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很少有人在意12 bit (400D)升級成14 bit(450D)的差異呢?雖然說一般螢幕的32 bit實際上也只是 10 bit x 3 +2,並不能顯現更多的色彩細節,但是當你的環境就是近乎等色的時候,14 bit 等於是將原本 12 bit的每一個"等色階"再細分成四階,如此若對比還沒跨到極限的時候,後製就可以把這些細微的色彩變化呈現出來了.又或者...14 bit的450D可以低兩階的快門取得跟12bit 400D一樣細膩的色階分布,後製調高亮度以後不至於感覺有點灰灰的?這或許在暗處蠻好用的?還是小弟想錯了?
捷安特甩尾狂 wrote:400D~450D連...(恕刪) 喳喳喳喳喳喳~~~~~我有聽過D3的雖然是從喇叭出來的 還是讓人感動阿!Tarega wrote:好像很少有人在意12...(恕刪) 這個我不清楚捏... 完全是個門外漢 @_@
以小弟的想法,300D->350D->400D->450D他是這麼一路上來的....技術一定有明顯的進步,但是在C/P值來說,也是有大大到現在還是抱著300D與350D到處拍阿小弟就是兩年前350D入手,到現在也只是在妄想鏡頭所以在400D與450D的取決,小弟認為大大可以評估450D與400D的差異,大大是否用的到如果用不到,那是否渴以只買400D機身,剩下的費用去添購一支比KIT鏡還要實用的鏡頭小弟當時的買法350D機身 + 50mm F1.8 + 18-200 F3.5-F6.3,KIT鏡完全捨去到現在也適用的順手,雖然在晚上的時候18-200的光圈已經不敷使用了所以小弟會妄想鏡頭,而機身方面,等大大有"熟練"的技術之後,再去換機身也不遲吧
^^ 買canon 400D配蔡司ZEISS T*鍍膜 50MM F1.7 全球最銳利十大鏡頭 窮人鏡皇應該不用台幣三萬元以後出門 照片雜亂背景 看不順眼就用ZEISS T*鍍膜 50MM F1.7 大光圈直接打散 化成中化骨棉掌散景canon 400D+ZEISS T*鍍膜 50MM F1.7+包圍式曝光+不改顏色+不銳利化鏡頭對焦點在八家將 左手 大光圈打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