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idian wrote:
我再強調一次, 在那些地方你看HTHS根本沒用
在HTHS定義的量測溫度下, 機油根本不會揮發
但車子卻必定會吃機油(多或少的問題), 到底怎麼回事?
因為在燃燒室裡面, 機油常常會遇到比150度更高的溫度, 不管你用XW20或XW60都一樣會燒掉
所以前面就有網友講要看閃火點
然後你又可以發現, XW60的機油閃火點未必比XW20高
目前市面上容易取得的高閃火點機油是Mobil 1 ESP 5w30, 閃火點達254度C
SHELL Helix Ultra Racing 10W-60這罐閃火點卻只有210度C
又逼我探頭出水
我覺得好像快有點雞同鴨講了
ok我講的不夠細,你就糊在一起講
我再順便講一講
為什麼用油要有高低粘度的差別?
世上也根本無須定義出HTHS的數據是嗎?
HTHS的數據也告訴你,引擎內部的溫度絕對不是你想的那麼低
數倍壓縮的空氣配上燃油的爆炸能量,透過金屬的熱傳導,以及高運轉機件的磨擦...
所以黏度對高溫時的保護能力有關,高溫也影響油機壽命
你也想一下,活塞的移動速度,那瞬間還來不及升溫到燒掉的高溫油還不是又被刮下來
這些可能已經被破壞或質變的東西積少成多,當然會影響機油的品質與耐用度
黏度關鍵處淺顯明瞭的就如其本身名稱
機油溫度越高流動性越像水...這大家都知道沒問題
黏度愈高的機油,流動性本來就比較差,溫度提高之後自然也比較不會像水那樣
=>黏度關乎附著力
你被一桶潑水到與被一桶羹湯潑到...那種感覺不用體驗用想像也知道差異在哪吧
前面我也說了
排除變因才能突顯對照
黏度的比較當然也是以同廠同系的油品作對照最好
這樣才能排除品牌與系列訴求的差異...這些原則前面我都提過了,不知道回應我的有多少人在看
所以我說同廠同系的油品,黏度較高的在高溫一定有較好的保護性
閃火點的高低我覺得跟除了油品變質之外分解物形成是一個重點
閃火點高自然比較不容易被燒掉,對環保與清潔性至於油品壽命的延長都有幫助
所以你要看油品的訴求取向
以上講完你不會在糊在一起講了吧
即使油的閃火點高或基礎油性本質好,但不能有效附著於高溫的機件,就無從發揮潤滑的功能與保護性
SHELL Helix Ultra Racing 10W-60這罐閃火點只有210度C
不影響它HTHS的保護能力...因為這個跟黏度比較有關係
也許能推測這瓶油激操之後,可能較早衰退與較多的分解沈澱物
我看你們的回應,總是有一種感覺...世界上真的只需要一種油就好
Mobil 1 Extended Performance
使用5W-20=>英明
使用10W30=>弱智
我...真...的...潛了...講不清楚、被誤解或講錯...都沒關係
以下連結有興趣可參考一下
影響油膜潤滑與保護性,除了基礎油的基本功之外
添加劑跟黏度都是一種增加附著力或清潔性耐久性..等等的助力
這都是各廠成本與技術投入有所差異的地方,番號的比較還是與同系為準,就如胎輪的磨耗值道理一樣
以下影片請另注意一下噪音部份,人的感覺真的不是幻覺
當潤滑變差時保護性不足應付高轉高溫高負荷時,機械的磨擦噪音與震動將會變大
New HPS High Film Strength Street Motor O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