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US 今年五月發表一系列 OLED 筆電新機,這次 JB 要介紹的則是瞄準潮流、年輕族群的 Vivobook S 14X OLED,其搭載 14.5 吋、16:10 比例的 2.8K OLED 螢幕,並具備 120Hz 更新率與 0.2ms 反應時間、100% DCI-P3 廣色域,並經過 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600 與 Pantone 雙認證,HD 視訊鏡頭同樣提供了實體滑蓋以保護隱私;硬體方面則搭載 Intel EVO 平台的第 12 代 Intel Core i5-12500H 處理器、Intel Iris Xe Graphics 內顯晶片、16GB DDR4 記憶體與 512GB 的儲存空間,同時也配置了兩個支援 PD 充電的 Thunderbolt 4 連接埠,滿足使用者對續航與行動力的需求。
- 筆電外盒
- 環保包裝
- 盒內容物
- 後背式筆電包
- 有線滑鼠
- 筆電上蓋
- 立體銘牌設計
- 筆電前端
- 筆電尾端

- 筆電右側 I/O
- 筆電左側 I/O
- 顯示螢幕
- 顯示解析度
- 色域測試
- 最大開闔角度

實際以 X-rite iDisplay Pro 專業校色儀為這台筆電進行色域測試,結果顯示其具備 99.8% sRGB、93.3% Adobe RGB 以及 99.1% DCI-P3 的色域覆蓋,與官方數字差不多、且快要接近創作者筆電的等級了,而亮度部分在 SDR 設置下則是測得 382.24 cd/m2。該機的 16:10 螢幕比例搭配左右 5mm 與上方 8mm 的窄邊框設計,能夠提供更寬廣的可視空間、利於多工處理,此外,螢幕還可 180 度攤平使用,但 JB 借的這台並不支援觸控功能,鍵盤功能列也沒有翻轉畫面的對應按鍵,感覺應用情境較少一點。

坐落在螢幕上緣的 720p HD 視訊鏡頭則延續先前 Vivobook Pro 系列的實體鏡頭滑蓋,撥動推桿即可啟閉鏡頭、進而達到守護隱私之效,ASUS 並稱這個搭載 3DNR 視訊降噪技術的鏡頭可以減少 94% 噪點,低光源下的視訊品質也會有所增強,但個人認為解析度提高會比較合用啦

- 防烙印螢幕保護程式
- ASUS OLED Care
為延長 OLED 螢幕的使用壽命,這台筆電並使用三星的 OLED 烙印改善技術,藉由檢測老化像素,進而增強通過這些像素的電流使其顯示更亮的顏色,ASUS 也為此 OLED 螢幕掛保證,稱能夠在 200 尼特亮度下使用 7000 個小時沒問題,而筆電出廠也預設採用 Windows 暗色模式,並會在偵測到 5 分鐘未使用就自動調暗螢幕。
- OLED 低亮度防閃爍功能
- Splendid 與 Tru2Life
- 色域選擇
先前 Zenbook 14X OLED 所沒有、在這款新機上加入的則是「色域」的調整功能,這邊提供了原生色域、sRGB 標準網頁內容色彩、DCI-P3 標準劇院色彩,以及 Display P3 更廣泛的真實色彩,我自己平常使用都維持在原生色域,只有在觀看影音內容時才會開啟 DCI-P3,這邊也提供給各位參考。而 Splendid 下方的「Tru2Life」選項跟高階電視採用的影像強化技術相似,利用智慧軟體演算法優化各視訊框架的清晰和對比度,號稱開啟後後視訊效果會更加清晰逼真,但以我而言是覺得差異並不大就是;新加入的「專注顯示」功能在開啟後僅會維持最上層視窗的亮度,螢幕中的其他區域則會自動暗化,藉以幫助省電並降低 OLED 螢幕老化的可能性,考慮到多工處理的需求,我自己是覺得沒必要開啟啦!

同樣也是新功能的還有「智慧螢幕更新率」(畢竟過去機種沒有達到 120Hz) 以及鏡頭效果,後者算是因應視訊會議風氣導入的智慧功能,提供有光線優化、背景模糊、眼球追蹤、動作追蹤等 4 種選項,以我自己才體驗過 LG gram 的 Glance by Mirametrix 來說,Vivobook S 14X OLED 能夠進步的地方還真不少,像是「動作追蹤」速度感覺不到即時,在移動較快較大時人物居中的效果不太理想,而「背景模糊」則是在手拿物品要展示時,只要沒湊到鏡頭前都被判定為模糊,此外,這些功能無法「我全都要」而是只能擇一,不過感覺有總比沒有好就是

- 筆電鍵盤部
- 跳色 ESC 鍵
- Enter 鍵設計
- 整合式電源鍵
- 觸控板
- 散熱排孔
C 件右上角則設置整合 Windows Hello 指紋辨識器的電源鍵,高度上明顯較其他按鍵來得低,其實不太有機會去誤按到


說到背光,Vivobook S 14X OLED 鍵盤具備白色背光,包括關閉在內共有 4 段可調整。
- 筆電底蓋
- 筆電內部組件
- 充電式鋰電池
- 記憶體與無線網卡
- M.2 SSD 插槽
- 單風扇
在卸下 10 顆螺絲即能看到內部組件,最底部為 70Wh 的充電式鋰電池,正中央則為 DDR4 SO-DIMM 記憶體插槽和 Intel AX211NGW 無線網卡,而 M.2 2280 SSD 固態硬碟插槽則是位於左側,上面並覆蓋有一片銅質導熱片,左右下角則是美國音響大廠 Harman/Kardon 調校的喇叭。受益於無線網卡的 Wi-Fi 6E 規格與 ASUS Wi-Fi Master Premium 技術,能夠實現快速穩定的行動上網效能,在 MyASUS 啟用 Wi-Fi 智慧連接功能後,筆電就可以自動連上所在地訊號最好的路由器。
- 專用變壓器
- 專用變壓器及電源線重量
- 筆電本體重量
- MyASUS 主畫面
- 電池效能與風扇模式
- 麥克風與喇叭 AI 降噪
- 系統診斷
- LiveUpdate
- 進階體驗
音效設定部分,可以針對 AI 降噪喇叭與 AI 降噪麥克風去做啟閉,前者可過濾來自筆電喇叭中人聲以外的聲音,提升視訊會議的品質;AI 降噪麥克風則提供 3 種選項,「基本收音優化」可改善麥克風從多個方向接收的聲音,「單人電話會議」可讓筆電前的人聲可以被清晰聽見,而「多人電話會議」能夠辨識來自不同方向和距離的多個聲音,使收聽者可以聽到所有的聲音,不過若要錄製視訊會議影片的話,系統會建議將 AI 降噪麥克風設為關閉。
「用戶服務」最上方可夠快速查看筆電當前的 CPU 負載、風扇轉速、記憶體用量以及磁碟空間用量等,並進一步做自定義診斷,除此之外系統的韌體更新、轉移與重置也是在這個選單進行。「進階體驗」則收錄了 3 個實用工具,包括以無線方式串聯筆電和行動裝置的 Link to MyASUS、跨螢幕視窗管理的 ScreenXpert (個人覺得沒有第二螢幕這功能就比較雞肋些),以及新增的螢幕分享服務 GlideX。
- GlideX 使用示意
- GlideX 功能介面
- 電腦控制
- 顯示器切換
- GlideX 畫面延伸
- 訂閱方案

- dts Audio Processing 模式
- 自訂模式
- 等化器設定
ASUS Vivobook S 14X OLED (S5402ZA) 重點規格:
作業系統:Windows 11 家用版
處理器:第 12 代 Intel Core i5-12500H
顯示晶片:Intel Iris Xe Graphics
儲存裝置:512GB M.2 PCIe NVMe 4.0x4 SSD
記憶體:16GB LPDDR4-3200MHz (8GB On Board+8GB SO-DIMM)
顯示螢幕:14.5 吋 OLED 面板 (WQXGA+ 2880 x 1800 / 500 尼特亮度 / 100% DCI-P3 色域 / DisplayHDR True Black 500 / 120Hz 更新率 / Pantone 與德國萊茵 TUV 認證)
I/O 埠:
1x USB 3.2 Gen1 Type-A
1x USB 2.0 Type-A
2x Thunderbolt 4 USB Type-C
1x HDMI 2.0
1x 3.5mm 複合式音源插孔
通訊:Wi-Fi 6E 802.11ax / 藍牙 5.2
電池:70Wh 充電式鋰電池
尺寸:322.3 (W) x 230.9 (H) x 17.9 (D) mm
重量:1.6Kg
售價:37,900 元

處理器效能測試:
- 處理器資訊
- 處理器效能
- 3DMark CPU Profile
我將 Vivobook S 14X OLED 接上電源、並以「高效能」風扇模式進行一系列基準測試,在 CPU-Z 測試軟體中,單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714.9 分,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則是 5,928.4 分,CINEBENCH R20 的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4,507 分,而在 X264 FHD Benchmark 影音轉檔效能則是獲得 58fps 的表現。另外看到 3DMark CPU Profile 的測試結果,該機單執行緒與最大執行緒效能表現分別取得 957 分、5,602 分。
- Geekbench 5 效能
- Geekbench 5 OpenCL 效能
- Geekbench 5 Vulkan 效能
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效能測試:

記憶體方面,這台筆電搭載 16GB DDR4-3200MHz 的規格,可藉由 SO-DIMM 插槽進行擴充,畢竟是 Vivobook 而非 Zenbook 系列,沒有上到 DDR5 應該還是產品區別的考量,而實際使用 Aida64 來進行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測試可見,其主要記憶體的效能測試結果為 41873 / 42766 / 40143 MB/s (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為 106.5ns,至於 L3 快取記憶體的效能表現為 438.89 / 219.41 / 333.54 GB/s (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為 20.3ns。
硬碟讀寫效能測試:
- 硬碟讀寫效能測試
- Full System Drive Benchmark
圖形效能測試:
- 顯示卡資訊
- 3DMark Night Raid
- 3DMark Wild Life
-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 3DMark Fire Stirke
- 3DMark Time Spy
就數字來看比起我先前測試、同樣搭載 Iris Xe 內顯的 Dell XPS 13 Plus 低約 22%~36% 不等,算是接近入門等級,拿來玩簡單的 2D 遊戲是跑得動的,3D 遊戲部分我簡單利用《Final Fantasy XV Benchmark》測試軟體來驗證,FHD 解析度搭配「高」測試品質,僅取得 1,352 分的表現與「不足」的效能評級,很明顯是影音娛樂機的定位。
- Procyon 影像編輯效能
- Procyon 影音剪輯效能
筆電綜合效能與續航力測試:

最後看到筆電綜合效能的部分,我以 PCMark 10 測試軟體的 Modern Office (包括瀏覽網頁、視訊會議、應用程式開啟、文書處理、圖片及影像簡單編修等工作負載的循環測試)測試模式來為 Vivobook S 14X OLED 進行跑分,最終獲得的效能表現為 5,487 分,表現還不錯,甚至比我先前測試的 Dell XPS 13 Plus 還來得高一些!
- 鋰電池資訊
- 續航力表現
- 充電時間
▌體驗心得

為了與高一階的 Zenbook 做出區隔,Vivobook 瞄準的就是中價位帶和預算有限的消費者,這次的 Vivobook S 14X OLED 能在 4 萬元以下帶來 14.5 吋 120Hz OLED 螢幕(同時也是市面唯二,另一個則是 Zenbook) 和第 12 代 Intel Core H 系列處理器,感覺已經有達到 Zenbook 的水準了。而在一週的體驗之下,我自己是沒遇到面板閃爍的情形、反光也不明顯,螢幕看來色彩鮮明立體,且對比度也較同級筆電來得高。
效能方面只要不使用「高效能」風扇模式基本不會有噪音,該模式的風扇運轉聲還是比其他輕薄筆電明顯一些,這邊也提供筆電硬體溫度與實際量測的機身表面溫度給各位參考,在待機時 CPU 硬體溫度為 55 度,表面的平均溫度則是 29.6 度,最高溫處為筆電左上角的 33 度;而在進行小惡魔筆電板一貫的燒機測試下,CPU 硬體溫度則來到 76 度,表面的平均溫度上升至 33.2 度,而最高溫處維持相同,則是 38.5 度,就機身表面溫度而言是有比多數 Core H 處理器筆電來得涼爽的。

照慣例分享 JB 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首先就是視訊鏡頭的解析度了,在遠距工作風行下視訊會議對消費者格外重要,如果能直上 1080p 或許會有更好的體驗,另外 MyASUS 的鏡頭效果如背景模糊、動作追蹤都還有能更精進的空間;第二點為 CPU 效能,雖然開出的是主打效能的 H 系列,但台灣只有賣 Core i5 版本,對重視效能的使用者來說或許是有點不足的吧;第三點則是擴充性較為有限,最高的配置僅能達到 16GB RAM 和 1TB 儲存空間。
對我來說,ASUS Vivobook S 14X OLED 最大的賣點就是搭載 14.5 吋 120Hz OLED 螢幕,其面板無論是廣色域、抗藍光或高更新率的特性,視覺體驗甚至比市面一些機種來得更好!效能方面畢竟它是台 Vivobook 好像也不能要求太多,有 Intel EVO 認證、PD 充電和 Thunderbolt 4 介面,對沒有遊戲或中重度創作需求的消費者來說都相當夠用,整體使用體驗是有超越我對 Vivobook 期待的!
▌小惡魔福利社







Model:J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