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min 的機器秀個 3D 實景圖真的很難嗎?

以下個人看法,歡迎各位參與討論,謝謝!

3D實景圖,本身僅是一張「圖」,這張圖並不會隨著車輛前進而有所「移動」
那僅僅是貼圖而已,到了交流道出入口,然後判斷該秀出哪一張圖出來,這稱之為「決策點」
也就是說 CPU 不需要計算 polygon 也不需要 render ,只是把圖秀上去

不像現在的 CS 與很久以前的 Virtua Fight 一樣,CPU得在一秒鐘之內去處理並重繪千千萬萬個多邊型,考慮光線、視角、以及顏色變化去重新做render,然後要做得流暢,所以CPU得非常強才行。但這種所謂的3D,與GPS所謂的3D實景並不相同。

也許你要問,那最耗運算的部分是甚麼?應該是處理3D導航的圖。
可是,那個3D圖,是將2D的圖做視角轉換,也不需要處理多邊型,甚至做render上色,就是把座標軸轉換一下,20幾年前,我就有使用過把2D迷宮,轉成3D迷宮的BASIC程式,演算法並不難,而且那時候的CPU能有多快?

我倒是覺得,另外花很多時間的是在圖資解壓縮的過程,所以之前才會有網友嘗試OF與NT版的差異之處。
另外,畫面切割時,左方畫面要持續重繪這會比較耗CPU,但是你說Nuvi其他系列不行嗎?我個人是很懷疑的。

有些時候,不是硬體不行,而是商業考量。就像微軟一樣,我繼續賣你XP的話,你會去選用VISTA嗎?我把 200W, 660升級了,那誰想買我的 255W?

也許你說,Garmin公告是軟硬體的關係,但,這種商業說詞,你真的相信嗎?
我個人是認為看看就算了,他總不能明講說我有一堆員工要養,所以要用3D的朋友,請買255W或760吧?!

看看笑笑就算了。
murafrank wrote:
http://tw.youtube.com/watch?v=Ut6fe7i6BoA

這台是用真正獨立硬體加速的2D/3D GPS, CPU是533Mhz的ARM9
spec算是很高級的了, 反應速度應該是台灣各廠牌機種都無法比的, 不過價格也是........


murafrank兄,
你可以發現這台GPS是有把景物描繪出來,這已經不是單純的貼圖了。
一座山會因為你的視角不同,呈現在螢幕的位置,角度隨之變化,這真的得用「算」的。
甚至他把高度計算在內,所以你可以發現那些路是「沿著山」這樣蜿蜒的,還會因為山的起伏,把後面的路給擋住。這個比目前Garmin的所謂3D導航還更先進的呢!這就需要強大的polygon與render處理能力的CPU才行了。

Garmin目前的地圖就是僅有2D資訊,僅有經緯度,沒有高度的資料在裡面。所以在高架橋上下,GPS非常難判斷到底是在橋上還是橋下,原因不光是收訊的問題,還有高度的問題。如果今天圖資有把我的高度考慮進去,我走台北市市民大道高架橋上面的時候,他不會判斷我在橋下的,因為已經有高度差了。
阿米狗 wrote:
以下個人看法,歡迎各位參與討論,謝謝!

3D實景圖,本身僅是一張「圖」,這張圖並不會隨著車輛前進而有所「移動」
那僅僅是貼圖而已,到了交流道出入口,然後判斷該秀出哪一張圖出來,這稱之為「決策點」
也就是說 CPU 不需要計算 polygon 也不需要 render ,只是把圖秀上去

不像現在的 CS 與很久以前的 Virtua Fight 一樣,CPU得在一秒鐘之內去處理並重繪千千萬萬個多邊型,考慮光線、視角、以及顏色變化去重新做render,然後要做得流暢,所以CPU得非常強才行。但這種所謂的3D,與GPS所謂的3D實景並不相同。

也許你要問,那最耗運算的部分是甚麼?應該是處理3D導航的圖。
可是,那個3D圖,是將2D的圖做視角轉換,也不需要處理多邊型,甚至做render上色,就是把座標軸轉換一下,20幾年前,我就有使用過把2D迷宮,轉成3D迷宮的BASIC程式,演算法並不難,而且那時候的CPU能有多快?

我倒是覺得,另外花很多時間的是在圖資解壓縮的過程,所以之前才會有網友嘗試OF與NT版的差異之處。
另外,畫面切割時,左方畫面要持續重繪這會比較耗CPU,但是你說Nuvi其他系列不行嗎?我個人是很懷疑的。

有些時候,不是硬體不行,而是商業考量。就像微軟一樣,我繼續賣你XP的話,你會去選用VISTA嗎?我把 200W, 660升級了,那誰想買我的 255W?

也許你說,Garmin公告是軟硬體的關係,但,這種商業說詞,你真的相信嗎?
我個人是認為看看就算了,他總不能明講說我有一堆員工要養,所以要用3D的朋友,請買255W或760吧?!

看看笑笑就算了。


推您一把
阿米狗所言甚是

只是秀一張圖,並不需要多快的CPU
倒是舊機種都升級了,新機種賣給誰?
廠商都是以營利為目的,不必太寄望會有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況非大螢幕機種,區區幾吋也要塞進3D示意圖,會不會強人所難?要不然就要練好眼力

真是說得容易呀~

這樣看來2610也有機會有3D了~ 256色的螢幕應該會更省CPU資源~ ^^



產品的分別我想也是有, 不過這樣要求下去. 就像要XP也要有VISTA的AERO功能一樣.


以200W這種也快PHASE OUT的機種卻要Garmin投入資源去改系統, 我個人覺得不太可能. 畢竟Garmin也一直在更新圖資還有系統軟體版本了. 應該是不太可能投入那麼多人力去把200W大改版.
阿米狗 wrote:
...(恕刪)...如果今天圖資有把我的高度考慮進去,我走台北市市民大道高架橋上面的時候,他不會判斷我在橋下的,因為已經有高度差了。


對於高架道路的部份,我就認為你想的太簡單了。
以現在定位誤差最少也在3公尺以上,而且大部分都在6公尺以上,
這還是指水平部份,垂直的誤差更大,幾乎沒辦法正確判斷在上或是在下。
我想如果高架道路都可以上下相差到30公尺以上,應該比較有機會猜中吧。
阿米狗 wrote:
murafrank兄...(恕刪)

這我知道, 我可為他奮戰了幾個月呢XD

不過重點是在"浮點運算器"以及"Memory controller",
沒錯, 單純的話一張圖可能真的沒甚麼,
但是別忘了, 不只是Garmin, 現在台灣大多數的CPU靠的是pure software運算,
無論是2D drawing, route calculating, GPS signal process或者其他功能, 大都是用CPU去算的,
先別提route calculating跟其他的好了(以我的經驗, 在re-routing計算的時候, 533Mhz的ARM9最高會被占用90%左右),
光2D drawing就夠累得了,
pure software的2D是一個點一個點靠CPU去填資料的,
即便到了Pentium MMX時代, 記憶體早就64bit介面了, 要用這種方法去畫圖, 畫面還是挺慢的, 那麼沒有浮點運算器的ARM呢?
是真的挺慘的XD
先排除show jpeg這件事情, GPS可能要同時做的事情有:
2D MAP, Route Calculate, UI overlay, MP3 playback, Bluetooth sync, GPS signal process, POI search, OS processes, data transfer(read map,etc), TTS(maybe amr decode?), 圖資解壓縮, 甚至未來的TMC等等,
就算不考慮CPU好了, 來看看目前比較常見用在GPS上的SD RAM吧, 跑133Mhz好了, 跟graphics溝通的read/write可能就需要7 tick的hand-shaking了, 133Mhz的SD有效時脈可能根本只有20Mhz不到~ 再以16bit來算, per-pixel的有效時脈可能只有10Mhz (因為大都是8bit controller), 而PC很早以前就是32bit BUS甚至64bit BUS了!
以上這些事情或許400Mhz的ARM9 CPU是可以勝任的,
且286時代process還沒這麼多呀 (光mp3跟amr decode以及route計算就很耗資源了)
但是呢~ JPEG是要用到浮點運算的!
ARM可沒這種東西....所以在decode JPEG很花時間,而稍微舊一點(或者便宜一點)的ARM cpu是沒有多媒體功能的,
這些CPU要幹這種事情就會很吃力.
那哪些GPS用到這些CPU呢? 嗯, 沒錯, 就是舊的機種.
那是不是真的沒辦法? 當然不是, 只要圖檔不要放jpeg就好了, 但是如果這麼做, 那就得塞很大的flash.....
可是看看以往的機種, flash有多大? Nuvi 760都只有2GB了..
當然啦, 市場考量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 不過, 事實上舊款的硬體再加上一個jpeg decode以及search額外的POI的確是有可能很慢的, 那就沒有加入的意義了~

阿..好像寫太多了..其實我只是想表達, PC的世界跟embedded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XD
我覺得與其討論3D圖的運算 不如比較660 760 255這幾台的CPU比較快
有大大知道這幾台機子的CPU和RAM嗎 如果255比660高 應該就能讓人信服了吧~
murafrank wrote:
PC的世界跟embedded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終於有對此專精的網兄對此分享看法了
murafrank網兄應該是這部分的專業
雖然我看不懂裡面一長串,但最後這句足以讓我瞭解為什麼有所差異了

這裡真是臥虎藏龍的!

我個人不懂圖資運算的內容,
但是很簡單,我們在這會買導航機而不使用PDA,
主要原因之一不就是因為導航機夠穩定嗎!
GARMIN 更是不錯。

我的350,使用了2年多,真的很滿意。
雖然剛使用時,曾帶我到一條已經封閉很久的小小山路...

今天如果有給我3D圖示真是大大加分,
但要分成兩個畫面?能看嗎?
又因為有了3D,導致導航的穩定性降低了,
我可能就不太敢用了...

再則,每家公司本來就會有某種商業考量,
新產品會與舊產品有區隔,這是理所當然。

各位前輩你覺得勒!?
市面上有3D顯示的機種也有好幾台!!

但是他們夠穩定嗎??如果導航夠穩定有3D,又賣得便宜!!

不可能不受消費者喜愛!!

3D顯示在未來一定是標準功能!!只是目前大家都還在調整軟體

讓這個功能不會影響正常的導航又可以正常顯示!!

現在還是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不然我買一台3000~4000元的導航機,什麼都有!!

可以看電視,看影片,聽音樂,聽MP3,藍牙,玩電動,但是導航的時候不順!!

你就會去思索你買這台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