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onwei519 wrote:
我有個小建議就是我們...(恕刪)


有人怕打電話被「吃案」、「不理」的話,可以用會留下記錄的方式去陳情,各鄉鎮公所有投訴信箱,縣府政府有縣市長電子信箱、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有陳情或全民督工回報系統、行政院也有陳情電子信箱,而據我所知以這種方式陳情的話,會被列管,我的意思是會被掛上一個「文號」,有掛文號的東西不是電話掛上當作沒聽到就好了。所以當你先投訴鄉鎮公所,沒效果,那再往上到縣市政府,沒用,再投工程會,還是沒反應,丟院長信箱,這時記得把前面幾次投訴的情況寫進去。還是沒用,那你可以丟丟看總統信箱,這個我沒看人丟過,不知道效果如何就是了。以我的經驗來說,打電話給地方政府最快,沒反應的話再丟縣市長信箱,到目前為止我個人用過的管道也只到這個層級為止,因為改善了。

如果丟了那麼多封都還是沒用,可能是組織中有某個環節有問題(大尾的大尾的);或者是可能是你搞錯問題,問問專業人士看看。

而老實說,不是公務人員都像大家想像中的一樣會把民眾打來的電話當作沒聽到,基層人員有什麼能力吃案?

所以,看到不滿的工程品質,那就用前面提的那些管道去投訴;然後,記取教訓,下次選舉的時候記得你手中那一票很重要。人常說預防勝於治療,如果投訴是治療的話,那麼你手中那一票就是預防了。
raytracy wrote:
打電話有用嗎? 請問...(恕刪)


15cm也太誇張了,不可能是道路上吧?

另外開挖深度,挖愈深工期愈久,也愈花錢,所以不是每個洞都要這樣挖…咱們政府財源並不充裕,所以沒做那麼深。
不管話說回來,預算沒好好規劃也是一大問題就是了,這真的是政府的問題,也是我們選票所選出來的人的問題。

lu95 wrote:
如果能比照消基會那樣...(恕刪)


這idea好,有feedback才有改善的動力,特別是拿全國出來一起比。

拿去丟行政院信箱試試,不過就算被採納也應該會很久很久很久…(回頭看立法院)
paulyy wrote:
您認為我們多繳稅路就...(恕刪)
唉呀大哥,我可沒說多繳稅路就會平喔!
只不過就算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我不是在說那個分錢多過做事的組織啦,我要說的只是一個基本的道理而已﹞
我不是幫哪個政府撐腰啦,但是歐洲那些國家大家要不要去住看看,不是去玩而已喔,嘿嘿嘿.....
台灣好過日子,出去住過幾年有繳過所得稅的人應該都知道....
今天算了一下地上的人孔蓋
有台電,中華電信,速博,亞太固網,台灣固網,自來水,台北捷運,瓦斯,消防....
短短100公尺就有44個..實在是很無言阿!!
或許等到共同管道立法落實時,油水就撈不到了吧
Guelph wrote:
國家地理頻道怎麼做事...(恕刪)


說的真是一針見血,猶如美國人到底所得稅是怎麼繳的,稅率多少??

lu95 wrote:
如果能比照消基會那樣...(恕刪)


這個主意好,有人願意成立這樣的機構,我願意省下換輪胎避震器的錢,捐五千元出來。

大家不要再空談了,實際行動吧!
每次開車上路就當作是off road..
唉~習慣就好..
對於台灣的道路品質, 我只有一種感覺...

施工的可能是殘廢, 所以道路不平;
驗收的可能是瞎子, 所以看不到瑕疵;
政府可能是又瞎又嚨, 所以看不到、也聽不到百姓的反應...



pc
其實可以利用這個"優勢",來申請國際級的拉力賽,可以促進觀光產業,又可以提高國際知名度,
讓老外見識一下:條條是賽道的拉力島
我家前面的馬路屬於新社區,原本沒有各種管線的
(死巷,管線從其他地方拉的)
開路以後,管線要重鋪
所以就看到那條路
第一天開挖囉,埋好瓦斯管後回填
隔幾天再開挖 ,埋好水管後回填
隔幾天再開挖,埋好輸電管後回填
隔幾天再開挖,埋好電信管後回填

所以就看到那條馬路不斷的開挖,回填,開挖,回填

當然有人會說,因為各個營業單位排定時間不同所以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但是如果事先協調好的話,一次搞定不是很好?
也不用這樣浪費公帑
如果沒記錯的話,鋪柏油可是很貴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