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爺 wrote:底下是專利說明頁面 ...(恕刪) 不用看那些內容詳述你看第一行:技術領域:[本創作大致上係關於一種動力傳輸裝置,特別係指一種運轉後仍保有轉動慣性並能穩定輸出能量動力傳輸裝置]動力經傳輸不都是減損(摩擦、產熱、、)我不記得有任何動力傳輸裝置是可以淨產能的如果有人知道麻煩告訴我就我的想法這個裝置主要特點應該是穩定持續輸出能量(動力)也就是類似慣輪的效果可能可以在輸入量大小有變化時經過此裝置可得穩定輸出量
Cloudy Shiau wrote:啟動馬達一天約需耗電366度,但驅動齒輪組轉動一天能產電1032度 這效率比上次的台灣愛迪生還差上次號稱 “花費40瓦電力啟動馬達,每小時就可製造1800瓦電力”但下場是被告詐欺,後來似乎轉戰對岸去了不過自由的這篇標題下得好,"痴人發電夢",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醒
Cloudy Shiau wrote:就我的想法這個裝置主要特點應該是穩定持續輸出能量(動力)也就是類似慣輪的效果可能可以在輸入量大小有變化時經過此裝置可得穩定輸出量...(恕刪) 那專利內容值得討論嗎?比國中課本講的還糟。小齒輪帶動大齒輪,轉速變慢扭力變大;大齒輪帶動小齒輪,轉速快慢扭力變小。這是齒輪速度/扭力轉換的基礎。整篇專利文只能說明吳先生有唸到國中,就醬。至於所謂的慣性輪組,理論上沒摩摖損失就可以在起動後保持慣性轉動沒錯。且不論,做不到零損失的轉動,當齒輪要用來帶動發電機時,發電時的磁阻就會吃掉齒輪的動能。產生越大的電能,磁阻就越大。要維持齒的速度就要外加更大的能量。假設傳輸和轉換的過程做到理想的零失失(事實上做不到),頂多就是輸入(外加)的能量等於所發的電能。這就是能量守恒!
我不認為這新聞會是什麼轉移焦點的陰謀因為精心策畫的只會先告訴你有專利但沒辦法讓你求證所以無選舉也無關政治我比較驚訝的是這新聞可不只是網路新聞這是一家台灣銷售量數一數二的紙本報紙的新聞紙本報紙需要排版印刷成本應高於小編在網路打打字發表的網路新聞沒想到竟然可以出現這種無法理解的新聞內容但是試想一個人拿個報紙、專利和公文的影本告訴你這個發明很有未來我覺得要是我沒打算動腦或細看應該我會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