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mm 指的是實體焦長,這應該跟哪一家的系統(x1.6 / x1.5)無關吧x1.6/ x1.5 後才應該是等效35mm的底片所對應到的視角,除非Sigma所宣稱的10mm 並不是真的10mm就如同80GB的硬碟其實只有7XGB一樣,不過光學鏡頭廠應該不玩這套吧
T124 沒記錯全片幅也可以用,價格比 S 10-20 貴,Sigma 10-20 只有 APS 可以用,將來想玩 FF 的人這點必須知道.我用 Sigma 10-20 ,比 T124 廣一點,很好玩的一顆鏡頭 ...修正:sigma12-24才是全片幅,感謝樓下的大大指正.
10mm和11mm差多少?畫面邊長少了(11mm-10mm)/10mm=「十分之一」囉~有沒有x1.5、1.6無所謂,因為是分數比較,所以會相約分掉。畫面寬度少了10%會不會很重要?我是覺得還好咧,因為左右兩邊各少5%而已,實在很難注意到。而廣角畫面的兩側又很難使用,多半只是拿來強化氣氛而已,份量比重更低了。如果是拿出去和人AB鬥機,氣勢是會少一截。如果是實際使用的話,倒還好。自己拿捏囉~
Addy wrote:T124 沒記錯全片...(恕刪) 只有sigma12-24才是全片幅,T124跟S10-20都是APS專用鏡頭,雖然我沒有超廣角的鏡頭,但是我推S10-20一把~最近對焦距離24cm,超大大頭狗模式HSM,超音波馬達,還能全時手動對焦,加上恆伸兩個字,還能不心動嗎?
據我的了解:Sigma 10-20mm F4-5.6這顆鏡頭有 6 片葉片,所以會有 6 道星芒加裝第二鏡片(薄框CPL or 一般框ND)都不用擔心會有暗角的問題,重量 " 重 "!畫質聽說還不錯!Tamron 11-18mm F4.5-5.6這顆鏡頭有 7 片葉片,所以會有 14 道星芒加裝第二鏡片(薄框CPL or 一般框ND)都不用擔心會有暗角的問題~重量輕~細膩度不錯,但是焦段短了點!不過我一直都是Tamron的愛好者,喜歡樸素的質感及輕便性,所以選了這一顆。Tokina AT-X 124 PRO (IF) DX 12-24mm F4這顆鏡頭有 9 片葉片,所以會有 18 道星芒加裝第二鏡片(CPL or 一般框ND)會有暗角的問題,重量 " 好重 " 需要練習臂力,12mm端實際玩過真的不是很廣闊,而且有暗角上的問題.....所以換CPLorND鏡有點麻煩些!聽說有紫邊方面的問題,但此顆畫質有一定的水準,網路評價相當好,而且焦段長使用彈性大!Canon EF-S 10-22mm F3.5-4.5這顆鏡頭有 6 片葉片,所以會有 6 道星芒加裝第二鏡片(CPL or 一般框ND)會有暗角的問題~畫質不用說~粉棒!=========================================================以下是Tamron 11-18mm F4.5-5.6的成果,圖多僅參考 Canon EOS 30D + Tamron SP AF 11-18mm f/4.5-5.6 Di II1.↘ 永安漁港 Yongan Fishing Port2.↘ 台北縣萬里鄉の拳頭石‧晨曦 Wanli-Fist Rock at Dawn3.↘ 基隆嶼 - 晨曦‧火燒雲 Keelung Islet at Dawn, Taiwan4.↘ 和平島海濱公園 Hoping Island Seashore Park5.↘ 淡水漁人碼頭 Danshui Fisherman's Wharf6.↘ 淡水漁人碼頭 Danshui Fisherman's Wharf7.↘ 淡水漁人碼頭 Danshui Fisherman's Wharf8.↘ 中華民國 ( 台灣 ) 總統府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9.↘ 台灣虹廳 Reception Room [ 中華民國 ( 台灣 ) 總統府 ]10.↘ 國立台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11.↘ 國立台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12.↘ 美麗華摩天輪 Skywheel13.↘ 大直橋 Dazhi Bridge我的相簿:http://www.flickr.com/photos/yh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