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台灣的朋友們應該對MIO都相當熟悉了,從第一台內建GPS的PDA MIO 168開始,到首款內建旅遊資訊的MIO 169導航機,一直到最近新改版的MIO Spirit,MIO在導航這方面,一直都相當用心,尤其在附加價值方面,例如結合娛樂場所的電子折價券、官方網站上為數眾多的旅遊資訊,在導航這方面,我覺得MIO真的是相當專業,接著就一起來看看MIO在大陸這邊的表現吧!

在包裝盒方面主要當然還是維持MIO在台灣的一貫橘色主體風格,非常亮眼,背面也標註了功能特色。當然重點應該在新版的介面,Mio Spirit全新導航軟體的誕生,強調創新的同步雙工設計,單一選單隨傳隨到,地圖永遠同步運作不中斷。這個方面在這次借來玩的時候,是我比較留意的一項。

盒裝上也有標示規格,幫大家條列一下:

cpu:Samsung 400 MHz
GPS 晶片:20-channel SiRFstarIII 全球衛星定位模組
記憶體:Flash ROM 2GB, RAM 64MB
記憶體插槽:MicroSD 卡相容擴充槽
螢幕:4.7" 6萬5千色彩顯示高亮度TFT液晶顯示面版,480*272 Pixels (WQVGA)
體積:85mm*132 mm*13.95mm
重量:160g
正面外觀,4.7吋螢幕外,正面僅有左上角有個menu鈕,輕觸就可以呼叫出主選單。4.7吋的大螢幕,厚度只有1.4公分不到,在導航機中算是輕薄機種。

menu鈕特寫,下方有燈號顯示。這張照片也可以看到MIO S500的螢幕也有霧面處理過,所以在強光下使用還算蠻不錯的,螢幕的閱讀舒適度還不差。

機身底部,有micro sd的記憶卡槽、MINI USB的傳輸充電線口,以及車架的扣槽。

機身頂端,有個開關,撥到到中間是POWER OFF關機,往右撥是reset,往左撥則是POWER ON開機。

機身背部設計,霧銀塗料的外觀,背面只有喇叭跟車架扣槽。其實S500實體按鍵只有電源鈕跟menu鍵,其他功能主要都是進到系統後觸控設定。

車架設計,MIO這種轉動式關節的設計與Garmin的車架很像,可以調整到自己想要的角度。相較之下,新科那種左右上下調整的活動關節就比較不方便。

車架與機身固定部位的設計,稍微用力就可以推進去了。

轉動式關節特寫,這樣可以調整的角度就比較完整,不會向那種雙向關節調整有一定的死角。

S500與車架組裝後的外觀照一枚。

配件中的傳輸線與車用電源供應器,S500機身與配件的規格都是標準的mini usb接頭,所以如果配件線材損毀或是遺失,要找替代品相當容易。


軟件的部分,包含簡易的使用說明、保固卡、PC端軟體光碟兩片。詳細的使用手冊在光碟中才有,如果需要閱讀詳細的使用說明書,就只能在光碟裡面找囉。

簡易說明書當然是簡體中文版,也有圖片來輔助說明。不過真的是『簡易』說明書,寫的超級簡單的,所以還是要看一下光碟中的說明會比較清楚。

簡單帶過開箱,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操作介面的部份。在操作介面上,我就把重心放在導航這點,多媒體播放這塊我就略過不提囉,把目光著重於Mio Spirit介面在導航上的表現。
開機畫面,維持MIO一貫橘白雙色的介面配色,很搶眼的顏色搭配。

開機時會有簡單的操作說明,有時間的話可以看一下操作說明幫助上手。當然這個可以取消勾選,以後開機就不會再出現,加快開機到可以使用的速度。


擊點螢幕左上角的主選單按鈕,就可以帶出主選單來。主要的功能選項有出發去、我想去、探索去、旅遊電子書、最愛去、記錄趣、緊急服務、我的設置、聯繫人、媒體播放器,我的圖片這幾項。Mio Spirit強調的是同步雙工設計,也就是在導航畫面中隨時可以點擊menu鍵來呼叫主選單來進行其他功能操作,而這時候導航功能依舊是持續進行的。不過說實話,台灣這邊上市一陣子的Mio Spirit操作方式,爭議不小,我個人也覺得反而讓操作變得更麻煩了點。

首先看一下出發去的部分,這個在台灣版好像是翻譯成快速導航,主要功能就是設定好目標出發。可以設定回我的家、我的收藏夾(我的最愛)、輸入查找、近期地點與從地圖點選這幾種查找方式。

在導航規劃方式與顯示模式也同樣是在這邊設定,在導航模式上只有汽車跟行人兩種,地圖模式只有3D跟2D兩種,也沒有行車電腦模式,所以在顯示與規劃方面,都略顯得有些陽春。

在導航方面的各項設定,也都是在出發去這邊功能調整,其實我是覺得這樣有些怪啦!不過還好,用過一次就會記得了。導航設定可以更改的有路徑類型、規避、限速設定、導航啟動設置、自動縮放、交叉路口放大、測速照相提示、3D地標、地圖數據顯示這些項目。

路徑規劃類型可以選擇最快路徑、最短路徑、推薦路徑、高速路徑優先,其中推薦路徑是會選好走少轉彎或是紅綠燈少的路徑,方便對路況不熟的朋友來規劃路徑,不過說實話這樣有時候會繞蠻大一圈就是了,尤其在北京,他的推薦路線通常都很塞,這點比較頭大點。規避路段也只有高速公路、回轉跟收費路段三種,感覺Garmin避免功能就完整了些。

速限設定可以自行設定一般道路、快速道路與高速公路的速限值,也可以設定速限的提示方式。導航啟動設置則是可以設定完成規劃後自動開始導航還是手動開始,順便提醒一下,要改成手動開始,才能使用模擬導航的功能,這一點也有些不太方便。

圖資的自動縮放功能可以自己設定開啟或是關閉,交叉路口的放大圖也可以依照個人的喜好來設定要不要顯示。另外測速照相機的提示與3D地標的提示都可以依照使用者的喜好,來自己設定開啟或是關閉。


地圖數據顯示這邊可以自己設定要顯示的資訊,不過只能在到達時間、行駛時間與剩餘距離中三選一,平心而論,以一台專業的導航機來說,MIO S500顯示的行車資訊實在是少的可憐。不但沒有行車電腦模式,連車速、座標位置都沒有,而且其他資訊也只能顯示一樣。這點希望在改版的時候,MIO可以考慮修正一下。在出發去這邊,也可以先做路線的規劃並存檔,供以後需要的時候調出來使用。

規劃路徑完成後,預設值會先顯示路徑圖示出來(關閉自動導航功能),這時候就可以選擇下方的模擬導航來看看路線,模擬導航也可以自行調整模擬速度。從模擬中顯示的分割路口放大圖可以發現,MIO S500搭載的路口擬真圖,只能算是模擬圖,不是實景擬真。


行車訊息資料,想要看行車訊息,還要叫出出發去的選單,然後點選選單中右上角的那個『i』字按鈕。說實話這樣真的蠻麻煩的,尤其如果在行進中想要查詢一下任何資訊,都要叫出對應選單來。這麼一來,雖然MIO強調所謂的雙工運作,也就是說導航還繼續在動作,但是畫面全給選單擋住了,老實說沒什麼意義。也許MIO本意是希望大家別在開車中操作機器,不過如此設計造成的不便還是很難去理解啊。


介面我想就先介紹到這邊了,畢竟台灣的朋友們對MIO新版的介面應該已經不陌生。我想大致分享一下操作的心得感想就好。
在新版的Mio Spirit介面下,的確是蠻新鮮的,與以往mio map的介面有相當大的差異。在視覺風格上,感覺有像garmin或是tomtom看齊,走極簡風,省略掉跟導航比較沒有關係的一些多餘版面配置。不過個人感覺是省略過了頭,在導航介面上該有的一些資訊如車速、座標、行車電腦模式、重要的poi都完全省略了,要看些相關資訊還要呼叫出會把導航畫面完全擋住的選單,在個人的操作感覺來說,是不太習慣的。
而流暢度來說,不知道是不是搭載大陸圖資的關係,在操作反應上也稍微有些頓。不是很明顯的lag啦,但是就會感覺到有停頓。例如按下主選單中的我的設置,就會停個一秒左右才會進入,進入到選單中後選項又要大約一到兩秒才會依序出現。導航畫面來說,因為仍然是一秒更新一次,所以還是跳動式的更新,這也跟garmin或是tomtom、papago比起來都稍微差了點。
以上是在試用的這段時間內,對介面的熟悉時的感想,也許有朋友會認同,不過當然也可能有人會比較喜歡這樣的操作方式,所以意見請大家參考一下就好,還是實際去玩玩看才能知道這樣的改變適不適合自己唷!
接下來分享一下路測的實際體驗吧!不過這次的路測,借來玩的這台MIO S500出了些問題,不知道為什麼飄移的情況相當嚴重。這台是實際去店家購買的正式出貨機器,並非借測的工程機,去看了衛星收訊也都是相當良好,但是就一直飄移,有些頭大。
準備出發了,這種簡單的配色與畫面,跟mio map以往的佈置真的有很大的差異。不過在視覺清爽度上,真的是提昇了不少。可惜的是MIO一向讓我很喜歡的分割視窗顯示功能也消失了。

先看一下gps收訊,一共接收到九個衛星訊號,而且強度都不差,收訊能力不錯,定位也快。但這樣我就真的不太清楚,為什麼還會有不算輕微的飄移狀況啊?

雖然更換了新版的導航介面,不過在導航的流暢度上,還是維持一秒鐘更新一次畫面,所以導航畫面的跳動感還是相當明顯。這點我覺得相當可惜,不知道MIO什麼時候可以讓畫面變得稍微流暢些?
MIO S500新版的介面,在走過的路徑上會下蛋,也就是用白色的點,來記錄過你走過的路徑,方便到時候如果走錯路要找路回去。但在這張照片上,正好可以證明飄移的情況,還飄移到旁邊的道路上去了。

S500的音量與畫面顯示比例設定隱藏在螢幕的上方與右側,點擊這兩側就會自動浮現,可以讓你操作。等一陣子不理他,又會自動隱藏,蠻不錯的設計。

這張圖可以看到3D立體建築,在北京市內,比較有特色的地標建築都有3D立體建築的圖示。另外測速照相機與限速圖示也可以從這張圖片中看到,可惜地圖上並沒有顯示周遭一些比較常用且重要的POI如atm、加油站、醫院、便利商店等等。要執行探索去的功能又要呼叫主選單來把導航畫面檔掉,這樣的設計真的不是很人性化呀!

或是在拉出出發去的選單,來看周圍的POI,不過一樣,可以看到導航畫面也是會被檔掉大半。如果可以維持mio map一向的分割畫面,那就比較不會那麼彆扭了。

完成路徑規劃後,在預覽這邊可以看一下大致的路徑,如果設定取消導航自動啟動的話,也可以在下方執行模擬導航的功能。

不過如果想看行車訊息,又要叫出出發去的主選單,然後點選右上角的『i』鈕,這樣才能看一下行車訊息如路徑大約里程數、預估行車時間等等。

如果要看路徑訊息,那還得呼叫出出發去的選單,然後選擇右上角的右轉箭頭符號,才可以看到路徑規劃的詳細資料。說真的,要看資訊變得複雜了些,如果不看資訊的人也許無所謂,但出發前,或是習慣先看到下一個甚至下兩個要轉彎路口的朋友,就增添了不少麻煩。相較之下,舊版的MIO MAP用分割視窗的方式,就可以讓使用者清楚的掌握大量的資訊。

不過該誇獎的還是要誇獎一下,在圓環的出口提示語音上,MIO S550相當的清楚,可以輕鬆掌握要行駛的路線與出口,不會讓你摸不著頭緒。


多車道的提示也相當完整,看要進入圓環的時候,就會先提示要走靠邊的路段。

在多車道與車輛速限的的提示方面,我大致錄了一小段影片,大家可以看一下實際的畫面。
在Mio Spirit介面中,出發去跟探索去我覺得功能有些重複到,不過探索去可以更快更方便的讓你找到指定位置周圍的各項poi。不過比較可惜的還是操作時還是會擋住導航的畫面。


在路口擬真圖方面,比較可惜的是在大陸這邊的MIO S500,並沒有真正的擬真圖,而是模擬圖而已,就是大致可以套用的套圖。當然還是可以提高辨識度啦,只是不是跟實際的路況很相符。例如下面這張模擬圖,跟實際的道路狀況比起來,就還是可以讓駕駛者知道要從輔路進入到主道路。


各種的路口模式圖,這當然跟garmin的路口擬真圖比起來有一段差距,不過我想依照MIO在台灣的模式,雖然動作比較慢一點,但是還是會做的,期待MIO儘快也完成路口擬真圖的功能囉。


稍微提供幾組套圖,大家可以比較一下,同一個路口MIO搭載的模式圖與Garmin搭載的路口擬真圖,在視覺上與辨識度的感覺。Garmin擬真圖是實景,辨識度高,不過MIO的模式圖因為簡單鮮豔,因此也很搶眼。
圖組a


圖組b


圖組c


只是模式圖在一些路口上,並不是能完全切合。所以,還是期待mio可以修正為擬真圖啦。
在路徑重新規劃的速度上,mio s500速度表現還算不慢,大家可以看一下影片中的重新規劃速度。而且也可以在影片中看到3D建築的標記。
這張圖可以看到完整的多車道提示部分,每個車道都標記出來,相當詳細喔!

這張圖可以看到訊號飄移的情況,明明是直走轉彎,但是軌跡記錄的白色便便,卻記錄成從建築物上方切過,有點糟糕。

這也是,明明我還走在道路上準備左轉安麗路,你可以發現S500已經定位成到小巷裡面了。飄移的情況真的很嚴重,但是GPS收到的訊號又真的很強阿?

實際錄下飄移時的狀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在準備要左轉安立路這邊也怪怪的,明明道路是可以直接左轉,Garmin的導航也是規劃左轉,不過MIO的規劃卻是先右轉,然後才回轉,繞了很大一圈。明明使用的是相同四維的圖資,不過不知道為什麼規劃結果會不同?



開著開著,莫名其妙又飄移定位進到小巷了,檢查一下衛星訊號,還是很棒阿?怎麼會飄移?



這次的簡單測試中,mio新版的介面Mio Spirit讓人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除了抱怨的地方帶來的不便,在簡潔化的介面上可以讓駕駛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導航途徑上,是不錯的改進。只是刪除了太多的資訊,以及想要取得資訊需要繁瑣多次的操作,這個我倒是覺得舊版的mio map比較好用。
圖資正確性上應該是沒問題的,畢竟使用四維的圖資。不過在收訊都顯示很強的情況下,為什麼會有這麼嚴重的飄移,這點就讓我覺得相當錯愕。我想有可能是個案特例吧?
路口模式圖這個也是可以再進步的地方,如果可以修正,像Garmin一樣是路口實景圖,那麼辨識度會更好些。當然我個人私心期望,如果可以讓更新畫面不再只是一秒一次,讓導航畫面更加流暢,那就更棒囉。期待MIO下一次的進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