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實景圖,本身僅是一張「圖」,這張圖並不會隨著車輛前進而有所「移動」
那僅僅是貼圖而已,到了交流道出入口,然後判斷該秀出哪一張圖出來,這稱之為「決策點」
也就是說 CPU 不需要計算 polygon 也不需要 render ,只是把圖秀上去
不像現在的 CS 與很久以前的 Virtua Fight 一樣,CPU得在一秒鐘之內去處理並重繪千千萬萬個多邊型,考慮光線、視角、以及顏色變化去重新做render,然後要做得流暢,所以CPU得非常強才行。但這種所謂的3D,與GPS所謂的3D實景並不相同。
也許你要問,那最耗運算的部分是甚麼?應該是處理3D導航的圖。
可是,那個3D圖,是將2D的圖做視角轉換,也不需要處理多邊型,甚至做render上色,就是把座標軸轉換一下,20幾年前,我就有使用過把2D迷宮,轉成3D迷宮的BASIC程式,演算法並不難,而且那時候的CPU能有多快?
我倒是覺得,另外花很多時間的是在圖資解壓縮的過程,所以之前才會有網友嘗試OF與NT版的差異之處。
另外,畫面切割時,左方畫面要持續重繪這會比較耗CPU,但是你說Nuvi其他系列不行嗎?我個人是很懷疑的。
有些時候,不是硬體不行,而是商業考量。就像微軟一樣,我繼續賣你XP的話,你會去選用VISTA嗎?我把 200W, 660升級了,那誰想買我的 255W?
也許你說,Garmin公告是軟硬體的關係,但,這種商業說詞,你真的相信嗎?
我個人是認為看看就算了,他總不能明講說我有一堆員工要養,所以要用3D的朋友,請買255W或760吧?!

看看笑笑就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