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新阿帝斯也是用CVT 變速箱而且模擬七速手自排我只有看過io是模擬六速手自排新娜娜也是還有Subaru Legacy2.0i也是所以我很好奇六速七速有什麼差我知到D檔開是沒差要切到手自排才會模擬檔速如果是一般變速箱7速會比較順 省油 少頓挫但CVT作到7速 跟6速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個人認為CVT還標榜六速 七速應該是廣告噱頭純正自排六速 或是手排六速才是真的話說回來多年前剛買人生第一台速克達時也是很嚮往人家騎檔車曾經有過這種舉動明明握把就沒有檔位收油門再加速的動作甚至還壓一下左煞車這種無意義又瞎的行為所以CVT的檔位是不是像我當時這種自爽的舉動?恩...對國產車比較沒研究請有深入了解的高手更正
樓上有提了, CVT 車就是模擬出來的檔位, 要模擬多少速都可以 -- 只要在 CVT 齒比微控制器的解析度範圍內都可以. 所以 CVT 要比模擬變速段數, 那並不是什麼特別有指標性的事情, 改改程式就會有的東西.如果 CVT 要比, 不妨比以下項目:-- 齒輪比範圍, 也就是 CVT 變速到最極限時的最大最小齒輪比, 這比的是 system capability. 這個不是很難做, 但它代表的是變速系統有能力調出來的最極限齒比範圍區間.-- 變速反應速度: CVT 的換檔是 "循序連續的", 反應速度及控制感不一樣, 特別是高速省油巡航模式中要突然轉成急加速模式時, 車子能不能一下子就跟到車主的反應; 由控制理論來說, 車主油門先到底, 同時 ECU 也會很快計算出現況車速對應的齒比要抓多少, 但是伺服機構的機械反應速度跟電子系統反應相比算慢很多, 而且要考慮瞬間急變傳動比時, 急速的扭力變化作用在鋼帶上時, 必須控制在鋼帶能承受的瞬間應力範圍內; 保守的程式寫法, 可以用反饋修正法來變速, 這會讓變速反應慢一點; aggressive 的作法, 可以一口氣對伺服下達較大的退檔動作, 但這對伺服系統造成的負擔就會較重.-- kick-down 的反應: 一般 kick-down 是先放油門, 再一次踹到底, 但先放油門動作, 若被過早解讀的話, 有可能引發提早升檔; 但稍後的重踩油門動作又會讓系統急速退檔, 會產生些不適感... 其實小弟個人看法, kick-down 動作在電子節氣門的 CVT 車子上不是很需要了, ECU 透過對 pedal 動作的位移量計算車主意圖並不需要太多時間; 不需要把過去在傳統節氣門作 kick-down 動作複製在此, 傳統節氣門 kick-down 的原理有其緣故, 應該分開看~ (不過畢竟 kick-down 也成為普遍的習慣了, 所以這部分的 pattern recognition 也許也會做吧) 現在的 ECU 系統作 dynamic loading 計算不是很難的事, 要加速力道就順順踩下去, 電腦就會知道了.-- 起步, 急起步, 陡坡起步... 這個些都是瞬間需要大扭力輸出的動作, 基於 CVT 的特性, 這種情況的轉速有可能會被拉得特別高些, 因為要利用較誇張的減速比, 減少 CVT 磨擦面的負擔, 但代價就是轉速要拉得較高. 有騎檔車跟速克達的人, 就應該能明白這兩類型的機車在起步動作上的差異感, 汽車也是類似道理.-- 耐用度與磨耗控制: 因為 CVT 是表面磨擦帶動, 久了難免磨擦面會損耗, 這也導致 ECU 可能有必要在一段長里程行駛後, 重新對 CVT 作伺服校正. (不過我個人是不太相信車廠會想讓 ECU 會做那麼多事)CVT 是個天生超密齒比的傢伙, 檔位數沒什麼好比的, 反應速度與變速精確度, 動態負載與功率輸出匹配, 損耗管理... 這些才是 CVT 的挑戰.有件事得要提的是人工下令變速跟電腦判斷變速的差異, 這在手自排模式中就有點意義, 所以這個來回應樓主的主題我想還算合適:在人工變速 (純手排, 手自排/自手排的手動模式) 的操作情境中, 跟電腦全自動變速有一點很大的差異就是預先變速. 例如在大直路進彎前, 人工變速的作法一般是先退檔拉轉, 但車速不變, 這跟吃進彎裏因為減速才造成退檔有其行車意義的不同之處, 此處就不細述. 前者預應路況, 後者被動回應路況. 如果是一個對工作轉速很敏感的人, 手排模式的檔位數會有些幫助, 有時就能提供行車便利性...若您是一位 95% 以上都用 D 檔開車的人, 小弟認為就沒什麼好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