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當年會用立可白在書包帶上畫上Just do it與七龍珠,要有意無意的整理書包帶,讓自己的塗鴉作品永遠朝外。
這種悶騷因子,不會隨著年紀而消失,最多就是隱藏起來而已。
汽車這種代表速度與個性的機器,也很容易勾起人的悶騷因子。
其實,你需要自己的圖騰。

------------------------------------------------------------
會發這篇文,是因為之前發了一篇關於台灣拉力賽的文(點我點我)。這篇文有不少迴響,除了賽車的話題,也有一些鄉民詢問我關於彩繪貼紙的事情。看了熱血的比賽,果然還是有人的悶騷因子被點燃了呀……
當然,我不是彩繪貼紙的相關業者,也不是設計科班出身,以下這一切都是以業餘且DIY的方式完成的。如果你願意,文中的資訊應該能幫你解決一些入門的問題。需要更深入的技術與更複雜的設計,網路上還有更多達人級的人物與店家存在著,就請Google大神去幫你找出來吧!
------------------------------------------------------------
為了這篇文,整理了自己作貼紙的紀錄,原來轉眼也七八年了。





(好懷念呀!)

DIY貼紙有兩種主流製作方式。一種是歷史悠久的卡典西德電腦割字,另一種則是現在越來越流行的PVC電腦噴墨輸出。兩種都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卡典西德(CUTTING SHEET)電腦割字的製作方式很簡單。基本上他的原料就是整捲的彩色背膠薄膜,你只要挑好顏色,在電腦上製作好需要的輪廓線就可以了。切割機依據輪廓線在卡典西德上割出線條。接著把不要的部分挑除,就是你要的貼紙了。

這個年代就有了....

這就是切割機

這種製作方式簡單快速,材料也相對耐用,價格也較低,但是整體能創造的變化就比較少,圖案都要遷就材料的顏色。最大缺點就是,只能製作單一顏色的貼紙。想要製作的顏色越多,要製作的『零件』就越多。

上圖就是白色與紅色兩種卡典西德材料組成的,最底下那個彩色的則是PVC輸出。
另一種方式,就是PVC噴墨輸出,他可以彌補卡典西德先天的變化較少的缺點。這種機台等於就是大型的彩色噴墨印表機;圖案是列印在白色的PVC塑膠薄膜上,表面再以透明的冷錶膜保護起來。採用的是防水墨水,所以基本上任何創意都可以發揮出來-只要印表機列印的出來都可以。日本流行的『痛車』多半都是採用這種技術製作。但單價較高,且品質與壽命不穩定,最大的問題就是日曬退色與材料變黃等等。而施工較為複雜,也是缺點之一。



這兩種方式沒有絕對的好壞,端看你的設計內容,適合哪一種方式罷了。
再來就是設計的過程了,如果是卡典西德割字,務必採用向量繪圖軟體。就是CorelDraw或illustrator這類軟體。向量軟體才能製作出切割機所需的外框。
至於這種軟體怎麼用,或是圖樣怎麼設計,當然就不在這裡的討論範圍了。
畢竟,不是每個人會用WORD的人,都會變成九把刀的。


圖畫好了,切割機就會延著輪廓線把圖案割出來。
有時候會缺乏設計的素材。如果要入門,可以從各大改裝品牌的LOGO開始。在汽車精品店,通常都會有一排貼紙櫃,有各品牌的LOGO的貼紙,一張動輒一兩百,其實這種東西就是可以自己製作的。

這就是自己做出來的貼紙。

像上圖這樣的彩繪,基本上幾乎全部用卡典西德+LOGO組合+線條就可以作出來。
LOGO素材去哪裡取得呢?這種時候就要靠萬能的網路科技了,有的網站收集了各大品牌LOGO的向量檔案,可以下載來使用。但要注意的是,這種代表企業形象的東西,使用上可能是有相關的規定的,有必要先了解唷!

有素材,有軟體,再來就是製作。
如果是局部的小區塊,那麼實際在上車上量好尺寸就可以進行設計了。

比如這個尾翼。尺寸是930mm x 130mm,就在電腦上也作一個一樣大的方框,再把想要的圖案放進去即可。

我刻意的設計比例為1:10,這樣比較好放在頁面內(個人習慣),實際輸出時再放大10倍就好了。
這個LOGO我打算用卡典西德製作,所以要把原本的圖案拆成幾個”零件”,到時候輸出中心就知道哪個”零件”用哪個顏色的材料來割了。

如果是更大規模的呢?比如,整車的彩繪?
這時候當然要先在電腦上『放樣』。首先就要有車輛的圖面。我的作法是這樣的:
1.先用”車型+blueprint”關鍵字去google圖片功能找到車子的三視圖,盡量找大張一點的。(這種圖多半出現在汽車的型錄上)
2.接著,去網路上查這個車型的車寬,軸距。
3.把三視圖拉到繪圖軟體裡面,依據查到的數字,以正確比例拉好圖面(剛剛提過,我習慣10:1的大小,一般頁面就放得下)
4.可以開始發揮你的創意囉。

個人建議"NOT TO DO"事項:
1.使用圖案或LOGO,但長寬比例被變更過。不是被壓扁就是被拉長,其實這很常發生,個人認為這種作品就很不倫不類。製作的時候請維持本來LOGO或是圖案該有的比例。
2.隨便變更別人LOGO的使用方式。比如Mobile01該是綠色或是單一素色,你卻搞個七彩,或是小惡魔換成小天使;REDBULL該是紅牛,你卻搞個BLUEBULL 藍牛;除非自己很善於操作這種惡搞創意,不然這類行為都不太好。畢竟作好的設計除了自己爽之外,獲得共鳴也是很重要的。
3.「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創意。之前流行過車子左右面的彩繪採用鏡射的設計,而我在台北街頭看過一部CIVIC貼了側面貼紙


這是左邊(示意圖)

這是右邊(示意圖)
有發現嗎,這就是我說的自作聰明的創意…


畢竟網路很方便,初學者多參考別人的作品,是個不錯的方式。
在完稿之後,用軟性的尺,在實車上再對一次尺寸,確認在電腦上製作的尺寸是可以放到車身上的。車身多半是弧面的,尺寸可能跟電腦上會有差異,送輸出之前多做幾次確認。

再來就是送輸出或印製了。
卡典西德的部分,要先把各個顏色的零件拆開,標示清楚後,交給輸出中心。
自己處裡的越仔細,送輸出後的問題就越少。
如果是要PVC輸出的,就整個檔案作好就可以了。
最後你就會取回這些東西了。

這裡告訴大家省錢的小訣竅。但不是每個輸出中心都能這樣配合。
以卡典西德來說,材料本身不貴,但是機器將貼紙割好之後,還必須將廢棄部分挑除,最後貼上透明轉貼膜。因為這些都是靠人工,成本很高。所以如果自己時間與能力許可,請店家割好線條之後,整張回家自己作挑字與上轉貼膜的動作,會節省很多。

這就是轉貼膜。簡單的說,轉貼膜是一種低黏性的膠帶,可以把貼紙從底紙上黏下來,卻不會黏死在玻璃或是車身上。

而轉貼膜本身也是一種單價偏高的東西,而一張轉貼膜反覆用個三四次是可以的。所以,把材料帶回家,慢慢轉貼慢慢施工,讓轉貼膜反覆使用,也是一種省錢的方式。
如果是PVC輸出的,有時候也需要後製作,比如把底色割掉。這動作本來也有自動化的機器可以作,但單價很高。整張拿回來美工刀割一割,也可以省下一筆唷!

這裡附帶一個小建議,PVC輸出的材料底色都是白色。你可以在設計稿件時,加上與車身顏色相近的底色-這樣美工刀去底色貼在車上後,就比較看不出邊緣來。

貼到車身上的技術不會太難。首先要先把車洗乾淨-是要非常乾淨,摸起來必須是光滑、沒有顆粒感的程度,所以包含車上的所有柏油汙點都要去除掉。配合去柏油藥水洗車,最後以清潔臘作細部整理等工作是必要的。
(好吧,我發過DIY洗車文,有興趣的就參考一下小弟以前的拙作了。




如果有跨過車身接縫的貼紙,務必要連接縫內都洗乾淨。
貼紙施工會需要這些小工具-刮板,噴水罐,美工刀,吹風機。如果有高壓風槍更好。

黃色的就是3M的貼紙專用刮板,很好用,如果你有很大面積的貼紙要施工,想辦法去弄一片這個東西來用,保證事半功倍,如果只是一般貼紙,那信用卡之類的就可以了。
先在要張貼的範圍上噴水,接著撕下貼紙的底紙。最好也同時將貼紙的背膠面噴濕。噴水是為了降低背膠的黏性,一方面是為了方便在車上對位置,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避免施工過程不小心黏到不該黏的東西。如果是自己試著第一次DIY,那麼多噴點水絕對沒錯,噴得多還可以慢慢修正,噴少了貼錯就麻煩了。


噴水罐裡的東西也是有訣竅的。如果是要在玻璃上施工的話,那麼用清水就可以。如果是汽車烤漆面上施工的話,那麼就要加一點洗碗精在裡面,一個噴水罐大約一兩滴洗碗精即可。

如果遇到面積很大的區域,貼紙會貼不平。這很正常,你不能用平面的東西貼在弧面上,好像要拿一張白紙去包一顆球一樣,必然會有皺折或是氣泡。這時候就要動用吹風機了。吹風機的熱風可以讓貼紙產生延展性與變軟,可以讓貼紙在弧面或是鈑件接縫牢牢固定,也可以處理難搞的氣泡問題。



我承認車有一點點沒洗乾淨.....

搭配吹風機,一些邊緣收尾也可以處理的很漂亮


吹風機是貼車身貼紙的好朋友。冷熱風可以切換的話,還可以利用冷風把難以排出的多餘水珠吹乾。

處理大面積的過程中,在加熱變軟貼平車身後,可以立刻在表面噴水降溫,讓貼紙定型。
最後再用刮板,把貼紙與車身之間的肥皂水刮出來,一邊刮,一邊把轉貼膜撕除,這樣貼紙就會有黏性了。若是水噴太多了,可以用吹風機開冷風,或是用高壓風槍把水吹掉。


刮水的時候,注意不要讓刮板劃到烤漆面上,會把車子刮出一條一條細紋,除了萬分小心之外,預先在車上打蠟作為保護,也是個方法。

貼紙從貼好到性質穩定下來,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完成以後,讓太陽曬一曬,讓水分與小氣泡完全排出,才算完工囉!

大致上就是這樣啦!最後補充幾個小技巧。
1.汽車這種會日曬雨淋的東西,貼紙要有一定的面積,才會有足夠的黏性。至少要有5mm的寬度才安全且耐用,免得下個雨或是洗個車就脫落了。
2.車身的表面的黏性是比較好的,所以太細節的物件,或是細線等造型,不如上了車再挑字,會省很多功夫。
比如這樣,先不要把細字挑掉,直接上轉貼膜即可。

貼好之後,再用美工刀挑掉。

大致上就是這樣啦!
我常常跟朋友聊到這些DIY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其實過程不難……
最難的是什麼?
『萬事起頭難』呀!


現在就開啟你的繪圖軟體,發揮你的創意吧!





註:大多數圖片內容都是本人實際作品,而部分參考圖片來自維基百科以及網路搜尋圖片,其著作權皆屬原作者所有,若有不當引用請通知本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