,
所以B車的加速度是A車的2倍,就是這麼簡單,不需去更動你的假設~~

我倒想知道,你怎麼判讀!!


防潮閘 wrote:
不是吧!!! A車的可以用比B車2倍的齒比就可做出跟B車一樣的加速能力
如果A車再極端一點用3倍於B車的齒比,那就可以在加速的初期做出比B車更快的加速...(恕刪)

你這種比法是單純在比"引擎"性能嗎??

用其他機械裝置來調整引擎輸出,然後再來說A車也可以如何如何,

難怪你們怎麼比也比不完!!

bull5444 wrote:
可以,而且非常容易判...(恕刪)

事情本來就很簡單
以前不是有人說
定馬力不同扭力兩台同款車比加速 齒輪箱要一樣
或是 定扭力不同馬力兩台同款車比加速 齒輪箱要一樣
問題是就有人愛說齒輪箱可以改變放大扭力...
所以原生扭力不重要?
問題是五百匹馬力以上名貴跑車那麼多台
哪一台可以用六檔起步加速的?
搞半天不是扭力是加速的第一個瓶頸?

還有
A)要不是扭力跟加速度成正比
B)要不就是匪夷所思的馬力跟加速度成正比
科學上 兩者只會有一個對
為什麼有人就是要打嘴砲一直凹
來個 "從來沒有否認過扭力的重要性"?
講半天跟沒講一樣
問題是柯南說過啊:
"真相只有一個"
妳就畫一下哪一種成正比的圖嘛.....

ACON99 wrote:
妳就畫一下哪一種成正比的圖嘛...(恕刪)

我都說我是騎牆派了,這件事跟我沒關係吧...

bull5444 wrote:
這件事跟我沒關係吧....(恕刪)

沒有啦 順著你的話下去講...

ACON99 wrote:
妳就畫一下哪一種成正比的圖嘛.....


先麻煩你畫一下bmw 3系列所有車款的扭力重量比與加速的關係圖

大家都想知道扭力是不是與加速有正相關?
hughkk wrote:
先麻煩你畫一下bmw...(恕刪)

哈哈哈 先承認BMW馬力跟加速度成不了關係了喔....
你把幾十台車原廠網站BMW data key in 我就畫阿
傳檔案來也可
不然老是聽你在胡扯
加速差個0.2秒也在靠北邊走...(然後油耗差50%裝沒看見)
反正你開樓以來一張像樣的圖也畫不出來...

bull5444 wrote:
可以,而且非常容易判讀,
(為了避免嘴砲,幫你加上輪胎跟道路條件相同的假設)
在3000轉前,B車加速快,就是這麼簡單!!

3000轉後,B車速度上不去了,再比沒意義。

原理就是扭力曲線就是角加速度曲線,乘輪(軸)半徑變成線加速度,
所以B車的加速度是A車的2倍,就是這麼簡單,不需去更動你的假設~~

我倒想知道,你怎麼判讀!!


哈…原來你是這麼樣的,你的意思就是比較引擎的力量的這兩車只能用相同的齒比
這樣的假設,得到的結論就是

B車3000轉前的加速力是B車的兩倍
B車的極速只有A車的一半…

yes...是你對的…

只是在加上變速箱後,這A車跟B車相近的表現(加速力及極速),這點你了解嗎?

bull5444 wrote:
你這種比法是單純在比"引擎"性能嗎??
用其他機械裝置來調整引擎輸出,然後再來說A車也可以如何如何,
難怪你們怎麼比也比不完!!


不是吧…請教一下除了傳動機構外(最後都可以簡化成齒比),還有什麼可以可以調的?
引擎的特性不一樣本來就要利用傳動機構來讓引擎的性能發揮啊

dancingra wrote:
補回覆 Ramsa ...

例: 30kgm@2000-4500rpm, 假定退檔前是2000rpm, 退檔後是 4000rpm,
退檔前後所對的引擎扭力都同為 30kgm, 但退檔後推力卻提升了了一倍(因為齒比差剛好一倍)
扭力重量比, 在退檔前後看, 都看不出加速力道不同, 但馬力重量比, 這邊剛好差一倍, 完全一致.

我的解讀: 原題是在質疑, 光看 "引擎" 的扭力, 是否就能看出車子的 "加速能力", 而 "加速能力"
就是指該車所能達到的車速範圍內, 初速X to 末速Y (0 <= X < Y <=top_speed), 的耗費秒數.
那如果要比兩台車, 那就是兩台車都能開到 X 跟 Y 這個速率範圍, 才能一起比. (所以我不分什麼
柴油車汽油車)

所以, 馬力重量比若直接套 "最大馬力" 來除以重量, 在電動車 (無檔可換) 那個例子就會失效
(恕刪)


以你所提的例子,有個無法解釋的地方
假設退檔後不維持車輛速度(不踩油門),讓引擎轉速下降至2000rpm後,才再踩油門加速
此時(2000rpm)的馬力與退檔前的馬力相同,但推力仍為是退檔前的兩倍
所以單就推力(輪扭力)的部分來看,就算馬力沒變大,引擎扭力因退擋/齒比放大之故,而使推力增大

其次,因為你對加速能力認定的方式已經固定下來了,自然討論已經固定以馬力為立論基礎
畢竟馬力包含轉速,有辦法討論以某速率區間為命題的加速行為
扭力因無轉速的敘述,頂多只能求出車輛的加速度,就無法解釋某速率區間的問題
畢竟連跑不跑的到那個速率都不知道....
所以,當然你會認為扭力無法解釋你的問題

最後,我認為馬力重量比侷限性的認定並不是變速箱的有無
而是變速箱與減速齒輪所形成的槓桿效益
同一具引擎安裝在上述所以不同槓桿效益的不同車輛上
會使得這些車輛的極速與加速表現都會不一樣,即便是引擎的馬力都是一樣

而本棟以馬力為基礎所討論的諸多計算,特別是 馬力重量比/加速時間 的關係圖
之所以信度不佳,基本上也是這個原因
---
(剩下啥風阻參數, 各類摩擦阻力, 原廠測秒的當天當地氣候海拔, 空氣密度,
駕駛體重,計時器誤差之類的,基本上要是只看 0-100km/h 的話,大多無視也沒關係
不過,還是得強調一件事
""車廠調教"" 真的是另外一個都被忽視掉且無法評估的變因
當然有人會嗤之以鼻就是了)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Ramsa wrote:
馬力是功率單位,既不...(恕刪)


我認同馬力是功率單位這個事情。

但是"能讓速度(轉速)提升的原因,是因為引擎提供足夠的扭力
就如同山路爬坡,如過輪下扭力不足,那麼轉速自然也提升不起來"

這斷話你就錯誤了,請問你個問題好了,活塞是被什麼推動??

請問,引擎扭力測量點是??

光這邊你就大錯特錯,活塞推動帶動曲軸,這個"當下"轉速跟扭力

才被輸出。如果活塞沒動,曲軸沒轉,請問該引擎有扭力輸出??

而你下面提到輪下扭力不足,OK~~請問你開手排車,開在上坡上

突然發現你"輪上扭力"不足了,你會不會退檔??引擎轉速會不會拉高

(油門踩入量相同),馬力輸出會不會比你沒換檔前大?

而單靠馬力敘述當然不能完全去分析出"是多少 kg-m@rpm "

100=10*10,但不是只有10*10=100啊,只說出100,你會知道裡面的運算

一定是10*10嗎??同理啊。

有人總說扭力是因子,我就直說,請問引擎扭力測定點在哪??

如果扭力在定義上,是指燃燒油氣產生的推力,迫使活塞前進,我就會

認同所謂的扭力因子,因為活塞是被這個"力"給推動,所以??

還是引擎扭力測定是在輸出的曲軸上??如果是這樣,請問該曲軸沒有"轉"

,才會有扭矩(扭力)??

還有,你有回答我,車子加速時後馬力有變大嗎??你也是不敢去看,加速

大的時候,馬力比前一個時刻來的大的人嗎??加速快的時後,馬力有變大,

這是事實這有很難去發現??
家有愛貓初成長 http://rnsk.hopto.org/blog/

Ryunosuke wrote:
請問該曲軸沒有"轉",會有扭矩(扭力)?
(恕刪)

當然會
不然汽車上坡起步怎麼用的?
電動車更簡單
零轉就是最大扭力輸出
汽缸有點火爆發
就會有力
有力不見得要作功
跟起步時不會是最大功率在動作一樣
(起步時就是要拉轉速)
但是沒有淨推力 汽車根本不會往前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