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 七苦 聖殿 及 國家朝聖地 (第四十七間教堂) 也是2025芝加哥建築展參展建築之一
不知道為什麼Google會翻成這種名字? 怎麼今天都和馬利亞有緣?
Canon 5D mark III + 16-35mm F2.8 + 24-105mm F4.0
01
2E1A6862 by san ching, on Flickr
2E1A6855 by san ching, on Flickr果然不錯, 又是一個嚇死人的教堂, 大概這輩子沒有機會看到自己的華人教堂能夠有如此規模, 除非, 除非我中了樂透, 會全數捐出來建造一個, 還要加上神學院的奬學金, 以此為証, 你們都是証人!
再往前看著祭壇, 真的會嚇死人的雍容華貴!
02
2E1A6886 by san ching, on Flickr現在有點糊塗了, 什麼是天主教的”宗座聖殿”? 因為基督教沒有這些稱呼, 教堂就是教堂. 聽起來好像是教宗曾經來此入座的聖殿? 可是從聖經中來看, 聖殿只有一個, 就在耶路撒冷, 怎麼會到處都是?
(這種特殊的雕花造型應該非常有名, 連我們OSU大學的美式足球場的大門設計也融入了這些雕花, 有沒有學建築或設計的知道原由? 我連名稱都不知道, 因此還無法Google!)
03
2E1A6896 by san ching, on Flickr這是天主教在伊利諾州的三個宗座聖殿, 另外兩座是聖雅欽多聖殿(St. Hyacinth Basilica)和諸聖之后聖殿(Queen of All Saints Basilica), 全部都在芝加哥.
連這祭壇旁邊都有個大房間讓人跪拜, 而且前面就有樓梯上二樓, 這些都是第一次看見, 嚇死人了. 很好奇當初就已經如此設計的嗎?
04
2E1A6905 by san ching, on Flickr
2E1A6910 by san ching, on Flickr你看到那道光了嗎? 靈光? 彩光? 奇蹟光? 你來命名吧…
"奇蹟! 以機率來算真的是奇蹟! 我今天才發出這個主題, 居然在同一天臉書中出現一個介紹歐洲三大最有名的大理石作品影片, 其中一件就是500年前23歲米開朗基羅的這個”哀悼耶穌”作品 “Pieta – 聖殤”! 原作在羅馬聖彼得教堂裡! 感謝主, 讓我補足這段介紹!
我看的臉書多年來幾乎從來沒有傳給我這種藝術的影片, 我寫教堂的主題也這麼多年了, 也幾乎只有出現過少少地三四次教堂相關的觀光或新聞影片, 這次真的讓我太震驚了, 真的是奇蹟! 神要我把這一段加進去, 看來衪很在乎這個!
我還特別把這二者拿起來比對一下, 相似度高達95%, 也許這件仿品用了許多現代科技, 怪不得直接放在祭壇旁邊的房間內!"
05
2E1A6906 by san ching, on Flickr原來”宗座聖殿”的原文是羅馬帝國時的一種公共建築, 高級到名字的意思是”王者之廳”, 所以現代任何比較高級的建築物, 不論型式, 都可以叫做宗座聖殿. 哦, 原來如此, 那麼我家對我來說也可叫做宗座聖殿! 不過完全無法和這種雕樑畫棟的教堂相比.
06
2E1A6940 by san ching, on Flickr經過多年的演變, 在天主教這種高級的教堂標準格式成為十字架造型, 其橫廊的高度與寛度和中廳一樣. 中間房頂交叉的拱弧叫做凱旋門, 象徵耶穌戰勝死亡和聖壇的勝利. 還有一大堆的細節, 我不想再寫了, 你們也不想再看了吧… 好看就對了!
很好笑的是, 如果設計得這麼棒, 為什麼大門一進來還有另一個大門? 是我們老中的屏風或是城池的圍城概念嗎? 難道是要圍住撒旦? 而且中間這麼狹窄的空間是要做什麼? 當摸乳巷也有些寛, 你們覺得做什麼用途好? 我不懂設計, 對我來說真的是遜透了…
07
2E1A6859 by san ching, on Flickr
2E1A6858 by san ching, on Flickr這兒雕像和畫像一大堆, 應該也是一項記錄… 所以當做觀光景點來參訪, 每個都研究人會花不少的時間.
08
2E1A6939 by san ching, on Flickr
2E1A6902 by san ching, on Flickr
2E1A6893 by san ching, on Flickr難得看到這位神父一直在現場, 他好像有些寂寞, 到處都可見到他的身影, 可惜我沒有時間和他說說話, 因為還要去好多其他的景點, 對不起了…
09
2E1A6980 by san ching, on Flickr
2E1A6899 by san ching, on Flickr
2E1A6985 by san ching, on Flickr連懺悔室都做了好幾個, 都很高級, 還編號呢! 好像一共有四個, 看來他們犯錯的信徒不少哦!
10
2E1A6921 by san ching, on Flickr十字架型的教堂造型, 這樣子拍你可以看得出來嗎? 我從交叉的十字往上拍就會更清楚! 抱歉, 不知道要如何表達這十字… 反正平常的大教堂多數是長方型.
11
2E1A6918 by san ching, on Flickr看到了嗎, 這個大廳旁邊還有一大堆的小廳, 左右各五個, 那算是多了十個小祭壇, 太恐佈了! 這種把馬賽克也拍進來的構圖方式很喜歡.
12
2E1A6917 by san ching, on Flickr
2E1A6931 by san ching, on Flickr我們就來看看其中幾個小廳是在玩什麼花樣? 前面都會有告示來說明設計的由來和故事. 原來是模仿一些有名教堂的祭壇, 這樣你來這兒就等於去拜過十個其他的教堂了, 哈哈哈, 這位設計師去做買賣一定會賺大錢. 這樣子鹿港的朝天宫也可以把南北的十座大宫廟的祭壇都在旁邊展示, 讓大家順便也祭拜, 香火一定會更旺盛!
13
2E1A6871 by san ching, on Flickr
2E1A6873 by san ching, on Flickr再來看看其他小廳的教堂祭壇長什麼樣子, 這樣我也算是少跑了十個地方.
14
2E1A6875 by san ching, on Flickr
2E1A6878 by san ching, on Flickr
2E1A6882 by san ching, on Flickr加上十字左右的二個大廳祭壇, 總共就至少有13個祭壇, 真的是無法想像正式的主日崇拜會是什麼樣子!!!! 一般參加做禮拜的信徒, 是否也會每個大小廳室都祭拜一遍?
你們自己評估看看, 這個側面橫廳的祭壇, 是不是比大多數教堂的主祭壇都要宏偉許多? 後來整理相片都搞混亂掉了.
15
2E1A6900 by san ching, on Flickr還是太喜歡這兒的弧線的造型了, 最後不會看到頭暈了吧? 又不捨得離開了, 你呢? 至於會不會變成天主教徒, 那是另外一回事!
可惜我已經產生了銘印現象, 先入為主, 因此只要看到這些花, 就會想到我們學校的美式足球!
16
2E1A6956 by san ching, on Flickr
2E1A6942 by san ching, on Flickr
2E1A6960 by san ching, on Flickr很奇怪, 真的三位都在發金光, 是有神的聖靈嗎? 旁邊解說是蘇俄文化東正教的三一神, 第一次見到這種畫像, 三位神還都有翅膀, 這是正常的嗎? 不是天使哦!!!
等等, 這不是西羅馬的天主教嗎? 怎麼放上東羅馬東正教的東西, 雖然他們都是兄弟教…
17
2E1A6988 by san ching, on Flickr東西太多, 反而馬賽克被擠到高處或是擋住, 不太展現其特殊性, 也不太好拍... 唉! 有些可惜!
18
2E1A6943 by san ching, on Flickr
2E1A6972 by san ching, on Flickr如果有機會真的會來這兒做個禮拜, 從不同 神的肢體來一起讚美神, 感覺應該會很不同.
如果你們有機會來芝加哥玩的話, 不管信什麼宗教, 歡迎去看看這些精美的建築物, 大部分的時間應該會開放, 一定有不同的收獲, 也衷心希望你能受到 聖靈的感動, 願 神與你同在!
19
2E1A6978 by san ching, on Flickr
2E1A6974 by san ching, on Flickr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