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聽到希望台灣能強制6氣囊及ESP/ESC作為安全標配的聲音
而有比較多熱烈的討論
但是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
其實一直搞不太懂台灣汽車安全相關的法令和規範
所以只有罵來罵去卻只是罵爽的
後來查到一些相關的資訊才比較瞭解
但因為我不是專業人士
所以如有錯誤希望盡量指正
台灣對汽車安全規範最常見的錯誤
是將「碰撞法規」和國外的「新車評鑑」NCAP搞混
所以常看到有人對ARTC不公佈碰撞結果相當不滿
但是ARTC目前所執行的是「碰撞法規」
規定其結果是不公佈的
而只要能通過才可以上市販售
所以可以上市就代表通過
而台灣的檢測基準在車輛安全審驗中心VSCC網頁都有
車輛安全檢測基準
「碰撞法規」在各國都有各國也都有些差異
而且歐洲、美國、大陸和日本都和台灣一樣
都「不公佈結果」!
這時候我想有人要罵我說謊了
因為明明網頁上就有很多歐洲、美國、大陸、日本新車的碰撞報告
還有星等的給予
怎麼說國外都沒有公佈結果呢?
那是因為有星等給予的是「新車評鑑」NCAP
如: Euro-NCAP, NHTSA, C-NCAP, J-NCAP
那是要提供給民眾購車前的參考
所以必須給予簡單的星等和積分
來簡單清楚的表示「同年份」「同一級」車輛的相對安全
星等及分數越高越相對安全
這應該是台灣購車民眾所希望有的資訊
但是台灣目前並沒有這樣的制度和機構
所以應該推動台灣新車評介T-NCAP
才可讓汽車安全更透明化
全球NCAP發展現況這篇文章還不錯
其中有提到碰撞法規和新車評鑑的差異
及簡介各國的NCAP
有興趣可以看一下
ps:修改原標題:為何台灣目前沒公佈新車碰撞結果和要求氣囊配備
(補充:在#39有交通部的說法)
ESP/ESC在美國有法令明定外fmvss126(修正:歐盟EEC要2014才強制,而UN ECE好像沒有)
而美國1997年後的新車就要求配備前雙座氣囊(2氣囊):法規fmvss208
但一般人所認為的歐美規定「6氣囊+ESP」是為標配
應不是「法規認證」上的規定
而是因為像Euro-NCAP就強調沒ESP就沒5顆星
而「6氣囊+ESP」幾乎是在「新車評鑑NCAP」中得到5顆星的最低安全配備標準
(註:4氣囊也有機會得5顆星,但側氣囊常是胸部延伸至頭部的大型氣囊才有足夠保護)
像國內汽車碰撞法規實施後之效益探討中提到
國外雖未要求規範市售車要有側氣囊也沒明確規範配置氣囊數
但因為大多數消費者購車都會參考「新車評鑑NCAP」的結果
所以車商在送測時就「主動」會讓車輛有相對較足夠的安全配備
以獲取較佳的評等成績提昇購買意願
當然上市時這些配備是不能拿掉的
「新車評鑑」的送測車輛必須是市售同款車最低安全配備的車
這樣看來台灣要有T-NCAP
那標配氣囊數較多的可能性才有
所以其實在安全氣囊的數量要求上
感覺歐美也是採取以制定基準或以新車評鑑NCAP方式
來迫使車商「主動」將車輛配備相對較多的安全配備
而台灣我想應該也是朝這方向走吧?
但是在台灣法令制定修改的特殊性上來說
要修改基準的難度絕對高於直接制定氣囊數量
因為光所謂「相關專家」就很難有一致意見去決定基準
而法令制定過程卻常有特殊流程
像「強制使用後座安全帶」的法令立案過程
本來安全就是相對的
取決於社會大眾的認知和實際上社會成本付出的考量
「為何台灣目前沒公佈新車碰撞結果和要更多求氣囊配備」?
因為歐美也沒有!
而台灣在這方面想要超越歐美?
我想很難
m9821021 wrote:
法規規定2氣囊無側氣...(恕刪)
「法規規定2氣囊」也是我最困惑的
這個說法普遍流傳著
但在「國內汽車碰撞法規實施後之效益探討」這篇文章中(連結請見#1)
明確寫出台灣法規並無規定氣囊數目!
所以如果大大有法規出處麻煩告訴我
是哪條規定新車需標配2氣囊
如果沒有規定
那我們真的錯了好久
「無側氣囊~側邊撞擊肯定POOR」
大大應該是說NCAP的測試吧?
這裡側氣囊是頭部氣簾還是前座側氣囊?
像Euro-NCAP的執行評分上
有無頭部氣簾是不同判斷標準(好像差異不大)
以前的測試有不少車標配4氣囊可以在側撞拿滿分
若是前座側氣囊沒有
確實碰撞成績不會好
但沒有真撞不會知道成績如何
所以「一定poor」的說法不知道從何而來?
台灣現行的「碰撞法規」也有45「側方碰撞成員保護」的測試
而我想現行國產車大多無側氣囊狀況下可以通過
當然只能說那個側撞基準相當低
要改善只有修改
我想任何所謂媒體或專業人士公開測試
都只不過是一場秀做給大眾看!
我不相信在那樣短的時間能判斷什麼
要要求"國產新車上市前撞擊測試"的品質和可性度
是在事前法規基準及執行機構硬體和人員就要嚴格審核的
但是台灣的氛圍
基本上沒人相信民間
因為民間很容易就被相關企業把持
而更不相信政府
因為太多「政商勾結」的懷疑
這應該也是ARTC一直被罵得原因
都是不信任情緒的發洩
但是卻沒有真正較專業的批評
要一槍斃命
一定只有從專業下手搞清楚問題重點在哪
GOODIDEAL wrote:
當今政府官員+立法委...(恕刪)
唉!那是台灣政治現狀
每次想到這就無力
難怪大家還是找個直接對象罵一罵來發洩
像汽車安全方面
就很少人去罵管理的監理處或是車輛安全審驗中心VSCC
都是在罵ARTC
我是覺得搞錯方向了
要提昇汽車安全
目前我能想到的是:
1.修改「車輛安全檢測基準」中的合格值
也就是修改驗車的標準
例如:如果讓側撞合格標準更嚴苛
那送驗的車商想通過就必須加裝側氣囊
是像現在不用側氣囊就可合格
但是這部份我認為比較困難
因為怎樣的標準可以達到怎樣的安全性是相當專業且複雜的
台灣常都只是歐美數據抄一抄或再改一下就好(像廢氣排放標準)
要真修改雖然也不是不可以
但光是專家專業方面就應該很難有一致意見
加上修改現有本來就有阻力
所以並不容易達成
2.成立台灣的新車評鑑 T-NCAP
即使車子在NCAP中成績不算好
只要通過「法規碰撞」
還是可以上市販售
所以希望能用較低價格
買到相對不那麼安全車子的民眾
還是有選擇的機會
對車商也沒有強制性
當車商希望吸引重視「新車評鑑」的購車民眾
就自然會將較多的安全配備裝上車
這應該是較好的方法
現在有賴社會開始有足夠的人去向政府要求T-NCAP的成立!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