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把觸摸屏給eeepc裝上了(轉自本友會)keeeley

總算把觸摸屏給eeepc裝上了(同發51nb)


總算把觸摸屏給eeepc裝上了(同發51nb)動手改機將失去華碩保修,且一切損失自己承擔,本人概不負責,請各位XD三思後行,特此聲明

對本帖所載內容無法理解者,強烈建議不要拆機!


京東上用信用卡買了個黑色eeepc(好像還沒去還款**\ ),換上1G內存,開啟了自帶的高級桌面模式,玩了幾天,
還不錯,系統整合很好,該有的軟件華碩都給裝上了。 。

然後換了Xxxubuntu 7.10 R1,試了幾天,感覺不如自帶的系統,刪掉!

然後開始考慮周邊硬件,
1、最好能多一個電源適配器,不知道華碩是不是有零賣
2、鼠標看中羅技的nano VX,朋友用了都說不錯,不過¥600的價格實在咬手。
3、如果不買鼠標,就乾脆買個觸摸屏裝上。 7寸的壓感屏幕也不過是100~200的樣子,比鼠標便宜且方便。只是考慮需要自己動手改裝線路以及今後的保修問題,還有查到觸摸屏在Linux下還不能完美支持。
4、4G空間有些小,準備加個優盤or SD卡。

反复考慮。 。 。幾天后快遞把幾個包裹送到我手上——8G優盤一個,4G SDHC一個,7寸觸摸屏一套(含觸摸屏,usb接口板,驅動光盤)。另外抽屜裡面翻了一個閒置的usb hub。

工具:烙鐵,焊錫,導線若干,新買的鑷子(手感真好),電磨一套(一直用來作模型的拋光用,這次終於可以用來切割了)

資料:eeepc一共提供了8個usb接口:外接的3個,webcam 1個,SD讀卡器1個,剩下三個都沒有引出,其中一個主板上有標明debug port(尚未查到進一步資料) ,另外兩個都在miniPCIe接口上。

這兩個圖片查自forum.eeeuser.com
usb 1:



ok,目標就是這兩個接口了。

方案一:一個接口接上觸摸屏,另一個接口內置8G優盤
優點:連線簡單


方案二:一個接口接上觸摸屏,另一個接口內置4口usb hub,然後在內存槽上方引出兩個usb接口以備後用,把8G優盤接在hub的第三個口上
優點:為以後的擴展做好基礎(藍牙,GPS,鼠標接收器,電視接收器,更多更大的U盤。。。)
缺點:走線複雜,內部空間有限。
考慮這個方案是因為當時很口水eeeuser.com上的這個圖:


最後因為元旦放假,所以選擇了方案二,痛苦的過程——共走線24根,焊點48個,拆下了原來優盤、usb hub、usb接口板上的各種接口10個,期間鋸開了優盤外殼,鋸掉了觸摸屏usb接口板上過長的一段線路板,屏幕B殼內部磨掉了約1.5mm一圈,部件的位置做了3次大的調整。
由於本人焊工實在一般+每次上烙鐵都要拔插插頭(怕靜電),其中過程實在不堪回首,就此略過1000字不表。 。 。

說明下過程中幾個值得注意的地方:
1、所有的部件都安放在主板背部,也就是有內存插槽一面。因為主板的正面預留空間很小,上面有一個金屬散熱層。
2、觸摸板大約2mm厚,觸摸有效尺寸約為15.5cm×9.1cm,和eeepc的屏幕吻合非常好。但是安裝時為了這2mm可是頭痛了很久,最後拆掉了原來LCD的半個金屬邊框(減少厚度&使觸摸屏和原LCD接觸更緊密)再加上把塑料B殼的內部凸起部分都磨平了,才解決了增加的2mm厚度。
3、觸摸板的引線為軟性線路板,務必小心輕放。
4、觸摸板有正反面之分,應在安裝前試用清楚。我手上的這個觸摸屏是看軟性線路板上有標籤的一面為正,這個可以向經銷商詢問清楚。
5、觸摸板可以旋轉180放置,然後重新做一次定位即可。
6、觸摸板原帶的usb接口板過長過大,無法在屏幕內部放置,所以只好也放到主板背面。
7、觸摸板與usb接口板之間原來的導線太硬,不適合今後屏幕開啟閉合導致的多次翻折,故應換成軟性導線,可以使用耳機導線。
8、第一次安裝觸摸板我是失敗的,後來花了很多功夫來重新把觸摸板和LCD分離。第二次安裝是這樣的:先用雙面膠把觸摸板的有效區域圍起來;然後把觸摸板和LCD接觸面都清理乾淨;再開啟eeepc,使之停留在全盤灰色的那個開機logo畫面上(可按Pause鍵使之停留),仔細對照雙面膠圍成的區域和LCD上亮起的灰色區域,估計觸摸屏大致的安裝位置;最後把雙面膠的光面撕掉,仔細的與LCD貼合在一起。全過程務必小心,否則貼錯後雙面膠的清除極其麻煩。
9、觸摸屏只有RH9.0和Windows各個版本下的驅動,eeepc本身自帶的Linux據說需要重新編譯內核,本人還未證實。目前先裝了個Windows XP SP2,得到驅動的完美支持。相關資料後面再貼。
10、usb接口的Vcc我用了5V的接入,這樣系統待機後,usb設備會斷電以節約電力。


關於8G的優盤:
本來想買個學上面圖中一樣買個16G的優盤,後來因為性價比實在不高所以最後選了8G的。買了個朋友推薦的牌子,300大元不到含郵費。讀寫性能如下圖:

然後用量產工具寫了個XP安裝盤作為usb rom,剩下7G多作為移動儲存。從上圖中看到該優盤的讀取性能還算可以,就是寫入有些慢,所以放些程序和電影供系統讀取還是沒有問題的。

完成這些改造後的狀況:
4G SSD安裝XP,佔用900+MB的空間,啟動速度飛快。 1G內存劃了384MB作為ramdisk,其中設置了128MB交換文件,把系統temp文件夾和IE temp文件夾都轉向到了ramdisk,以避免SSD的頻繁寫入。一般的程序和文檔都放在優盤上,可以通過wifi 、Lan、4G SD卡來和工作筆記本交換數據。或者SD卡上可以安裝一個Ubuntu7.10也是不錯的選擇。
目前開機後除了384MB Ramdisk後,還有300+的剩餘內存,足夠一般輕量級應用了。
接口方面除了外部的3個usb接口,在內存槽上方還預留了2個usb接口。
儲存空間目前為4G SSD+8G優盤+4G SD,如果不夠以後還可以加優盤上去,量大便宜實惠!嘿嘿。 。
觸摸屏在Windows下的驅動和應用後面再寫,目前感覺沒有選¥600的nano VX是完全明智的,否則在床上看電影還要捏個鼠標也挺麻煩不是。

今後的改造空間:
可以考慮內置藍牙,買一個小巧的藍牙棒插在內部usb接口即可。
可以考慮電視卡,只是平時很少看電視,暫緩。
可以考慮usb GPS,不過想想需要重新考慮eeepc在車上的定位和供電。 。頭痛。 。以後再說吧。 。

編輯中,未完待續

以上文章為本友會網友keeeley本念於胸發布,我只是將簡體中文轉換為繁體中文
原文地址如下http://benyouhui.it168.com/viewthread.php?tid=681404&highlight=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