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Audi的Quattro四驅系統不是那麼簡單的!

其實四驅技術最高的就是Honda
2006的Sh-AWD是第一個可以做到100% Torque Transfer
也就是能把前輪的動力完全轉到後輪
BMW/Audi最近三年靠第三廠的技術(ZF)才能追上Acura/Honda

重點是Audi只有高階的車Q7,S5才能選配這套系統
BMW也是只有六和七系才能選配
Acura的四驅是標配

至於其他家Subaru, Nissan包括GTR或是Lexus/Benz
Torque Transfer只能做到50%
這也就是為什麼說Honda的四驅技術Sh-AWD十年前這麼震撼

Honda最新的四區進化是把油電混合在這種四驅系統裡面
這樣不但輕量化而且省油
明年的NSX和今年的Legend/RL就會搭新的系統
叫做SH-SHAWD
只是不知道他的涉水深度和純種越野車比呢?
很多人覺得rover強
因為很多影片都有他過大落差的畫面
速霸路的反而很少看到
一開始的設計方向就不同了
Audi那個 如果輪胎抓地力不夠 應該也爬不上去 應該看過top gear試x6吧 雪地 草地爬坡 四個輪胎拼命轉 但沒抓地力就是上不去
無底深淵 https://ts.la/jognien685889
arlun815 wrote:
樓主想太多了, OO...(恕刪)


給你一個讚!!!
被炮不可恥~ 您準備好被炮了嗎? 可恥的是沒本事炮人! 您準備好開炮了嗎? !
我有一部1998年的SUBARU IMPREZA 1.8,就說明前後輪驅動比可自動調整9:1或1:9,並非什麼SUBARU的只能最多50%,根本是不懂又亂說一通,SUBARU研究四輪傳動車已有40年以上的歷史了!
樓主不必灰心~你說的並沒有錯!

四驅系統為了適應不同用途,架構已經變得比過往複雜許多,
光是quattro,A3/TT(前橫置引擎)、RS5/A7(前直置引擎)、R8(中置引擎),
這些車種所使用的中央差速器種類與設定都不太相同,
但中央差速器都具有限滑功能,當前、後軸達到一定轉速差時,
差速器內的多片式離合器會開始作動,調配前後輪的扭力分配比。

即使像是TT這種以前驅為主軸,搭配Haldex式中差,
也可以在很極限的狀況下,讓後軸獲得部分扭力,操控穩定性進而增加;
而RS5的Crown-Gear式中差,在初始設定就是40:60的後驅主軸,
透過中差內的多片式離合器可以在70:30~15:85之間做前後扭力分配比,
所憑藉的就是前、後軸轉速差異,去驅動離合器的作動,也就是屬於比較被動機械式的。

若是電子主動控制的,就要透過感知器,偵測引擎轉速、輪轉速、G值等等參數,
再透過程式化電腦去判斷前後軸、甚至四輪扭力該如何分配,
Porsche和Impreza WRX STi的四驅系統都屬於這類,當然還有很多,
甚至像Ferrari FF用的四驅又是一大創新,
透過PTU結構(類似副變速箱),去達成急起步、低速四驅,高速純後驅。

過往越野車的四驅著重脫困,也是大家對於四驅比較傳統的印象,
現今轎跑車的四驅則是提升安全性,增加過彎極限等用途,
樓主不妨多參考更多有關四驅的書籍或網站!






Windwaker wrote:
其實四驅技術最高的就是Honda
2006的Sh-AWD是第一個可以做到100% Torque Transfer
也就是能把前輪的動力完全轉到後輪


這不叫技術最高,前後輪扭力如何分配,只是看車廠的設計考量來決定.

扭力往前輪>油耗,往後輪>運動性.

更先進的是在於左右輪的扭力分配.

Windwaker wrote:
至於其他家Subaru, Nissan包括GTR或是Lexus/Benz
Torque Transfer只能做到50%


請查下資料,至少SUBARU 不是 50:50

至於其它廠,也不是 50:50

Windwaker wrote:
這也就是為什麼說Honda的四驅技術Sh-AWD十年前這麼震撼


這只是利用電子來控制,反之subaru是強調機械化設計,考量的是成本與可靠度.

重點在於成本,及效能

以CRV來說,假設配備SH-AWD 成本將會提高多少?

Windwaker wrote:
Honda最新的四區進化是把油電混合在這種四驅系統裡面
這樣不但輕量化而且省油
明年的NSX和今年的Legend/RL就會搭新的系統
叫做SH-SHAWD


這跟現在某些北海道仕樣車其實差不多,就是後輪改由馬達來驅動.

前面油電系統負責.

這樣算新的構想?

你可以注意一下測試道路,是不是有一條白色地帶。
那個就是會讓輪胎打滑的地帶。
這是很普遍用來測試四驅車能耐的方式。

一般四驅,當有輪胎打滑時,動力會輸出至打滑的輪胎,反而是沒有打滑的輪胎卻沒有動力。
所以你會看到前兩輛車,打滑的輪胎拼命轉,沒打滑的輪胎卻不轉。這樣車子根本爬不上去。

最後一輛HONDA,即使輪胎發生打滑 (你看清楚,他一樣打滑,並不是使用了甚麼高級輪胎而沒打滑),另一邊沒有打滑的輪胎,依然有動力輸出,可以帶動車子上去。

簡單的說,一般四驅,例如CRV或RAV4或Rogue,當"有一輪打滑"時,就沒轍了。
而例如SUBARU的AWD,強調的就是只要"有一輪沒打滑",就能脫困。



小黯豬 wrote:
這.... 輪胎用的不一樣吧....? 哪可能一樣的狀況在靜止情況本田不會滑其他兩台都會滑...
BMW 的 xdrive 比起來更有看頭, 有超能力喔!^^





Xdrive vs Quattro vs 4matic (實際比拼)

Audi Quattro 好不好看看這些測試就知道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cYUUEPBFAw&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FoUTPja4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vqQuC_8VrM&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nb_0RPS9E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idkaqlW9ns (從1:20開始看, even Audi Q7 can’t go to the top)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_MXK2nzt2Y&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RniF4JQN2U&feature=related

Quattro系統似乎只是為了在平路上為了增加操性與抓地力而設計的, 若是要off road, 連平價的Subaru都比他強.
Acura的SH-AWD也是跟ZF買的再放在MDX上, 發表後讓很多車廠驚艷, 於是BMW也跟進向ZF 購買一樣的系統, 但BMW跟Acura不同的是當在平路上只需要兩輪傳動時, BMW用的是後輪Acura用的是前輪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