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今天受仲介委託在情人節前夕幫一個外籍的越南阿弟去某屋買了一台 ROG GA503QS 幫忙改設定, 也順便測試一下以及分享一些心得.

其實外籍的朋友們因為整天在工作, 很少有機會花錢, 也造就要買就是買好的, 不信你可以觀察一下你周遭的外籍勞工朋友是不是多數都這樣子XD (都手持最新 iphone 騎著戰狼, 行情可能都比你還要好).
以目前 15” R9 多核的機種來挑選擇確實不多, 若要想要用 RTX3080 那大概也就只有 ROG GA503QS 以及 G533QS 這兩台了, 最後再預算 6 萬元新台幣內由 GA503QS 勝出, 至於為什麼不等 12 代的 Intel, 後面會有一些見解.

黑色外箱拿開後會有一個黑白雙色的禮盒包裝, 裡面放著 ROG Zephyrus GA503QS 筆電, 旁邊還有一個電競後背包.


外觀沒有燈光或是大大的 ROG之眼, 低調到僅用一個小小銘牌貼紙在角落, 但還是有 RGB, 只是有點像是亮片在上蓋裡面, 透過光線反射照映出來的 (可稱為被動式RGB嗎?)

另外配件還有變壓器跟一隻 ROG 的滑鼠, 跟 TUF 電競筆電尬的 M5 大小差不多, 但它多了一份高貴感, 因為它可是 ROG 吶!!!

這台外觀真的低調到不像是電競筆電, 鍵盤的背光沒有過於虛華、花俏的 RGB, 而是設置單一白色的背光, 總覺得一般上班族帶出門去開會也不會讓人感到很屁, 反而多了種內斂沉穩且讓人感覺這台筆電並不是個簡單的傢伙.

開機先跑一下更新, 就自動提示可以升級到 Windows 11, 但要不要升級就交給越南的朋友自己決定.

給的端子很齊全, 從側面看 GA503QS 更顯輕薄.

當把變壓器接上充電時, 燈號會顯示紅光, 若是充飽電則會變成白光.

處理器採用 R9-5900HS、顯示晶片採用 RTX3080 8GB 、記憶體配置 DDR4-3200 16GB 這些規格官網上都有標註出來就不再截圖講解, 這邊就直接進入一些測試軟體來看看 GA503QS 的真實力.
PCMARK 10 以及 CINEBENCH R23 測試出來的成績都是逼近高階規格.


遊戲的部分這邊就用使用古墓奇兵內建的評測軟體來進行跑分, 以1920x1200 全開的狀態下, 平均幀率還有 53 的成績就電競筆電來說算是相當不錯了.

當然上面的測試是以極端的方式下去進行, 一般玩遊戲就用 NVIDIA Experience 的最佳化設定就可以有不錯的畫面與遊戲流暢度了, 這邊的平均幀率就提升到 68了.


若再將 RTX 特有的 DLSS 開至 “極高效能”, 平均幀率又往上突破至 71了.

幫忙設定好語系越南文後就可以轉交給仲介, 讓越南阿弟假日可以使用了.
若不知道怎樣改語系的人, 可以參考我之前我送我家看護的筆電心得文
裡面有操作教學 →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33&t=6188038

最後來聊聊為什麼沒有打算等即將上市的 12 代筆電, 以 15 吋的電競筆電首發會是 STRIX SCAR 15 且都是採預購方式, 預購價格分別為 55,900 以及 67,900, 據店員所提供的情報目前可能都要排到三月中旬過後了, 有興趣想嘗鮮的人倒是可以先去排單等看看.

但若近期內就想用到筆電的人, 其實也不一定要等 12 代就是了, RYZEN R9-5900HS 還是很能打, 以UserBenchmark上的資料顯示, 新的 12900H 雖然是贏過 5900HS 約有 14%, 但以 6 萬元內的配置來看, 選擇 GA503QS 的 RTX3080 可是贏過接下來要上市的 G533ZM 配備的 RTX 3060 還要高出 46% 的效能.
假設你預算高於 6 萬元, 那會建議可以直上 ROG STRIX SCAR 15 的 G533ZW, 因為它配備的是 RTX3070Ti, 與RTX 3080 的差距就沒有那麼大, 但預算若是 6萬元內以打遊戲為優先, 那這台 GA503QS 我反倒會比較推薦, 以下開放大家討論X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