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不才,剛走入汽機車電瓶的行業,平常也鮮少在開車,多以機車代步,車壞了就牽到修車店給師父維修。這次分享的大多從網路上吸取知識,簡單整理後所貼出來,如有錯誤的地方歡迎各位專業的大大們給予指教((畢竟要沒有在開車的人懂車,基本常識也要從頭建立。

什麼是電池「循環次數」♻?
  
例如目前筆電使用的電池為鋰電池,有充放電的次數限制,每一次將電力耗盡,並重新充飽電的動作,稱為 1 次「電池循環」。當電池的循環次數超過其限度,那麼此電池就算是耗損,也會影響續航力,此時建議要進行更換了。
  
而電池循環次數並不是每充一次電,就被記為 1 次;而是「電力耗盡,又充飽」才會被計算。舉例來說,你將筆電使用了 4 個小時,消耗一半的電力,接著插電充飽它;隔天你又使用 4 個小時,再次充飽它,此舉的電池循環使用次數只會多 1 ,而非 2 。
  
循環次數♻最高可達幾次?
  
曾有 Mac 用戶進行實驗,將官方認定 300 次循環次數的電池充分使用,其理論是,電池應該是越用越能發揮效能,而不是一直插電不去使用。最後他在 6 年間達到了循環次數 2000 多次的紀錄,電力則衰退為當初的 75% 。使用訣竅則是:避免讓電池保持 100% 超過一天,而是該用時就用,想充就充,如果長期關機或休眠,則避免充飽電放置,讓電池活性衰退。
  
鋰鈦電池的循環次數♻是鋰鐵電池的5倍,三元鋰電池的12.5倍,鉛酸電池的25倍。

菜雞對於鋰鈦電瓶的一些認知

自放電⚡(Self-Discharge)
  
就是你把電池放著不用,電池也會自己消耗電力⚡啦。
自放電不是製造上的瑕疵,而是電池本身特性。
  
然而製造過程中不當的處理也會造成自放電⚡的增加。通常電池溫度每增加10°C,自放電率即倍增。
  
鋰離子電池每個月自放電量約為1~2%,而各類鎳系電池則為每月10 ~ 15%自放電量,最常見的鉛酸電池更可能高達20%的自放電。

菜雞對於鋰鈦電瓶的一些認知

什麼是「能量密度」?
  
電池的核心參數是電池的能量密度,能量密度是衡量電池單位體積所儲存的電量的參數,單位用Wh/L表示。🧐在使用時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加速性能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量密度的大小🧐。
  
能量密度=容量*平台電壓/長寬高體積
  
不用你說,我也只看得懂最後一句‼
幫你做個比較,鋰鈦電池的能量密度是一般鉛酸電池的約3~4倍,鋰鐵電池是鉛酸電池約4~5倍,特斯拉用的三元鋰則可到鉛酸電池約5~6倍。
  
那你會問,竟然三元鋰最高,那為啥不用三元鋰就好⁉
因為同樣能量密度越高,電池的安全性也就越低😱,其他不用我解釋了吧!而鋰鈦電池的特性不爆炸、不起火,正是可以給你一個有動力又安全安心的好選擇。👍

菜雞對於鋰鈦電瓶的一些認知

【甚麼是CCA(Cold Cranking Amperes)】
  
CCA(Cold Cranking Amperes)冷啟動電流 (單位為安培 A),是用來做為電池在-18°C(0°F)寒冷環境下,啟動汽車引擎能力的指標,完全充電的12V電瓶可在華氏0度下提供引擎連續30秒且高於7.2V電壓的電流安培數。電池有越高的CCA代表可提供引擎越大的冷啟動電力,尤其是車齡過高不易啟動的車輛,越需要高CCA的電池,來維持車輛順利發動引擎。
  
CCA有許多種量測的標準流程,例如: SAE、IEC、DIN等。不論是哪種標準流程,都要把溫度降到-18℃才開始量測。對同一個電池而言,各個標準流程所量得的CCA不盡相同。
  
汽車用鋰鈦電池的CCA約從1200A到2190A,其他種類的汽車電池約從400A到900A。

菜雞對於鋰鈦電瓶的一些認知

感謝大家賞臉閱讀,相信大家認為CP值不高,但對於特定人士而言,他們要的是頂級享受。
就像有人喜歡Toyota,有人喜歡頂級跑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