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地狹人稠的台灣來說,七人座SUV其實是個相對合理的選擇,雖然說市場並不算太大,但仍有一部分相當死忠的支持者,或許礙於實用性他們不願意買到更大台的MPV,但卻仍有著三排的乘坐需求,所以5+2的休旅車就成為了物競天擇下的產物。就目前國內市場上可以買到的七人座SUV,除了本次集評中的VW Tiguan Allspace、Hyundai Santa Fe、Kia Sorento、Peugeot 5008之外,也就只剩下同級銷售冠軍Skoda Kodiaq,以及唯一的日系代表Mazda CX-9。
至於豪華品牌像是BMW X7、M-Benz GLS、Volvx XC90、LR Discovery等則是因為售價與車格都有一定程度的差距,故沒有一起列入比較。如果要說唯一的遺珠之憾,應該就是定位相對尷尬的M-Benz GLB七人座吧,售價比起本次集評的對手都來得高,但車格卻小一號,當然如果各位網友大大有興趣的話,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們。
之所以缺少了棕熊和CX-9,其實原因也相當簡單,那就是原廠目前還沒有媒體試乘車可以使用,只好待之後有車可試之時,再行比較(如果大家想看的話啦)。現在就讓我們來介紹一下本次的參賽選手。
試駕影片火熱上線↓↓↓↓↓↓↓↓↓↓↓↓↓↓↓↓
Part 1.車輛基本介紹
- Tiguan Allspace-1
- Tiguan Allspace-2
- Tiguan Allspace-3
小改款的Tiguan Allspace如同短版地瓜一樣,內外觀都有著不小幅度的變動,車身尺碼也來到了4726 x 1839 x 1686mm(380 TSI車寬為1859mm),軸距則是在2789mm的水準。外觀主要著重在頭尾燈組的更新,換上了VW品牌最新的IQ Light光源,同時根據車型等級的不同,外觀的空力套件也會隨之改動。目前Tiguan Allspace在國內共有三種車型可選,從入門到頂規依序是330 TSI Elegance、330 TSI Elefance Premium、380 TSI R-Line Performance(本次出戰車型),售價分別為154.8萬、164.8萬、194.8萬元。三款車型皆搭載了2.0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330 TSI為190匹/32.6公斤米的最大輸出,380 TSI則是有著全場最張狂的245匹最大馬力,扭力也同樣有著37.7公斤米的優質表現,可以說是本次集評當中,運動感最強烈的一位選手。
- Santa Fe-1
- Santa Fe-2
- Santa Fe-3
同樣是小改款身分的現代山土匪Santa Fe,改款的速度之快、改動的幅度之大,都讓人以為這是全新一代的車型,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Sant Fe換上了集團內全新的Platform 3.0第三代模組化底盤,尺碼些微放大至4785 x 1900 x 1710mm,軸距則是維持在2765mm。除了尺碼的變化之外,更換底盤也讓山土匪的ADAS系統更為齊全,同時也可以支援更多種的動力規格,也因此本車是目前同級唯一擁有Hybrid油電混合動力系統的車款,全家出遊還能夠省下油錢。在外觀上最新的Santa Fe用上了分離式的頭燈,鍍鉻網狀的水箱護罩更具運動氣息,車尾則是利用紅色反光條營造出類貫穿式尾燈的風貌,加上誇張的鈑金折線,外觀也非常具有記憶點。目前南陽實業為Santa Fe規劃了柴油、汽油渦輪油電兩種動力規格,柴油車款具備GLD-A、B、C三種等級,售價為147.9、157.9、172.9萬元,渦輪油電則有GLTH-B premium、C、D三種車型,售價則是147.9、169.9、187.9萬元。而此次集評我們找來的是渦輪油電車款,綜效最大馬力來到了230匹,歐盟測試法規下的油耗數值為19.06km/L。由於目前Hyundai僅有GLTH-C的試乘車可借,但是在配備比較環節我們仍會以最高規格進行比較。
- Sorento-1
- Sorento-2
- Sorento-3
第四代的Sorento在國內上市已有一年多的時間,可以說是Kia邁入新世代的關鍵車型,不僅外觀、內裝都可說是煥然一新,車身尺碼也來到了4810 x 1900 x 1700mm,軸距更是放大到2815mm的尺寸,和同底盤的山土匪更是有著50mm的差距,相信內部空間相當值得期待。外觀上Sorento擁有Kia最新的Tiger Eyeline家族設計語彙,加上菱角分明的車身線條與方正的外型,確實透露出相當大器的扮相,車尾用上了兩個直立式的尾燈,更是能增添一些豪華感受。除了頗具扮相的造型之外,Sorento特別之處在於提供了七人座與六人座兩種座椅配置,讓本車除了標準的承載能力之外,第二排座椅也可以有著更為尊榮的舒適享受,它和CX-9也是此級距唯二有六人座的車款。Kia總代理森那美汽車為Sorento規劃了六種車型,分別是經典版七人座、豪華版七人座、豪華版六人座、旗艦版七人座、旗艦版六人座、旗艦進化型六人座(出戰選手),售價依序為139.9、149.9、155.9、164.9、170.9、193.9萬元,均搭載2.2升柴油渦輪引擎,擁有202匹/45公斤米最大動力輸出,也是本場的扭力之王。
- 5008-1
- 5008-2
- 5008-3
如果看到Peugeot你還和小車聯想在一起,那麼代表各位跟筆者一樣是有一定的年紀,因為現在的寶嘉已經快要成為休旅的天下,而其中最旗艦的代表就是本次集評的5008。同樣身為小改款的身份,5008有著相當帥氣且具有辨識度的外型,露出獠牙的LED頭燈組非常吸睛,搭配筆者認為最具有設計感的水箱護罩,確實讓人可以說出法國車就是浪漫漂亮的話語;車尾方面也同樣是家族化的特徵,用上了三條LED光條組成獅爪尾燈,搭配非常方正的尾門,還是保有一絲5008曾經還是MPV的背影。魔術大空間我們常常用來形容Tiida或是Skoda,但Peugeot也不惶多讓,4641 x 1844 x 1644mm的車身尺碼為同場最小,但卻擁有最長的2840mm軸距,確實讓人難以置信,唯有真正比較空間之後,才能決出高下。小改款的5008共有汽、柴油兩種動力,其中柴油是較入門的設定(130匹/30.6公斤米),提供1.5 BlueHDi Allure、1.5 BlueHDi Allure+兩種等級,售價分別為159.9、169.9萬元;汽油車款搭載1.6升四缸渦輪引擎,可以提供180匹/25.5公斤米的性能輸出,車型規劃為1.6 PureTech Allure、1.6 PureTech Allure+、1.6 PureTech GT、1.6 PureTech GT Cielo,價格是157.9、167.9、174.9、181.9萬元。由於寶嘉僅有柴油入門車款可以試駕,因此在配備比較中筆者還是會以汽油頂規進行比較,如此一來這篇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七人座SUV頂上對決。
車型 | Tiguan Allspace 380 TSI | Hyundai Santa Fe GLTH-C | Kia Sorento旗艦進化型六人座 | Peugeot 5008 1.5 BlueCDi Allure |
引擎型式 | 2.0升四缸渦輪 | 1.6升四缸渦輪+電動馬達 | 2.2升四缸柴油渦輪 | 1.5升四缸柴油渦輪 |
最大輸出(hp/kgm) | 245/37.7 | 180/27 | 202/45 | 130/30.6 |
綜效馬力 |
|
|
|
|
變速箱 | 七速自手排 | 六速自排 | 八速自手排 | 八速手自排 |
驅動方式 | AWD | 前驅 | AWD | 前驅 |
懸吊結構 | 前麥花臣/ 後四連桿 |
前麥花臣/ 後多連桿 |
前麥花臣/ 後多連桿 |
前麥花臣/ 後半拖曳臂 |
輪胎尺寸 | 255/40 R20 | 235/55 R19 | 235/55 R19 | 225/55 R18 |
車長(mm) | 4726 | 4785 | 4810 | 4641 |
車寬(mm) | 1859 | 1900 | 1900 | 1906 |
車高(mm) | 1686 | 1710 | 1700 | 1644 |
軸距(mm) | 2789 | 2765 | 2815 | 2840 |
車重(kg) | 1849 | 1850 | 1907 | 1590 |
平均油耗(km/L) | 12.1 | 19.2 | 16.1 | 19.4 |
建議售價(萬元) | 194.8 | 169.9 | 193.9 | 159.9 |
Part 2.內裝配備比較

由於各品牌可以提供的車輛等級各有不同,因此為了公平起見,本次集評我們都將配備比較列為最高等級,售價也相對接近。
- Tiguan Allspace-1
- Tiguan Allspace-2
- Tiguan Allspace-3
- Tiguan Allspace-4
- Tiguan Allspace-5
- Tiguan Allspace-6
車艙內裝方面,Tiguan Allspace還是保有VW一貫的中規中矩,不過小改款車型還是在務實的本體之下,蘊含了許多科技與豪華的層面。以本次的380 TSI R-Line Performance為例,原廠標配了眾多R專屬的配備,從外觀上的空力套件、正IQ Light光型變化頭燈,再到車艙的R運動方向盤、運動化座椅(雙前座通風加熱皆為全車系標配)、HUD抬頭顯示器、Harman & Kardon音響系統、全景玻璃天窗等,還是有著許多可取之處。另外像是小改款後重點導入了10.25吋數位儀表、9.2吋的MIB 3多媒體音響主機(支援無線Carplay、有線Android auto連結功能)、觸控式三區恆溫空調、30色可調的車內氣氛燈、中文化衛星導航等,都是全車系標配,即便看起來好像少了一點「虛華」感受,但和同場對手相比其實已算是名列前茅。
至於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的部分,Tiguan Allspace在330 TSI Elegance Premium以上車型就全數標配了智慧車陣穿梭系統、主動式車道修正輔助系統、車道維持及偏移警示系統、緊急待援輔助系統等,達到Level 2半自動駕駛等級。唯一讓筆者有點微詞的是上述配備並非全車系搭載,在現今這個時間點確實有點說不過去。
- Santa Fe-1
- Santa Fe-2
- Santa Fe-3
- Santa Fe-4
- Santa Fe-5
- Santa Fe-6
海灣式的內裝造型算是Hyundai車款的全球化設計之一,為得就是讓車艙看起來更具層次感,關於這點筆者也是頗為認同,畢竟第二次小改款的Santa Fe內裝雖然變動不大,也少了點科技感,但卻有營造出沉穩大器的感受。配備方面,GLTH-D擁有12.3吋的數位儀表搭配8吋多媒體主機(支援無線Carplay、Android auto連結),整體的配置和表兄弟Sorento非常接近,而相對可惜的也都是缺少中文化介面。頂規的Santa Fe和其他車型相差最多的還是在於納入了Luxury Package,包含了雙前座通風(加熱為全車系標配)、電動腰靠腿靠調整、駕駛座兩組記憶裝置、Seat easy access駕駛座輕鬆進出裝置、全景天窗等。在配備等級上,筆者認為Santa Fe和長地瓜沒有相差太多,最明顯的差異應該還是在品牌音響與中文化吧。
值得慶幸的是,現代為Santa Fe全車系都標配了Level 2半自動輔助駕駛系統。至於BCA盲區碰撞避免輔助系統(標準盲點全車系標配)、RCCA後方交通防撞輔助系統、ROA後座乘員未下車警示系統、SEA安全下車輔助系統、360度環景攝影等則是要到GLTH-C以上才會搭載,但是依舊可以看出南陽實業的誠意。
- Sorento-1
- Sorento-2
- Sorento-3
- Sorento-4
- Sorento-5
- Sorento-6
雖說底子一樣,不過Sorento在內裝的規劃和Santa Fe就有明顯的差異,Kia將儀表與中控螢幕相連,創造出完全的虛擬駕駛艙,即便同樣為12.3吋+8吋的組合,但就展現出的視覺效果來看,確實更具科技感,甚至比起Tiguan Allspace都更優異,當然上述屬於主觀的評論,實際的配備等級確實沒有太多差距。Sorento的12.3吋螢幕的呈現方式,也和山土匪不盡相同,合理的將外框隱藏起來,同時內部呈現的畫質看起來也較好,但功能卻是完全無異,就連8吋的多媒體主機也是,都沒有中文化的設定(支援無線Carplay、Android auto連結)。旗艦進化型和其他車款的差異主要是在於多了專屬的套件,包含全景天窗、鑽石造型LED頭燈、NAPPA真皮座椅、駕駛記憶座椅含腰靠椅面調整、無線充電、雙前座USB、投射式HUD抬頭顯示器、ROA後座乘客警示系統、電子兒童安全鎖、SEA後方來車防撞輔助、第二排車窗遮陽簾等。
其實關於Level 2的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除了長地瓜之外全場均為全車系標配,Sorento將旗下的Drive Wise智慧安全輔助系統全面下放,唯一的差別只有在兩款旗艦版本多了ATCC彎道循跡控制系統(四驅車型才會搭載)、360度環景輔助、BVM盲區顯影輔助。
- 5008-1
- 5008-2
- 5008-3
- 5008-4
- 5008-5
- 5008-6
最後看到實際與比較差距最大的5008(到場的是最入門,比較的是最高級

5008的Level 2 ADAS系統同樣是全車系標配,少數的差異在於自動停車輔助系統,以及360度環景攝影系統,汽、柴油入門款的Allure均未搭載,僅標配多模式後方輔助攝影鏡頭。
車型 | Tiguan Allspace 380 TSI R-Line | Santa Fe GLTH-D | Sorento旗艦進化型六人座 | 5008 1.6 PureTech GT Cielo |
LED頭燈 | ● | ● | ● | ● |
光感應頭燈 | ● | ● | ● | ● |
|
|
─ | ─ | ─ |
雨滴感應雨刷 | ● | ● | ● | ● |
電動後視鏡 | ● | ● | ● | ● |
電動天窗 | ● | ● | ● | ● |
電動尾門 | ● | ● | ● | ● |
鋁圈尺寸 | 20吋 | 19吋 | 19吋 | 18吋 |
Keyless系統 | ● | ● | ● | ● |
恆溫空調 | 3區 | 2區+第三排 | 2區+第三排 | 2區 |
後座出風口 | ● | ● | ● | ● |
儀表板型式 | 10.25吋數位 | 12.3吋數位 | 12.3吋數位 | 12.3吋數位 |
HUD抬頭顯示器 | ● | ─ | ● | ─ |
駕駛座電動座椅 | ● | ● | ● | ● |
副駕駛電動座椅 | ● | ● | ● | ● |
中控螢幕尺寸 | 9.2 | 8吋 | 8吋 | 8吋 |
座椅通風加熱 | 通風加熱 | 通風加熱 | 通風加熱 | 加熱 |
品牌音響 | Harman Kardon | ─ | ─ | Focal |
原廠衛星導航 | ● | ─ | ─ | ─ |
Carplay/Android auto | ●無線Carplay | ●無線 | ●無線 | ● |
無線充電面板 | ● | ● | ● | ● |
倒車顯影 | ● | ● | ● | ● |
360度環景 | ● | ● | ● | ● |
12V | 前1、中1、後1 | 前1、中0、後1 | 前0、中0、後1 | 前1、中1、後1 |
USB數量 | 前2、中1、後0 | 前2、中2、後0 | 前3、中4、後0 | 前1、中2、後0 |
氣囊數 | 7 | 6 | 7 | 6 |
Level 2半自動駕駛 | ● | ● | ● |
|
倘若都以車系旗艦相比,這四部七人座SUV的價差幾乎都在10萬以內,唯獨5008的181.9萬元差距較大,但頂多也是10出頭萬的差距。本次集評的四位對手,可以得到的配備在ADAS系統上幾乎無異(至少都有Level 2),主動安全方面少數的差異就在於各家品牌自身系統多寡,基本上都屬於能上就上滿的狀態,各位在安全性上不需要妥協。至於配備上筆者認為最有感的,可能還是在於、HUD、品牌音響與智慧型頭燈的部分,Tiguan Allspace 380 TSI R-Line Performance這三項配備均齊備。
Part 3.空間機能變化

雖說配備對於買車來說相當重要,但筆者相信如果是七人座SUV如此目標明確的消費者,真正在意的肯定還是車內的空間表現,是否可以滿足自身的使用需求。
- Tiguan Allspace前座
- Tiguan Allspace第二排 空
- Tiguan Allspace第三排 空
- Tiguan Allspace第二排 前
- Tiguan Allspace第二排 後
- Tiguan Allspace第三排 前
- Tiguan Allspace第三排 後
Tiguan Allspace的軸距為同場車款中的第三,連同車身的長寬高皆為第三,其實並不算是特別大欉的選手,只不過車內的空間還是要看車廠自身的設計與手法。先談座椅的部分,Tiguan Allspace全車系皆為Vienna運動真皮座椅,皮質的觸感其實還算出色,前座本身的尺碼並不算特別大,不過好在泡棉軟硬度適中,支撐力也算充足,屬於久坐不累的設定。平心而論這四部車的第二排空間都相當出色,即便是筆者185公分坐進去都綽綽有餘,但是為了畫面的和諧與公平起見,本次空間測量都會由八里小王子、身高177公分的年輕有為示範。
Tiguan Allspace的第二排座椅為4/2/4分離設計(椅背4/2/4,整張座椅還是6/4),且具備了前後滑移、椅背角度調整等功能,整體的機能變化也算是出色,加上全景天窗與三區恆溫空調的加持,單就第二排來說,舒適性個人認為是名列前茅。新世代的VW休旅車款都將前座椅背的餐桌取消,改換上兩組手機袋,不得不說餐桌是真的相當便利,可是相對的腿部空間就會被稍微壓縮,喜歡與否就看個人。
第三排空間或許是Tiguan Allspace最為劣勢的環節,大家基本上看照片對比,就可以知道有為有多悽慘落魄。剛剛這麼形容其實有點誇張,但Tiguan Allspace第三排的長度與高度,和對手相比確實有著些許的落差,尤其是頭部空間,不管第二排座椅移動的位置,年輕有為都無法順利地靠在頭枕之上,這也是看起來落魄的主要原因。再者,加上車寬較窄,如果真的坐滿兩人,相信只會緊緊相依而已。Tiguan Allspace的第三排和另外三部車還有一個較大的差異,就是空調的設定,本車為標準的三區恆溫(前雙區、中單區),第三排則是連出風口都沒有,置杯架也只有單邊,這些需要各位自行取捨一下。
- Tiguan Allspace行李廂 七人座
- Tiguan Allspace行李廂 五人座
- Tiguan Allspace行李廂 全倒
- Tiguan Allspace一鍵傾倒
- Tiguan Allspace 三區恆溫
- Tiguan Allspace第三排杯架
雖然說第三排空間較小,但其實Tiguan Allspace把其中一部分的腿部空間挪到行李廂使用,也因此長地瓜在七人滿載的情況下,可以提供230公升的裝載容積,空間比起尺碼最大的Sorento還多出了43公升,也比5008的210公升更大,讓全家出門時擺放行李會更為容易一些。由於Santa Fe並未提供七人座狀態的數值,但就筆者自行測量的結果來看,Tiguan Allspace七人座的行李廂深度達46公分,確實是全場最佳。
五人座的狀態下,Tiguan Allspace的行李廂空間則是可以擴充到700公升的水準,較標準版地瓜多了85公升的容量,同樣比起山土匪與Soreto大上一些,僅小輸軸距最長的5008一些(這部車真的扯),表現可以說非常亮眼,最後我們也會放上實際丈量的空間表給大家參考(丈量標準為座椅滑移至最前、最後,椅背角度中間值)。二三排座椅完全傾倒之後,Tiguan Allspace的行李廂容積則是1775公升,此時就會被Sorento反超,也無法和5008及Santa Fe相比。之所以容積沒有想像中的出色,筆者個人的推論或許是因為車內高度較為受限,72公分的高度和其他對手的落差最少都有5公分,但就實際允許裝載的能力來看(不超過椅背),差距應該不會太大。
- Santa Fe 前座
- Santa Fe 第二排 空
- Santa Fe 第三排 空
- Santa Fe 第二排 前
- Santa Fe 第二排 後
- Santa Fe 第三排 前
- Santa Fe 第三排 後
Santa Fe小改款後的尺碼有略為增加,單看車長僅排在Sorento之後,但軸距卻是四者最短,因此車內的空間究竟會有怎樣的表現確實相當令人好其。Santa Fe的前座表現其實頗為優異,座椅尺碼相當大,同時較軟的泡棉則讓人有坐沙發的錯覺,加上厚實的腰靠給予滿滿的包覆感,相信大多數的消費者都可以坐得舒適,少數美中不足的則是在於腿部兩側的包覆性,就沒其他對手出色。
山土匪全車系都是標準的七人座,第二排是採用6/4分離的設計,當然也可以前後滑移與調整椅背角度,以年輕有為實際乘坐的狀態來看,第二排座椅移動至最靠前後距離前座還有些許縫隙,大腿的支撐也非常了得,再加上極度平坦中央底板,第二排要坐滿三人也不是問題。至於機能方面,Santa Fe第二排僅有出風口,外加兩個USB充電孔,獨立的空調系統則是移到第三排的位置。
如果要說本次第三排表現最優異的選手,Santa Fe應該可以排在前二的位置。Santa Fe在車內的寬度與高度都頗具水準,因此第三排可以擺下兩張尺碼相當大的坐椅,雖然底板較高還是需要拱起膝蓋入座,但有為基本上可以完全坐進椅子當中。而且不論第二排座椅的位置,有為都可以安心地靠在頭枕之上,甚至都還沒頂到天篷,根據他個人表示可以從內湖坐到林口。山土匪第三排有著獨立的空調系統,加上兩邊都有置杯架與置物區,算是非常強調人權的車型。
- Santa Fe行李廂 七人座
- Santa Fe行李廂 五人座
- Santa Fe行李廂 全倒
- Santa Fe快速進入
- Santa Fe第三排杯架空調
- Santa Fe一鍵傾倒按鍵
接著來看到Santa Fe的行李廂,在小改款尺碼增長之後,原廠並未提供詳細的行李廂容積,僅有571~782公升這個五人座狀態的容積(座椅滑移位置),所以我們就取676.5公升這個中間值作為基準。在七人座的狀態下,Santa Fe行李廂的深度達到40公分,和Sorento相同,比5008略長3公分,小輸長地瓜5公分,寬度及高度也是位於四者的中間值,因此容量肯定不會比Tiguan Allspace來得大,但相信也不會差距太大。
至於五人座的行李廂,676.5公升也同樣是排在第三名的位置,僅比表兄弟Sorento的616公升大,不過好在整體的平整性都算相當出色,這樣的容積也絕對夠用。倘若將二三排座椅全部打平,Santa Fe同樣可以提供幾乎無段差的平整化設計,只不過因為原廠並未提供數據,所以在放上Sorento七人座的容積給大家參考(2011公升),再搭配實際丈量後的長寬高,應該也可以作為空間依據。Santa Fe行李廂的長寬高分別為195、136、77公分,Sorento六人座的長寬高則是197、137、77公分,所以相信容積是非常接近的。
另外要特別提一下Santa Fe車內空間的機能與便利性,除了行李廂有一鍵傾倒的按鍵之外,原廠也在第二排座椅上的椅背上緣(第三排使用),以及椅面側邊特別設計了Easy-Touch快速前傾進出裝置,讓第三排的進出可以更加便利。
- Sorento 前座
- Sorento 第二排 空
- Sorento 第三排 空
- Sorento 第二排 前
- Sorento 第二排 後
- Sorento 第三排 後
- Sorento 七人座
- Sorento 七人座二排
- Sorento 七人座 二三排
Sorento在本次集評中的尺碼最大,軸距排名第二,理論上空間至少可以坐二望一,不過由於Kia在國內僅可提供六人座的試乘車,認真比較起來會有一點點誤差,所以我們也補上了之前馬克學長拍攝的七人座版本供大家參考一下(男生175公分,女生158公分)。雖說造型有所差異,但基本上筆者認為Sorento和Santa Fe的前座椅是相同的基底,只不過在材質的選用上有所不同,確實兩者在前座的乘坐感受也頗為接近,都使屬於坐起來接近沙發的感受,但是支撐性都有一定水準。
六人座的配置讓第二排保有獨立的空間,雖然座椅並沒有真的和兩張前座一樣大張,但整體來說已經非常接近,可以調整角度的扶手,以及電動加熱功能,都是爽感激升的一大原因。至於七人座的第二排設定,就前同事艾米乘坐起來的舒適度來看,和Santa Fe也是非常的接近,也都是採用6/4分離的搭配,無論頭部腿部的空間都非常開闊。同樣的,不論是六人或七人座,Sorento第二排也都僅有出風口,獨立空調則是移至第三排區域,但是Sorento提供了第二排四個USB充電孔(前座椅背側邊還有兩個),電量焦慮到底有多嚴重?
根據年輕有為表示,Sorento和Santa Fe的第三排乘坐起來非常接近(腿部Sorento略長一指左右),較明顯的差距是在於空間感的開闊度差異。Sorento採用了黑色頂篷,再加上較為下傾的D柱線條,因此空間感並沒有Santa Fe來得出色,但都還是有著左右各一個杯架與置物區可以使用。不過由於試乘車屬於六人座的設定,靠中間的腿部有著非常寬裕的空間可以使用,這點就提供大家參考。
- Sorento 行李廂 六人座
- Sorento 行李廂 四人座
- Sorento 行李廂 全倒
- Sorento 快速進出
- Sorento 一鍵傾倒按鍵
- Sorento 第三排杯架
以乘坐空間來看,Sorento與Santa Fe的表現可以說在伯仲之間,尤其第三排的表現都相當出色,相對地就擠壓到了行李廂的胃納量。根據原廠提供的資訊,Sorento的行李廂空間在七人座的狀態下,僅有187公升的容積,丈量之後的深度則是和Santa Fe一樣都在40公分,都無法和Tiguan Allspace相比。
根據筆者在Kia媒體官網所查到的資訊,Sorento在第三排座椅放倒的情況下,行李廂容積為616公升,此項數據其實有點我的出乎意料,畢竟尺碼與軸距就擺在那邊,但是容積卻還沒有長地瓜與5008出色,都是讓我相當訝異之處。當然616公升的容積,基本上也足夠裝載五人出遊的行李,只不過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嘛。
當我們將二三排椅背全部傾倒之後,Sorento的容積就激升到了全場最大的存在,六人座與七人座的容積分別為2056與2011公升,只能說Kia把車輛的內部空間都優先留給了二三排的乘客使用,該如何衡量就交由各位自行定奪。機能的部分,Sorento同樣有快速進出第三排的裝置,位置也和山土匪在相同的地方,用過之後確實相當方便。
- 5008 前座
- 5008 第二排 空
- 5008 第三排 空
- 5008 第二排 前
- 5008 第二排 後
- 5008 第三排 後
終於來到筆者私心最期待的車款了,最期待的原因當然是因為5008車長最短、軸距最長,怎麼想都覺得不可思議。前座的部分5008的座椅也是偏小張的配置,但是造型確實相當帥氣,而且照片中的車輛為入門等級,相信頂規的原裝雙皮革AGR座椅只會更加好看,而且還有按摩功能喔!需要特別提到的是,5008的前座椅固然帥氣,支撐性也不俗,但車內的空間感受卻不若其他三位來得開闊,相信主要還是車格本身的因素。
至於第二排座椅,5008採用的3/3/3的獨立三座配置,算是相當特立獨行的的存在。先說說空間本身的表現,基本上本次集評的車款第二排空間都不會太差,即使將座椅滑移至最靠前,都還算是勉強可以乘坐的狀態(年輕有為),移到最後或是中間都還是能享有非常舒適的乘坐感受。關於獨立三座的優點,是每一位二排乘客都有獨立的空間可以使用,即便是中間位置也不置於成為三明治的起司,長途旅程下來應該是人盡可舒服的狀態;缺點則是三張座椅的尺寸都相對偏小,滿座肯定會摩肩擦踵,倘若利用三張座椅皆可獨立調整位置與椅背的特性,相互錯開應該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在談到第三排之前,需要先跟各位網友致歉一下,由於個人的失誤,導致5008的第三排乘坐少拍了一組椅背最靠前的範例,因此少了一個對照。如同前排一樣,5008第三排座椅同樣是小尺碼的設定,且比起其他三款車型小上不少,因此年輕有為坐進去後基本上就完全覆蓋了整張座椅,相信不太適合更魁梧的成人入座。在空間方面,根據實際測量的結果可以發現,5008第三排的腿部空間僅比Tiguan Allspace少1公分,因此也算是短程適用的大小,但它的坐姿明顯比其他選手更高,因此膝蓋的負荷也會減輕一些;頭部空間則是相當令人驚喜,如同MPV一般的車頂線條,讓車內高度相當不錯,同時原廠也有將頂篷內挖,創造出可以使用的頭部空間。
- 5008 行李廂 七人座
- 5008 行李廂 五人座
- 5008 行李廂 全倒
- 5008 第二排出風口
- 5008 椅背餐桌
- 5008 第三排杯架
就像是緯來日本台常播出的大胃女王節目,每一位都是身材嬌小但卻食量巨大,經過本次集評,5008也是筆者心目中的SUV大胃女王。七人座狀態下,5008的行李廂空間可以達到230公升的水準,已經是全場亞軍的存在,其中最高的車內高度相信幫了大忙。
如果你以為這就是5008全部的實力,那麼就大錯特錯了,在五人座的時候,她才正要解開自己的褲腰帶,徹底展現大胃王的實力。5008的行李廂容積來到了誇張的780公升,真正的冠絕群雄,且無論平整性與方正度都無可挑剔。然而5008之所以這麼能載,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第三排座椅的設計,相較於其他三款車型,5008的第三排收折方式為整張座椅向下收納,也因此多出了接近一整個椅背厚度的容積可以使用,在擺放物品時確實極度便利。
至於座椅完全放倒之後,5008可以提供1940公升的裝載容積,幾乎都快達到兩位韓系車款的能耐,車長可是差了十幾公分啊!但也不能說5008就完全沒有缺點,由於第三排較為特殊的座椅配置方式,因此在座椅全倒後,二三排之間其實是有一小段段差存在,平整性就沒有其他三位對手出色,不過好在Peugeot也有設計專屬的檔板,還不至於影響使用。最後看到機能性,5008第二排有提供專用的餐桌,算是對小孩頗為友善的設施,不過全車系皆為雙區恆溫空調,舒適度方面就有點跟不上對手,不過好在第二排出風口設有鼓風機,風量還是有保證。
車型 | Tiguan Allspace | Sorento六人座 | Santa Fe | 5008 |
第二排空間 | ||||
車內寬度 | 140 | 144 | 146 | 142 |
車內高度 | 90 | 87 | 92 | 86 |
座椅椅面長 | 48 | 48 | 51 | 44 |
座椅椅面寬 | 121 | 54/128 | 137 | 134 |
座椅椅背長 | 65 | 63 | 63 | 65 |
椅背到前座 | 12/30 | 16/28 | 15/26 | 25/40 |
第三排空間 | ||||
車內寬度 | 102 | 108 | 107 | 118 |
車內高度 | 87 | 89 | 91 | 88 |
座椅椅面長 | 35 | 41 | 40 | 37 |
座椅椅面寬 | 95 | 103 | 104 | 40/92 |
座椅椅背長 | 54 | 60 | 60 | 55 |
椅背到前座 | 19/36 | 20/33 | 20/32 | 18/33 |
行李廂空間 | ||||
深度(最深/最淺) | 46/106/190 | 40/112/197 | 40/110/195 | 37/98/186 |
寬度(最寬/最窄) | 115/140 | 137 | 136 | 117/132 |
高度 | 72 | 77 | 77 | 81 |
尾門離地高 | 190 | 190 | 192 | 185 |
開口離地高 | 75 | 80 | 78 | 70 |
杯架 | 前4、中4、後1 | 前4、中4、後2 | 前4、中4、後2 | 前4、中2、後1 |
ISO FIX | 中2 | 中2、後2 | 中2 | 中3 |
|
230/700/1775 | 571~782(五人座) | 187/616/2011 | 210/780/1940 |
Part 4.動力操控表現
動力操控對於家庭取向的乘用車來說,理應不會放在第一位,不過開起來怎樣,還是會決定司機爸爸的心情,以及後座家人的舒適性,就讓我們來看看四位選手的表現分別如何。- Tiguan Allspace-1
- Tiguan Allspace-2
- Tiguan Allspace-1
- Tiguan Allspace-2
- Tiguan Allspace-3
- Tiguan Allspace-4
Tiguan Allspace 380 TSI在動力系統上完全沿用VW最著名的Golf GTI配置,高輸出版本的EA888銘機可以輸出245匹/37.7公斤米的動力性能,0~100km/h加速甚至比八代Golf GTI還快上0.1秒(6.2秒),就可以知道它的實力絕對不簡單。1600~4300轉都可以爆發最大扭力的平原化輸出曲線,讓本車有著相當充沛且線性的加速力道,且無論在市區、高速、山路都有著非常強大的爆發力,也唯有這般性能才無懼滿載之後的重量加持。
底盤方面用上了R-Line Performance專屬的運動化懸吊,避震器的反應仍不會屬於過激的調性,雖然和其他三部車款相比確實較為硬朗,但以筆者自身來說還處於可以接受的範疇,尤其在通過坑洞之後的起伏,Tiguan Allspace 380 TSI可以說抑制的相當出色,車身經過一次彈跳後,懸吊就會立刻穩住車身,不讓晃動感持續下去。最後看到標配的4 Motion四輪驅動系統,可以帶來穩健的彎道反應,由於四輪都有驅動力的緣故,可以多少幫助前軸分攤工作負荷,因此過彎極限還是相當的優異,搭配Progressive Steering動態齒比轉向輔助系統,極小的方向盤左右死點,帶來極為精準的車頭指向性,純粹就動態表現而言,Tiguan Allspace 380 TSI的綜合分數相當高。
關於Tiguan Allspace 380 TSI R-Line Performance的詳細報導可參考這裡!
- Santa Fe-1
- Santa Fe-2
- Santa Fe-1
- Santa Fe-2
- Santa Fe-3
- Santa Fe-4
換上第三代模組化底盤後的Santa Fe擁有同級唯一的Hybrid動力系統,引擎採用的是1.6升的四缸渦輪增壓GDi引擎,具備了CVVD連續可變汽門持續系統,擁有180匹/27公斤米的最大動力輸出,另外所搭載的永磁同步電動馬達則具備60匹/26.9公斤米的輸出功率,綜效最大馬力則是來到230匹,已經是最接近長地瓜的存在了。Santa Fe車上的鋰電池容量為1.49kWh,因此無法支援太長時間的純電行駛,也無法獨立開啟,較常作動的時機為踩完煞車滑行後含著油門的狀態,在市區走走停停,抑或是高速公路塞車時相當好用。而這部車雖然是油電,但全油門下去的貼背感還是頗為帶勁,且馬達多少可以幫助抵銷渦輪遲滯的情形,平順又有力是本車動力表現上的優勢。
平心而論,Santa Fe的動態表現並不差,小改款後確實有讓行車質感提升不少,尤其在底盤的剛性與扎實度,和舊款相比都進步不少。只不過倘若和今天的三位選手比較,Santa Fe渦輪油電版本開起來還是最有份量感,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出山土匪的1850公斤的車重,加上懸吊的設定也較為舒適化取向,因此駕駛起來的晃動感也最為明顯,加上試駕的GLTH-C車型為前輪驅動的配置(頂規才有四驅系統),因此轉向的俐落度也沒有Tigian Allspace來得優異。簡單來說,開山土匪最像是在開SUV,但這並沒有不好,端看駕駛者喜歡哪種操駕模式。
Santa Fe油電版本的詳細報導可參考這裡!
- Sorento-1
- Sorento-2
- Sorento-1
- Sorento-2
- Sorento-3
- Sorento-4
兩位韓國歐巴雖然都採用相同的底盤,但是Sorento僅有提供單一2.2升柴油渦輪動力,也因此202匹/45公斤米的性能數據,可以榮登本次對決的扭力之王。1750轉就可以爆發的45公斤米扭力,讓即便是同場最重的Sorento(1907公斤)都有著非常暴力的加速感受,這也是柴油車讓人喜愛的特性,不過相對的轉速攀升速度較慢,以及中高速延展性較差的先天條件,也同樣伴隨左右。
剛剛有提到Santa Fe開起來最有大車感,反倒是車重較重的Sorento開起來的調性更為硬朗一些,雖然在彎道中都會有著較大的側輕,但兩者還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另一個重點在於旗艦版本的Sorento無論六人或七人座,都配備了四輪驅動系統,同時也有ATCC彎道循跡控制系統的加持,因此轉向確實更為俐落,即便跟在Tiguan Allspace 380 TSI之後,也不會有太多吃力的感受,當然我們也沒有特別激烈的操駕就是了。
Sorento旗艦版的詳細報導可以參考這裡!
- 5008-1
- 5008-2
- 5008-1
- 5008-2
- 5008-3
- 5008-4
關於5008的動態表現,由於我們沒有試乘過汽油版本,所以還是用1.5升柴油渦輪車型進行比較。對於Peugeot來說,動力基本上都屬於夠用就好(GTi車型除外啊!),因此本車擁有130匹/30.6公斤米的輸出數據為全場最小,但是5008卻是兩天比拚試駕起來,筆者認為動態最討喜的車款。30.6公斤米要推動1590公斤車重其實並非難事,但和另外三位「重口味」的車款相比,加速能力確實弱了一些,在駕駛的途中你不會感覺到快,但也不會感覺到重拖,套一句其他媒體常說的話,那就是恰如其分。當然這是在只有駕駛者自己一人在車上的狀態,倘若滿載之後,筆者相信這樣的動力就會有些不足,善用低速檔位會是較好的解方。口味清淡雖然少了些刺激感,但是5008受惠於車格小、車重輕,外加小排量柴油引擎,擁有著全場最佳19.4km/L的平均油耗,比起油電更威猛。
真正讓人喜歡5008的一點在於Peugeot對於底盤的調校,即便後懸吊是半拖曳臂,也絲毫不會減損5008舒適的駕乘體驗。在沒有特別強調運動化的設定之下,5008的避震足夠Q韌,它沒有Tiguan Allspace 380 TSI來得硬朗,但也沒有Santa Fe那麼柔軟,反而是更接近Sorento的設定,但是更輕巧的車身尺碼,造就了更為靈活且舒適的動態表現,更小的過彎側輕、更少的重心轉移、更輕微的彈跳與晃動感,相信無論是駕駛,抑或是乘客都會感到相當滿意。
5008詳細報導可參考這裡!
Part 5.總結報告

關於七人座SUV的集評終於進入尾聲,所以我們來總結一下各車的表現究竟如何,先從配備比較看起。關於配備部分,由於比較的車款都抓到了頂天的規格,因此在主被動安全,以及ADAS系統上大家可謂平分秋色,至少都滿足了Level 2半自動駕駛等級,地瓜相對多了智慧頭燈,Santa Fe與Sorento則是有著盲區顯影可以輔助駕駛者。內裝的豪華或是舒適型配備四者差距其實相當細微,至少都有給出雙前座電動調整、通風加熱座椅等,或許HUD與品牌音響是少數的不同。
空間方面則是差異最多的地方,Tiguan Allspace第三排算是相對的弱勢,相對的七人滿載時的行李廂就更為好用。Santa Fe乘坐空間非常均衡,無論是二三排都保有相當寬敞的空間佈局,行李廂五人與七人狀態的容積雖然排在後段,但其實是車廠造車的考量所致。Sorento車內的空間規劃和Santa Fe頗為接近,但是有著六人座、七人座兩種配置讓選擇起來更為彈性,但最小的五人座行李廂空間,就有點對不起那最大的尺碼。空間部分最讓人跌破眼鏡的就是5008,第二排三人獨立座椅取向鮮明,第三排空間和Tiguan Allspace接近,但頭部有著更為開闊的空間,加上極為誇張的行李廂表現,反倒是最有效利用車室空間的車款。
動態方面首重節能的可以選擇Santa Fe或5008,畢竟超過19km/L的平均油耗就擺在這裡,加上全員滿載之後相信差距會更為明顯。Tiguan Allspace和Sorento可以說是運動化的代表,當然有著GTI加持的地瓜在操控上會更為俐落,加速自然也是更快的一個;Sorento則是可以享受一下暴力貼背的快感,同時柴油引擎同樣可以發揮省油與稅金方面的小小優勢。5008應該是本次集評中動態最均衡舒適的一個,動力不大但堪用,懸吊軟硬適中極度舒適,再想想他的車格尺碼,相信大家自有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