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三號 wrote:但是多少公司能夠不因學校出身而給你平等的機會?...(恕刪) 你說的也沒錯.....但是這一點參數很多.......不是念的好念的高念的有名....就為企業所用給你平等機會!平等的機會在於一開始的需求....專業度....這點就是別的參數....但往往很多東西學校學不到!當然還有別的參數.........就單一平等機會現在世界上很多企業已不將學歷列為最首要徵選條件.....就單需求而定!參數很多....討論廣泛....沒有定論...........我想傳述的........就是......天底下沒有絕對也沒有一定.......
烏少冰半 wrote:難怪目前為止 還是只看到"品牌價值"的優勢......(恕刪) 不管怎說 要說優勢 就是GT3/GT3 RS仍堅持自然進氣 即便氣冷缸頭的非水冷引擎一直用到現在 直噴不了 還好是自然進氣 不用怕缸壁太薄 還可以繼續擴缸 GT3 R Hybrid就是擴到4.0L 還有極輕量化的飛輪電池 想必下一代的GT3仍然獨特 在這玩車的世界裡難以被取代 連SUBARU都不來個性能EJ36 Impreza WRX STI!至於GTR真的很猛 猛到997小改款turbo提早使用全水冷直噴引擎 還怕國內車主下定SpecV輕量化套件 今年又追加turbo S且單一搭配PDK 硬是要精準地與GTR較量 任一毫秒也不可浪費 可見GTR的優勢就是在於此 專精渦輪GTR 使Porsche不敢大意GT3仍是PORSCHE最精髓的作品 至於GT2已不再採用四驅 也不再適合跟GTR比了 不過997時代就都只有一款GT2和GT2 RS 而997時代GT3/GT3 RS都有最先出的3.6L和小改款的3.8LGTR的優勢和GT3的優勢無法比較!
其實看完整個討論串,我覺得現在的小孩不太了解GT-R的歷史,反而對牛阿馬呀蛙呀等等可能一輩子都買不著摸不到的酷炫玩意兒倒是很喜歡拿來說嘴.......還有小孩拿"能不能帶喜歡泡夜店的小妞兒上床"作為判定是不是部好車的標準....真令人痛心....果然是兩顆奶子統治全世界.....完全是下半身思考的單細胞動物.....至於說GT-R是"死飆仔","東淫戰神".......對這種基本上啥都不懂,只會搖旗吶喊的人,是不值得正眼回應的...在全世界的超跑車壇當中,GT-R或許不耀眼,卻也不像一些小孩嘴巴講的那麼不濟,是有些歷史的,對於不太了解GT-R輝煌歷史的小孩,在此收集了一些考古資料,好好地看,既可以增加知識,說出來的話會比較有料的.....[東瀛戰神 NISSAN GT-R 速度機器‧傳奇一世]NISSAN GT-R於東京車展現身後,引起了國際車壇的注目與討論,延續了過去數十年光輝歷史的全新GT-R不論是外型設計、車電技術或是操控性能都將奠定新一代性能車的標竿,在此之前,讓我們回顧一下NISSAN GT-R的驕傲血統:1969年NISSAN編號R27的GT-R,以2,000c.c.引擎即可產生160hp/7000rpm、最大扭力18.0kg-m/5600rpm的卓越性能技驚東洋車壇,也因為如此優異的條件,讓NISSAN往後四年間(1969~1973),在日本國內大小賽事中,贏得50次輝煌的勝場紀錄,屬於GT-R的神話,也就此展開。接著,1975年NISSAN推出的R29,首次推出車尾四圓燈的設計,而這種充滿賽車氣息的尾燈設計,也成為日後歷代GT-R的設計靈魂。1989年時,NISSAN首次將代號RB26DETT直列六缸雙渦輪增壓引擎,搭配NISSAN引以為傲的ATTESA E-TS全時四驅底盤的R32推出上市,其最大馬力達到日本規範上限的280 匹,同時導入的AWS主動式四輪轉向系統可在前輪做大幅度轉向動作時,後輪依前輪轉向角度的大小也進行相應的轉向,讓全車可以更銳利、更精準的角度殺入彎道。R32上市之後,在日本車市造成一陣炫風,銷售成績達到四萬三千多輛,更值得紀念的是GT-R也首度遠征德國紐柏林賽道,讓歐美車壇注意到這輛不能輕忽的對手。1990至1993年期間,NISSAN以R32參予JTCC賽事,總共寫下連續29場冠軍,重現GT-R 七0年代的神話,1991年的澳門東望洋賽事中,主辦單位更因GT-R的驚人速度,破天荒在對車身重量斤斤計較的A組賽事中,要求GT-R多負重一百公斤參賽,雖然在如此不利狀況下出賽,R32 GT-R仍拿下佳績,至此東瀛戰神之名不脛而走。在R32 GT-R在日本車壇創下無法撼動的成功紀錄後,NISSAN在1995年3月推出R33 GT-R,車壇向來認為車身重量與尺碼對性能有負面的關連性,但是比R32大一號的R33透過高剛性的車身以及機械設定的再精進,不僅讓駕駛者擁有更順暢與更迅速的加速感,在德國紐伯林賽道的單圈成績也更往前推進,粉碎了業界向來奉為圭臬的準則。R34 GT-R NISSAN研發團隊有鑑於日本國內280匹馬力的法規上限,GTR-34更著重在全車的協調性。在外觀上,延續著四尾燈的傳統外,低扁的車頭搭配巨型氣壩,19英吋六輻式輪框內露出金色brembo剎車卡鉗,以及巨大的通風碟盤,在在顯示出R34其睥睨群雄的風範。許多改裝車迷就是欣賞R34優異的動力與底盤剛性,輕易的就能提升至600hp以上也不會難以駕馭的特點,也因為R34如此全方位的性能表現,除了日本當地大賣外,其他國外地區車迷無不利用管道,將R34平行輸入至手,至今仍是車迷玩家們爭相收藏的臻品。自2001年GT-R概念車現身,隨即成為性能車壇中的震撼彈,傳言耳語不斷,2005年演變成為量產原型車之後,終於在東京車展中以量產車登場。R35 GT-R除了擁有480hp、60kgm的全新VR38DETT六缸雙渦輪引擎,更透過首度採用的後置式變速箱與獨立四輪傳動系統,不僅速度快,配重佳,在部份彎道還處於潮濕狀況的紐柏林賽道上,更以7分38.53秒的實力睥睨Bugatti Veyron、Lamborghini Murcielago LP640與Porsche 997 GT3等千萬名車,重現當年在東望洋賽道,不利狀況下仍能取得佳績的佳話。[擠身最速行列,Nissan GT-R寫下Nürburgring賽道7分29秒單圈紀錄]2008/05/02記者/董星銳素有「東瀛戰神」稱號的Nissan頭牌性能車款GT-R,2007年在德國著名的「綠色地獄」-Nürburgring賽道上寫下7分38秒的優異成績;雖然此一數字在眾多量產超跑中已相當亮眼,但原廠似乎仍不以為滿意:日前Nissan再次拉跋至Nürburgring賽道進行測試,而GT-R也未讓原廠失望,將紀錄刷新至7分29秒的全新境界。素有「東瀛戰神」稱號的Nissan頭牌性能車款GT-R,日前在著名的Nürburgring賽道寫下7分29秒的全新單圈紀錄。2007年在Nissan首席試車手鈴木利男的駕駛下,GT-R在Nürburgring賽道已做出7分38秒的單圈成績;不過在當時測試單圈內,駕駛對於其中兩個彎角的表現仍不盡滿意;因此今年(2008)4月16日GT-R又捲土重來,以原廠規格搭配日本市售車型的輪胎配置,再度挑戰全長達20.8公里,彎蜒起伏的Nürburgring賽道;而最終成績也成功突破7秒30秒的門檻,達到7分29秒。「我們對於去年(2007)的測試結果感到相當挫折;我們原本以為,GT-R在Nürburgring賽道上的成績可以低於7分30秒。」GT-R工程總監水野和敏表示,「現在寫下全新的單圈紀錄,也證明GT-R成功擠身市售最速超跑的行列。在設計初期,我們希望打造出一款能夠適合任何人、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的超級跑車,而我相信GT-R也成功達到此一目標。」[全新進化]如果你覺得日產GT-R還不夠強勁的話,來試試更酷的V-Spec版本吧, V-Spec在原車本已十分驚人的功率基礎上又增加了60馬力,達到了530馬力。V-Spec為了減輕重量據說採用了碳纖維車身面板,有傳言說一共使車重降低了150公斤。這使得車輛的整備品質降低到1600公斤以下。在新的六輻輪圈後面是新的經過升級後的Brembo刹車系統。前分流器兩邊的兩個小通風口可以提供額外的冷氣,這有助於使氣流穿過輪圈並通過通風口進入後輪拱。另外日產也有可能對GT-R的四驅系統進行重新調校。這不太可能顯著提高車輛的性能——要知道將車輛0-6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提高到3.5秒是一件困難的工作,但提高0.1-0.2秒是可能的。更重要的是V-spec版本會更輕,反應更靈敏,甚至可以令保時捷911turbo都黯然失色。V-Spec這個標誌可不是隨便貼的,它首次採用是在1993年的Skyline GT-R,當時Skyline在group N和group A系列賽中取得的成功。V代表勝利。這款車將在2010年上市。簡評:日產GT-R V-Spec如果性能達到甚至超過保時捷911 Turbo,那它在性價比方面的優勢將使它在超級跑車市場上最物有所值的車型。[怪物GTR又打破紀錄紐堡林7分26秒70]看來Nissan R35 GT-R的潛力真的很大且越戰越強,上星期R35 GT-R才創下7分27秒56的佳績,23日又再度跑出7分26秒70的單圏紀錄,再度打破自已的成績。這個成績也幾乎與Chevrolet Corvette ZR1的7分26秒40相同了。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這次測試的R35 GT-R並没有使用上星期測試時所使用的RAYS輕量化輪圈,而是使用原裝輪圈及輪胎進行測試。看來Tochio Suzuki(鈴木利男)似乎己把Nurburgring北側賽道當成自己家的客廳在走動了。在度創下自我的最佳成績後,緊接著Nissan團隊還將在Nurburgring賽道上進行三小時的封閉測試,不知這三小時是否還會再出現令人驚訝的事。另外,據說R35 GT-R Spec-V也己完成單圏測試,不過水野和敏下令所有人員不得對外公佈任何消息,因此可能要再等個幾天我們才會知道R35 GT-R Spec-V是否已逹成水野和敏的目標,7分20秒。看來Nissan R35 GT-R的潛力真的很大且越戰越強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p=NISSAN+7%E5%88%8626%E7%A7%9270&fr=yfp&ei=utf-8&v=0http://times.hinet.net/event/auto/article.do?option=autoMaintain&newsid=2108487這樣的速度機器,在台灣居然只要5百出頭萬就買得到.....嘖嘖嘖...瞧不起GT-R?? 可以!! 等買得起GT-R再說吧.....
天行者2008 wrote:其實看完整個討論串,...(恕刪) 好玩的事很多http://www.youtube.com/watch?v=iOE7dv5hs_ohttp://www.youtube.com/watch?v=Jh5HHBvT5UM&feature=relatedhttp://www.youtube.com/watch?v=ee6T-TIzTk4&feature=fvw這還有點搞頭(GTR增壓值設定有誤)http://www.youtube.com/watch?v=UVVE6IJHXvE&feature=related要不要相信獅子的鬃毛就看自己啦
天行者2008 wrote:其實看完整個討論串,...(恕刪) 大推!!一開始的討論範圍還是在本質上到後來..不知為何會淪落到夜店 妹 炫耀上..管它是東瀛戰神還是保時捷都是好車,不是嗎沒有必要去扯一堆有的沒有的單就本質來討論不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