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1Ds Mark IV 3200萬畫素 24萬元

傾聽台灣的心跳聲:少一點傷痕 多一點的掌聲 少一點戰爭 多一點的單純
他說的是跳過一級.
我估算的比較保守-依舊.

拍風景需要周邊畫質和中央一致時,Canon大部份鏡頭在2110萬畫素已經顯露頹勢了,3200萬畫素,不是更露馬腳嗎?

尤其Canon大部份鏡頭在最小和最大光圈都是不堪用的,當畫素再提高時,不就得再縮2級和開大2級才能用囉!

全幅畫素在28萬畫素以上已經類同APS-C畫質了,真的有需要再高嗎?

需要更高畫素的,還是找645數位機吧!除非不講究畫質.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魯獅 wrote:
全幅畫素在28萬畫素以上已經類同APS-C畫質了,真的有需要再高嗎?...(恕刪)

28萬畫素直逼五六年前小弟第一支照相手機的畫質了,不是APSC畫質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魯獅 wrote:
他說的是跳過一級.我...(恕刪)

他說的跳過一級是有根據的,1D4就是前例,所以1Ds4比照的「機率」很高
在新機沒有正式發表前2800萬或3200萬都還是有可能的

鏡頭已經在開始改款了,不是嗎?
看看百微IS L與小白IS 兔的表現,就已經可以知道是為了未來在作準備
CANON不斷推高畫素的目的就是要你換更新更好的鏡頭,這樣他才有錢賺啊!
您不想換新鏡頭就繼續搭配舊機身就可以了,不是嗎?人家並沒有強迫您。

鏡頭本來就是慢慢的在改朝換代,舊鏡頭都可以用,只是效果越來越跟不上時代
如果您的機身要一直跟著換,最後也需要跟著換新一代的鏡頭
您怎麼知道這次1Ds4推出時,不會在多搭配一兩款效果更好的新鏡頭出來?
人家新機都還沒出,現在馬上就否定不會太早了一點?
我們可以不看好,但是不是可以等到他實際拍攝結果出來時再來否定他會不會比較好呢?
傾聽台灣的心跳聲:少一點傷痕 多一點的掌聲 少一點戰爭 多一點的單純
cwu wrote:
CANON不斷推高畫素的目的就是要你換更新更好的鏡頭,這樣他才有錢賺啊!...(恕刪)


真是講到重點了,光賣機身賺得也許不多,賣鏡頭才真是好賺...
CANON才不會告訴消費者,新機的畫素太高,已經超過了實用的範圍。他們只會對外說,為了讓超高畫素的相機能完美詮釋細節,請愛用最新款的L鏡。
nagasitori wrote:
真是講到重點了,光賣...(恕刪)

一般狀況都是鏡頭數目大於機身數,而機身雖著時間價格不斷下探,所以後面cn有很努力向上爬升!

所以不斷推高機身畫素,然後更新鏡頭與提高鏡頭售價,目前看到趨勢是這樣!

反正現在會嫌新鏡售價太高買不下手,在不斷提高畫素下,看你還不買單!
新機,除了畫素越來越高之外,其實也提高了各項性能(如高ISO)和增加新功能(如錄影),但售價卻不漲反降.

但畫素在高過使用者需求以上時,它還是不斷繼續提高,相對的壓縮了各項性能(如每秒連拍速度和畫質).

如果使用者不需要那麼高的畫素拍照時怎麼辦?公司回答,你可以使用M Size(sRAW1)或S Size(sRAW2)拍呀!

問題是這樣的使用,等於是只取部份的Pixel 使用,其他的閒置,不但浪費而且不能保有M Size或S Size該有的畫質.

如果說,以M Size或S Size拍照時,是以Pixel並聯的方式來頡取訊號(例如並聯鄰近的2Pixel或4Pixel)是不是能夠因提高Pixel感光面積,不但得到M Size或S Size該畫素應有的畫質(高ISO的純淨度),也提高了每秒連拍速度.

例如該相機畫素是2110萬,Pixel=6.4μm,連拍3.9張,純淨畫質ISO=800.
當選擇M Size時是1000萬,Pixel=9.3μm,連拍7.8張,純淨畫質ISO=1600.
當選擇S Size時是500萬,Pixel=13.15μm,連拍15.6張,純淨畫質ISO=3200.

這樣的Pixel並聯規格,是否有實作上的困難?

果真有這樣的相機,大家對於高畫素的接受度是否會提高?而不是消費者花錢還被相機廠牽著鼻子走,完全沒有選擇的餘地?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魯獅 wrote:
新機,除了畫素越來越...(恕刪)


小弟之前比較過7D M-RAW跟40D RAW,原先以為7D用1800萬畫素縮下去的M-RAW檔會比較有利,但測試結果還是40D的原生RAW畫質比較優。因此,小弟後來都不再使用M-RAW,而是老老實實的拍RAW,回去再轉成小JPG。


1800萬畫素的解像力簡測
魯獅 wrote:
這樣的Pixel並聯規格,是否有實作上的困難?...(恕刪)

這樣的做法,事實上在小DC與DV都有廠商用過
大部分稱為四畫素合成一個畫素的功能,主要用來提升在低光源下的效果
這種技術比較適合用在低光線下,因為會影響到色彩的還原,解析度也會受到影響
所以這種技術並不適合處理正常光線下的影像,畫質色彩會大幅下降

今天天氣不好沒有出門,就再來聊聊吧!
畫素是否過高?這個問題在不同的時代,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
以目前技術的平均水準而言,三千萬畫素對大多數人是太高了一點,似乎沒有需要
那我們如果把眼光看遠些,看看目前正在研發中的未來技術又是如何呢?

未來顯示器的發展上,目前NHK已經結合多家廠商在研發次世代的顯示標準
這個稱為SUPER HI-VISION的未來電視,我們暫時稱為超高解像電視好了
將使用水平像素約8K,垂直像素約4K,總畫素達3300萬畫素的顯示器
預計在2020年時要將這個標準商品化,逐漸取代我們目前所謂的HD高畫質電視
假設推廣普及的時程要十年,那可能在2030年左右,也就是20年後,家中電視可能會換成這種超高解像的電視
那麼,我們現在用兩千萬畫素拍的照片,事實上還需要補差點才能滿版顯示在未來電視上面
即使用3200萬畫素拍的照片,也只是剛剛好滿版顯示,左右還留下約100萬畫素的黑邊
所以我們現在拍的兒女照片,到了20年後他們結婚典禮上回顧時,可能多數都需要補差點放大處理
而用3200萬畫素拍的,也只不過是剛剛好而已,若想要縮圖銳化,那可能要四千萬畫素以上才夠用呢!

這樣講好像在幫廠商推銷,所以還是要平衡報導一下
其實畫素也不是一定非要跟著衝那麼高,反正我們現在看20年前泛黃的照片
還不是看得很開心,結婚典禮上媽媽們還不是看得感動的掉下淚來
誰會去管那時的底片解析度是多少,大約是數位相機的幾百萬畫素?
回憶自然會幫我們補差那畫素的落差,就好像重回到過去的時光一樣
所以囉!有需求的就去追高畫素,不去追畫素日子也可以一樣開心的過,快樂的拍照
哪怕只有用手機的兩百萬畫素來拍,都是未來寶貴的回憶
傾聽台灣的心跳聲:少一點傷痕 多一點的掌聲 少一點戰爭 多一點的單純
老實說 看過最近Canon相機的規格
會發現由於像素提升 每個像素單位的大小都縮小了
按照原來CMOS的原理 像素越小畫質會比較不純淨
因為每個像素收光的面積縮小了

像1D系列 傳統都是8.2um大小 到了MkIV就變成5.7um
5D是8.2um 5DMkII就變成6.4um

不過Canon也不是沒有在進步 靠著縮短CMOS表層到感光元件的間距讓收光率提高 我也是看了7D的技術解說才知道

不過 這種技術是否真能克服像素大小的差距 還真要用過才知道

其時我覺得1500萬畫素就很夠用了 洗全開的大海報都沒問題
再大感覺也沒什麼意思 方便裁圖跟占硬碟空間而已
沒人會無聊到什麼圖都放到100%來看吧又不是CSI在辦案=口= 再說現在螢幕解析度普遍最高也才1920*1080

1D系列 老實說 我覺得比較有意義的是它的對焦系統
對焦失誤率低對於攝影工作者有很高的信賴感

至於玩家 就看喜歡拍靜 還是拍動 選擇5D或7D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