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on的的佳記日記------再續前文之上高地(2020年11月10日更新)

投彈的這張照片,實在是有趣....
我之前都是在植物園和我家旁邊的新莊體育場拍
改天來去大安森林公園拍....
期等您的美照。

afon

pighead.jen wrote:
投彈的這張照片,實在...(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穿黑禮服的鵯

去年春季有幸拍到黑短腳鵯,不過當時拍得的是上半身長白毛的亞種,反而

全黑的就緣慳一面,想不到這次在台北可有機會拍得全黑的黑短腳。




01.拍完松鼠後,漫無目的地順著小徑而行。這時鳥聲此起彼落,抬頭向樹頂看去,

發現有很多隻比麻雀大的黑鳥。從其行為看來,與我們的公園普鳥白頭鵯非常相像。




02.這些黑鳥全身披黑色羽色,而配上一條分叉的尾巴,很像穿上了黑燕尾服一樣。

加上醒目紅色的嘴及爪,又像塗了口紅穿黑晚禮服的神祕女郎,這就是黑短腳鵯。




03.黑短腳在台灣屬留鳥,在香港屬不常見冬候鳥及春季過境遷徙鳥,而據《澳門

鳥類》顯示,澳門近年並無紀錄。




04.顧名思義,牠的腳又似乎短了些。




05.很多短腳鵯都有個短小的羽冠。




06.曾與鳥友K兄談過澳門的公園樹,不知何故,有關單位或許經過精心選擇,

小城公園、行人道旁及綠化帶的樹是很少長果子的品種。這樣對留鳥或無大影響,

但在鳥季時對候鳥的吸引力自然大減。

黑短腳鵯Black Bulbul,學名Hypsipetes leucocephalus,分類為:

雀形目>鵯科>短腳鵯屬

請各位鳥友拍完美照後,記得帶走一切廢物。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不愛魚兒愛蚯蚓

由於澳門有幾種鷺鳥在此繁殖,所以我從開始鳥攝至今,拍得最多的鳥就是幾種

本地的鷺。觀賞多了,談起鷺鳥就立刻想到牠們在水邊覓食的模樣。然而,這次

在台北的外拍經歷就使我對涉禽的習性有所改觀。




01.植物園佔地不算太廣,但園內遍植高矮不一的植物,而且密度也頗高,加上拍攝當日

早上還下過大雨,所以天氣十分陰暗。在湖邊的一小塊草地發現了異動,上前一看,

原來是一隻保護色超強的鳥。驟看有點眼熟,是秧雞?不對,體型有點大。




02.只見牠好整以暇地踱著步,似乎完全不理周遭的事物(當時我們的距離是不足

10米)。




03.一瞬間,牠忽然加速奔前,接著以瞬雷不及掩耳的嘴法,在草地拉出一條蚯蚓。




04.在餘下時間,牠與我在相距約10米的距離內,踱步的踱步,拍攝的拍攝。




05.觀賞了十數分鐘后,我覺得這應是鷺鳥的一種,不過見牠覓食的場所又有點

懷疑。離開時在車上打開手機的資料,原來這隻是黑冠鳽,而且應是第1年冬羽的

未成鳥。據資料顯示,黑冠性羞怯,夜行性;白天躲藏在濃密植叢或近地面處......

雖然植物園正在進行工程(洗手間被封又無臨時替代設施),蓮花池不是全部有

圍欄,加上植物過密,光線非常幽暗,但勝在大部分植物都帶有名牌。對愛好

植物的人士來說,這無疑是座寶庫,也值得澳門的公園管理者仿效。

黑冠鳽Malayan Night Heron,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hus,分類為:

鵜形目>鷺科>鳽屬

從資料得知,黑冠在香港屬罕見迷鳥,而澳門近年並無紀錄。

一般雀鳥都怕人,但若披上偽裝,您甚至可與牠接近到3、4米。因此,使用偽裝,

既可拍得較佳的照片,又可盡量避免驚擾雀鳥,不妨試試。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玩攝影嗎?歡迎來 iCanon 交流喔! http://www.icanon.asia
多謝瀏覽。

是這樣的,亞洲中最早有系統研究雀鳥的國家應是日本,大概始於上世紀初,

而當時日本正式文件中仍使用大量漢字。因此,估計中文鳥名也源於此。

時移世易,現代的雀鳥分類已比百年之前先進,一些過往的歸類今天已作更新。

尤其有DNA檢定後,更新紀錄更為快而準。不能不承認,研究鳥類仍以外國資料

為標準。然而,雀鳥能飛行,要詳細跟進有一定難度,所以外國的識別分類尚未

統一。返回中文鳥名,兩岸四地對中文的使用存有一定差異。正因如此,中文

鳥名至今仍是賞鳥的一道屏障。

我堅持在文中寫上學名,目的就是希望能將歧異減少。

afon

binglien wrote:
我去植物園 野鳥協會...(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嘴兒彎彎

雖然說並未為這次台北生態遊定下甚麼拍攝目標,不過當然希望能拍得一些

當地的特有品種。除去首尾兩天的交通日,5天的行程其實只有3天,而在這

3天中就只有1天有陽光。因此,最後只去了烏來的內洞遊樂區、大安森林公園及

植物園。最糟的是陽光普照的內洞遊卻是空手而回,而餘下的兩天都是在毛

毛雨中拍攝的。然而,總的來說,上天待我算是不錯,想拍的也拍到了。




01.打從第1天拍攝,就不斷向周遭打量,盡量提高自己的搜鳥雷達能量。然而,

緣未到就是遇不上。逛完植物園,正打算離開,忽見一位長者拿著一體長炮機向

一叢禾本科植物在猛拍。二話不說,立刻加入戰團。雷達搜到一隻看似畫眉但

體型略小的鳥,目標鎖定,拍攝程序自動開啟。




02.這傢伙有粗長的白色眉紋,而眼睛部位的羽毛卻是黑色的,所以形成鮮明的

對比;白色的喉部,有棕色的頸圈,而胸部帶縱紋。




03.對了,這是隻俗稱小彎嘴的台灣鉤嘴畫眉。




04.拍攝當時,大概有兩至三隻小彎嘴,牠們夾雜在麻雀、暗綠繡眼鳥及白頭鵯

所形成的〝鳥浪〞之中。去年在香港大埔滘自然護理區,曾聽義務鳥導W大俠

講解過這種集體行動方式。




05.因此,小彎嘴就在這種迷惑的方式下非常放鬆地活動。較為可惜的是,這種

〝鳥浪〞來得快退得也快。拍了數分鐘,小彎嘴就率先離開。告別小彎嘴後,

這次的生態之旅在小有收獲下亦寫下完美的句號。

台灣鉤嘴眉Taiwan Scimitar Babbler,學名Pomatorhinus musicus,分類為:

雀形目>畫眉科>鉤嘴眉屬

外拍時可自備飲用水,盡量少買瓶裝或盒裝水/飲料,既省錢又環保,不妨試試。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 wrote:
上天待我算是不錯,想拍的也拍到了...(恕刪)


覺得版大的鳥運很強

第一次到大安,就拍到那麼近的鳳頭蒼鷹

還有非育雛季節,可以在公園看到五色鳥

以及植物園的小彎嘴,光線又暗。

如果有機會再來台,

視季節還有很多鳥點可拍。


原來中獎了也不知,呵呵。

下次來時一定要先向各位問路。

afon

essen0300 wrote:
覺得版大的鳥運很強第...(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渡冬急先鋒

台北外拍已告終,又是時候回到本地的紀錄了。

從出外至回家大概已有半個月時間,而在這10多天中,不是下雨,就是陰霾

密佈。然而,在往台北之前卻有幾天是大晴天,而剛好在這幾天就迎接了一位

候鳥先頭部隊。




01.翻查自己的賞鳥紀錄,儘管像去年這樣的鳥況低潮下,這隻羽色亮麗的北紅尾鴝

仍是在11月左右就來澳報到。




02.北紅尾是雌雄異色的,這隻奪人眼球的是雄鳥。




03.在沒有任何禮物的情況下,北紅尾每次停留的時間很短。雖然牠一如既往地不太

怕人,但要拍得滿意的照片真不容易。




04.幸好現場約有3隻北紅尾,而且都是較有吸引力的雄鳥,否則要扛著重炮去跟拍

真是件吃力的事。




05.拍攝當日雖然陽光充沛,但卻吹著狂風。現場是新闢的一條單車徑,而旁邊就是

車流非常密的道路。這幾隻北紅尾就在這種超嘈吵的環境活動,所以說牠們不太怕

人真是沒錯的。

由於多是大逆光的情況,所以照片效果不太好,或許也是個練習後製的好機會。

北紅尾鴝Daurian Redstart,學名Phoenicurus auroreus,分類為:

雀形目>鶲科>紅尾鴝屬

外拍時帶備一條毛巾,既比用紙巾實際,又能減少使用紙張,不妨試試。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