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claim wrote:
版上大家如此放心的買Garmin產品,大多是衝著Garmin以往的誠意及負責任的形象上,我也相信它一定是會負責任的;但也許Garmin真是”國際性大廠”,招牌太大了,發言人沒出來也沒人膽敢出來講話,以致在消費者對於”迅速回應”的要求上反應像恐龍,令消費者感受不到”重視”或”願意溝通”的誠意…(今天還看到NUVI促銷的新廣告,感覺十分的諷刺…)

關於這部份我要發表一下我看到的情況,GARMIN在我接觸那麼多的廠商來說,它絕對是一個非常務實的公司,不知道伙伴是否還記得在之前分享350的文章中,我有提到01景點匯入的部份,就連我稍微提到GARMIN都希望盡量避免,因為他們希望尚未完成前的事都應該不要提,等該作的都作完了在說也來得及,我個人覺得這樣的動作是正確的,比起很多光會劃餅的廠商來說,我還比較希望GARMIN趕緊修正這些已知的問題比較實際,不需要講一堆不會完成的事,我要的是更穩定的品質。

另外在版上回應這部份,之前GARMIN的官方就不會在討論區發言了,但不發表發言不表示他們就不會上來收集問題,所以伙伴們不用擔心上來反應的問題GARMIN看不到,有問題就該提出討論,真的有發現問題就要解決。
請多多點擊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據我所知 , GARMIN 在台灣市場的反應速度不夠的原因 , 有一大部份來自於人力不足 ,
在台灣的開發團隊除了要應附美國市場的量產機種外 , 還要負責台灣產品的轉換與量產
(很少看到有一家公司做在同一台機種上 , 台灣機與美國機的用料都要分開來 , 以免因
氣候以及環境的差異而產生問題 , 這種龜毛的公司已經不多) , 所以若是要真的改
善 , 請大家多多反應讓台灣GARMIN正視人力不足的問題吧 , 這樣應該才是能夠幫大家
治本的方法呀.
flashboy wrote:
據我所知 , GAR...(恕刪)


人力不足 …

嗯 … 如果Garmin有職缺的話,應該很多人有興趣吧。

不知道Garmin有沒有缺保健室主任 ?
歡迎參觀口木看盤室 http://rightgun.blogspot.com
chiang wrote:
關於這部份我要發表一...(恕刪) ...

另外在版上回應這部份,之前GARMIN的官方就不會在討論區發言了,但不發表發言不表示他們就不會上來收集問題,所以伙伴們不用擔心上來反應的問題GARMIN看不到,有問題就該提出討論,真的有發現問題就要解決。


回站老大的留言,也許Garmin會看到。

C320有個Bug

情境是這樣:

1.C320接車電源線,把車子發動,C320自動開機。

2.在室內(例如停車場)開機一陣子還沒出去,C320會顯示「請問是否在室內」。

3.沒有選,然後關掉車子電源,C320“理論上”應該要倒數30秒然後自己關機的,但是沒有。

4.C320會一直停留在「請問是否在室內」這個畫面。

=================================

有趣的事情還沒結束。

如果這個時候再重新發動車子,開到戶外,把「請問是否在室內」這個選項選“否”...你猜猜會發生甚麼事情呢?

自己試看看吧...這算是不影響正常使用的Bug...
Blue as Sky! http://tw.myblog.yahoo.com/kuen1972
flashboy wrote:
據我所知 , GARMIN 在台灣市場的反應速度不夠的原因 , 有一大部份來自於人力不足 ,
在台灣的開發團隊除了要應附美國市場的量產機種外 , 還要負責台灣產品的轉換與量產
(很少看到有一家公司做在同一台機種上 , 台灣機與美國機的用料都要分開來 , 以免因
氣候以及環境的差異而產生問題 , 這種龜毛的公司已經不多) , 所以若是要真的改
善 , 請大家多多反應讓台灣GARMIN正視人力不足的問題吧 , 這樣應該才是能夠幫大家
治本的方法呀.


人力不足和台灣機與美國機的用料都要分開,這是 GARMIN 自己要面對的問題,
不能拿這當理由,來回答使用者的問題。
chiang wrote:
關於這部份我要發表一...(恕刪)


站長講的很有道理.
有些事默默在做,見光就死.任何的更動都要求周密,不能解了舊問題又出新問題.所以這需要時間.負責任的廠商不會這樣做的.
更新一定有在進行中,但先announce個日期再來趕是很不智的.之前Mio 268的228事件就是個慘痛例子.

Garmin也不應當直接在這版上直接作任何回應.用戶只能信賴廠家了.而廠家不可能不管,一定是拿他們的商譽在處理這事的.
一個負責任的廠商提供給消費者應該是一個"穩定" Total Solution 的產品. 另人不解的是Nuvi 350量產後,還讓end user測出這麼多的問題(當機,軔體相容性,...),Garmin的設計團隊及品質管制部門責無旁貸的確應自我檢討一下,在搶佔新產品上市跟提供一個穩定且少Bug的產品兩者熟輕熟重應三思,我想後者應該是我們這麼多Garmin愛用者買它們家產品的最主要原因,否則誰下次還敢當白老鼠. 各位大大如此熱烈發言和逐條列舉問題,無非就是想要讓Garmin變的更好. 我們不苛責產品出貨都要是完全沒有一點問題,但累積這麼多問題Garmin難道不能先出一版更新(至少先解決最嚴重的Fatal Error當機等等大問題,...)緩和一下民怨,再逐步一一改正其它的bug嗎? 如果,Garmin不去正視這些小小使用者的心聲,那它多年得來不易專業GPS公司的地位,相信很快必定會被其他懂得即時自我反省的廠商所取代. 希望Garmin能再多加油...
1.Mio事件是廠商輕率的承諾,做不到又未即時與消費者對話取得諒解,沒有做好期望管理,與見不見光有何關係?
2.也沒人要求Garmin在版上回應,難道有這麼多的狀況,在官網有點回應算是很過分的要求嗎?
3.自由商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在競爭市場上依據公司的能力取勝。人力不足?技術不足?難道市場競爭下取勝是靠同情的嗎?
4.重要的”誠意”,不是要廠商輕率承諾做不到的事情,不是要廠商答應顯然不合理的事情,但與消費者的溝通對話以取得共識,本就是廠商天經地義的責任。
5.達不到消費者的期望,本來就是會被市場淘汰的,不是嗎?
好吧!站老大說Garmin會上來蒐集問題的,所以有狀況還是要提出...

6/20:喜愛點不知怎麼都突然變"雙份"了(即每個點重複兩次),檢查waypoints.gpx是正常的,只好刪了景點--代價當然是景點書,三采等都沒了,又花一個多小時重灌...

6/21:早上景點可正常了,又定位不到,車開了33公里戳兩次屁屁後恢復功能...

6/21:下班時不知怎麼又當了,再戳一次屁屁後恢復正常...

此種戲碼每天上演,每天在高速路時速110km上演單手駕車單手戳NUVI屁屁,很煩又很危險的...
要我怎麼說呢?難道要把廣告詞改成"開高速公路者請勿買NUVI 350,以免駕車危險"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