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擊測試懶人包】台灣撞與歐洲撞有何不同?各地NCAP撞擊標準不可不知

【撞擊測試懶人包】台灣撞與歐洲撞有何不同?各地NCAP撞擊標準不可不知
比較傳統的購車觀念中,通常會想買一輛省油、空間大的新車,但隨著國內消費者對於車輛安全愈來愈重視,「車體結構」也成為熱烈討論的議題;近年來,許多國產與進口汽車品牌,都在主被動安全配備下足功夫,除了全車系六氣囊、七氣囊甚至是九氣囊,或是配備主動煞停、行人偵測等較先進的功能,都是汽車品牌對於安全議題所做出的回應,而各位網友大多聽過「撞擊測試」這個項目,甚至也有許多消費者購車前,會先參考Euro NCAP、IIHS等機構所公布的撞擊測試成績作為依據,至於撞擊測試如何進行?各國對於撞擊測試的標準又有何不同?本篇便列出幾個機構的測試方法,提供各位參考。

上面照片就是Luxgen自行送往Euro NCAP官方指定的七個實驗室之一西班牙IDIADA進行撞擊測試的U5,橘色塗裝是為了避免測試時高速攝影機拍攝反光的情形(原車為白色)。

用文字敘述可能不夠淺顯易懂,一開始先來看支影片吧!

這支影片是Volvo S90在Euro NCAP所進行的各項測試,包括成人保護、孩童保護、行人保護與安全輔助配備等項目,文前所提到的車體撞擊測試部分,便涵蓋成人保護與孩童保護兩部分,主要是以車內測試人偶「受傷」的程度進行評分,再透過換算得到測試成績,我們時常看到汽車品牌針對新車所宣傳的「安全評分__顆星」的成績,便是結合以上四個項目的綜合表現進行評分給星。

【撞擊測試懶人包】台灣撞與歐洲撞有何不同?各地NCAP撞擊標準不可不知
從本圖可以看到,剛才影片中Volvo S90經過一連串的測試後,最終所獲得的各項評分,包括成人保護得到相當高的95分、孩童保護80分、行人保護76分、安全輔助配備93分,依照各項目加權比重換算後,最終S90獲得五顆星的綜合安全評分。

【撞擊測試懶人包】台灣撞與歐洲撞有何不同?各地NCAP撞擊標準不可不知
以成人保護項目為例,圖中可以看到透過人偶「受傷」的程度,分成五個評分等級進行評估,若人偶身體區塊為紅色,此項目則直接計為零分,原因就是身體部位嚴重受傷,將導致致命的危險。

【撞擊測試懶人包】台灣撞與歐洲撞有何不同?各地NCAP撞擊標準不可不知
按照Euro NCAP所制定的標準,車輛撞擊測試主要分成車頭40%面積時速64km/h撞擊、車頭全面積時速50km/h撞擊、側面時速50km/h撞擊、側面柱狀時速32km/h撞擊,透過測試人偶所收集的數據進行評分,而氣囊、安全帶是否正常作動、車門在撞擊後是否能開啟,也是列入評分的項目之一。

【撞擊測試懶人包】台灣撞與歐洲撞有何不同?各地NCAP撞擊標準不可不知
我們也列出幾個主流評分機構的測試標準讓大家參考,所謂的「NCAP」一詞來自於「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也就是新車評估測試的意思;事實上,大部分國家對於新車上市前皆實施車輛安全檢測規範,也就是說必須通過法規制定的標準才符合新車上市的資格,上方表格中最後一項「台灣(法規)」的部分正是從2008年開始實施的檢測規範,是以歐洲ECE法規的部分項目作為基準,前方偏置撞擊速度為56km/h、側面撞擊為50km/h。

至於NCAP制度大部分是由民間機構或是半官方的身份進行檢測,與安檢法規的強制性不同,NCAP制度是以已經上市的車輛進行測試評價,而NCAP機構通常會以暢銷車型進行檢驗,車廠亦可自行送測獲取評價成績,因此與安檢法規最大的不同,便是NCAP的測試標準較高,並將測試資訊公開,而安檢制度雖具有強制性,但僅會提供測試通過或測試不通過兩個結果,且不公開測試評分、數據等內容。

目前台灣是否成立NCAP制度,仍在只聞樓梯響的階段,但對於車輛以及交通安全的提升絕對有實質的幫助,加上目前法規檢驗的資訊不夠公開透明,成為消費者購車時的疑慮,買車買得安心、開車開得心安,絕對是每一位車主的基本權利,也希望安全觀念以及消費者意識的抬頭,能喚起相關單位的重視,帶給民眾更高的車輛安全基準。

【撞擊測試懶人包】台灣撞與歐洲撞有何不同?各地NCAP撞擊標準不可不知
上圖為中國C-NCAP網站的公開資訊,能看到針對各項目測試人偶的受傷程度進行評分,消費者在購車時即可從公開資訊獲取車輛的測試成績。

艾薩克 wrote:
比較傳統的購車觀念...(恕刪)

非常奇怪的標題
我不太懂這篇文章要探討什麼?

歐洲撞?台灣撞?
今天U5去西班牙IDIADA測試
是完全照Euro-NCAP的測試流程測試完嗎?
不是吧!!
U5是去西班牙IDIADA依照ECE的標準(也就是台灣法規標準)去測試
那在台灣撞或歐洲撞有何不同??
一直牽扯NCAP非常奇怪

U5最多多做了個時速較高的前撞
但那也不算有完整執行Euro-NCAP流程
不能計算完整分數更不能有星等
也無法和其他車比較吧?


艾薩克 wrote:
比較傳統的購車觀念...(恕刪)

今天如果要探討的是NCAP和台灣法規碰撞的差異
那應該像以前的討論
把所有NCAP和各國法規碰撞一起比較

法規碰撞都有標準執行流程
只要到有認證的實驗室執行
並發願意發給檢驗結果證書
到哪裡做有啥差別??
像台灣今天進口車碰撞結果大多就是歐洲實驗室執行的
直接就可以拿結果申請新車認證
特別提出測試地差異
且又混著NCAP一起說
是非常奇怪的表達!

Cloudy Shiau wrote:
歐洲撞?台灣撞?
今天U5去西班牙IDIADA測試
是完全照Euro-NCAP的測試流程測試完嗎?
不是吧!!
U5是去西班牙IDIADA依照ECE的標準(也就是台灣法規標準)去測試
那在台灣撞或歐洲撞有何不同??
一直牽扯NCAP非常奇怪...(恕刪)


整篇提到U5的只有首圖的說明喔,請輕鬆點,為什麼要森77呢?本篇是說明各國NCAP標準與台灣法規的比較。

下週會帶來U5在歐洲測試的實地報導,討論U5的撞擊測試再麻煩移駕到那篇文章。
艾薩克 wrote:
整篇提到U5的只有首圖的說明喔,請輕鬆點,為什麼要森77呢?本篇是說明各國NCAP標準與台灣法規的比較。
下週會帶來U5在歐洲測試的實地報導,討論U5的撞擊測試再麻煩移駕到那篇文章。


期待是下周文章喔~
如果U5有參與完整測試就真的帶種了

民智未開的時代要結束了
"車是買來開的不是買來撞的"這句妖言就快被破除了!
艾薩克 wrote:
整篇提到U5的只有...(恕刪)

標題不是就該點明整篇文章的重點?
是你提[台灣撞與歐洲撞]設及地點差異的標題
要比較不是該是台灣法規碰撞和歐洲法規碰撞
NCAP和法規碰撞目的流程都不同
要怎麼比較?

另外比較碰撞流程是有差異
但評分方式的差異不也會影響結果?
我用較低的時速碰撞
如果用較嚴格的受傷標準審視
那要怎樣去比較??



Cloudy Shiau wrote:
標題不是就該點明整篇...(恕刪)


自己送NCAP撞 跟
NCAP買市售車 來撞
應該是不同的吧?
buddha0714 wrote:
自己送NCAP撞 跟
NCAP買市售車 來撞
應該是不同的吧?


的確是一個令人難過的不同
畢竟NCAP不會來台灣買車
想看台車去撞NCAP的結果只能廠商送測or有錢有閒人送過去測 (真有這種人嗎?

會不會車廠自送的版本和台灣市售版不一樣?
有可能
但撞下去之後裡面有啥東西大家看的一清二楚,要是作假被抓包就不用玩了...
對於銷量沒有多好的納廠來說...應該沒這麼笨...吧?

相對現在某些車廠都拿美規、歐規來宣傳
但實際賣你的都嘛是有接地氣的台灣深度客製化版,連骨架鋼材都是挑過的喔
這我比較擔心
大家體諒一下嚴董車的文有多難寫
艾薩克 wrote:
比較傳統的購車觀念中...(恕刪)

台灣應該要有左右轉行人防撞測試,結果,沒一家通過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