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RF 14-35mm f/4L IS USM 評測報告|不僅更廣還更穩、具備 0.38x 近攝能力!

lml640707 wrote:
我認為不應該讓劣幣驅(恕刪)


這支就是16-35強硬向14mm拉,做成14mm的東西吧
所以14mm算是只求有,不求好
當然可以說把變焦率加大後不得已的取捨
但只求有不求好這心態其實是上世紀80年代的鏡頭心態

當然如果非要說,小三元是次入門級產品,只求有不求好或許是可以接受的
可惜現在的價格沒有次入門級產品的樣子...
廣角鏡和標準焦段不同,以往我是沒見過有比小三元更次階的廣角變焦了(除了副廠老蛙10-18)

CANON有STM的24-105和100-400
會在廣角也做14-35的F4.5-F5.6版本?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這支小三元賣貴也可以理解

Hermitissimo wrote:
我所處的專業環境中是很講究精準確實一絲不苟的


我認為真正的精準,是用測量儀器,計算鏡頭實際焦距,準確至小數點後至少4位數
鏡頭上其實也有比焦距更精準的表達方式,就是可視角度,例如同樣的14mm鏡頭,一支可視角度是114度,一支可視角度是111度,但實際它們都是14mm鏡頭
那請問只是看廠家參數的你,是否精準?還是盡?

Hermitissimo wrote:
FE 1635 & 2470 F4 ZA我一樣有入,在當時A7R一代原生鏡奇缺的情況下,不是不知道它們被一大堆人批評,更不覺得它們光學有多頂天無缺點,同時也不缺同焦段的鏡頭可用,但還是了無窒礙地入了它們,而且還一直留用到現在;各品牌的生態體系與特長各自稍有不同,我不認為採購考量可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一概而論;咖啡


其實你的意思就是所謂存在即合理
但我們討論的合理在於價格
Z24-70f4很多人讚賞,原因在萬多的價格呀
24-70za二手降到12000水平也是不少人入手
這也許就是你和其他人不同的原因

也許在你眼中,只要鏡頭沒有明顯缺點,那就有理由買,因為每個鏡頭都是“獨一無二”
不過其他人沒有你這麼多閒錢,只能理性消費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刪除帳號自刪 刪除帳號自刪 刪除帳號自刪
Canon RF 14-35mm f/4L IS USM,廣角端來到 14mm,體積與重量也少一截,同時內建更穩的 5.5 級防手震,搭配 R5/R6 這類內建機身防手震的機種,能讓防手震提升至 7 級的水準,另外 35mm 所擁有的 0.2m 對焦距離,所帶來 0.38x 的放大倍率,比較特殊14mm,市場上沒有這樣的廣角端,也是給有需求的玩家新的選擇。
01的讀稿機也是很討厭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H大被說了一下就受不了拉我到黑名單了
T之歌 wrote:
H大被說了一下就受不(恕刪)


撇開數位修正不說
那個耀光太慘不忍睹了
佳能是不是不會鍍膜阿
在背後說人壞話是很過分的行為,所以要在對方面前說 這樣才能對對方造成傷害
廣角比較能夠兼顧拍照和攝影的需求,
偶爾需要的近攝,
更是拍小物的好幫手。
f4的鏡頭價格負擔也較輕,
符合多數人的需求,
小巧輕便的鏡頭更是旅行的首選。
體積與重量減少,內建防手震,感覺很實用!
拍出來的照片都很不錯,
很適合外出時攜帶。
重量輕整機背出門負荷應有感輕鬆許多,
拍攝的成像與性能對預算足想進階廣角鏡是很可以的選擇,
Canon各級鏡頭定價真的很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