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on的的佳記日記------再續前文之上高地(2020年11月10日更新)



遠翠

收到K兄的鳥訊,來到這個新鳥點〝探路〞。由於沒有汽車,機動起來就

不太方便。每次架設好器材,鳥兒就已逃之夭夭。這裡早上是逆光的,照片

就像剪影一樣。




01.逛了半個小時左右,白胸翡翠White-throated Kingfisher確有出現過,然而,距離

卻超過20米。




02.這隻白胸就蹲在大老遠的木椿上,加上逆光的關係,對技術是〝有限公司〞的我

真是個考驗。




03.這隻白胸嘴尖還是黃色的,應該仍是隻幼鳥。雖然這次拍攝效果不很理想,但仍

有點得著。稍後,這隻白胸幼鳥被隻小白鷺驅趕,前者就立即飛走。牠的飛行高度

大約有10多層樓高,而且距離是千米以外。這是首次看到牠的飛行能力。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巢---黑卷尾

6月的某天,與F兄去到離島的最偏僻的地方去尋鳥,意外發現了樹上的鳥巢。

其實鳥巢應是觀察最重要的部分,不過鑑於怕影響鳥兒正常生活(甚至導致親鳥

棄巢)。因此,各論壇均呼籲勿在繁殖季節結束前,貼出有關繁殖的照片。




01.鳥巢主人是兩隻黑卷尾Black Drongo,不過對黑卷尾來說,巢似乎有點小。




02.黑卷尾的巢是最常見的碗型,牠將身體藏在巢內,頭及尾巴突出巢外。牠會

抬起頭來探望外面情況,所以身體就變成〝V〞字型。




03.由於巢位於約高5米的樹枝上,所以無法窺視巢內情況。




04.兩隻親鳥輪番出現在巢邊,細心觀察,發現左邊的一隻正叼著一隻翠綠色的小蟲。




05.這張就更明顯,牠準備將小蟲餵給巢內雛鳥。




06.接下來只見兩隻親鳥不斷地帶著獵物回巢。




07.可惜由於角度關係,無法得知究竟巢內有多少隻雛鳥。

半個月之後再去探黑卷尾一家,然而那樹不單已鳥去,就連巢也不見了。究竟

發生了甚麼事?希望牠們一家能平安無事。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補考磯鷸

剛說過要去〝補考〞再拍磯鷸,昨天早上就有這個機會。模特兒走到最接近的

地方,而且當時光線反差條件極佳。




01.剛巧水面反映出天空的藍色,這也算是個漂亮的底色。




02.這隻磯鷸Common Sandpiper可能餓了一晚,現在當然只顧吃牠的早餐。




03.一個階段目的已達,下一個是拍得高清效果。




04.送走磯鷸,接著出現的是黑水雞Common Moorhen幼鳥。小雞跟著媽媽來吃早點;

看牠的翅膀仍是未發育,不過體型已比之前大多了。




05.最後的是隻黃腹山鷦鶯Yellow-bellied Prinia。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黃色阿密魯

守候斑魚狗不果,然而卻拍到一種特別的鳥種。

由於鴿子的特性,有人將些特別的鴿子攜帶訊息,從而又衍生出一種比賽,

參與比賽的鴿子稱為賽鴿。拍賽鴿機會比拍籠鳥還少,加上一般關於鳥的資料

對象都是野鳥,而賽鴿是人工飼養的,所以要找其資料就較為困難。




01.在熱浪逼人的下午,保護區突然出現了一位稀客。




02.驟眼一看,就斷定牠是隻鴿子,但羽毛顏色卻是罕見的橙黃色。




03.直覺告訴我,可能是非一般的鴿子。在網上粗略搜尋一下,原來這隻賽鴿。




04.雖然牠不是野鳥,但見牠也沒戴上腳環,應該不是一般的餵養鴿。




05.這是隻黃色的阿密魯,由比利時人Maurice Ameel培養而成的賽鴿。




06.由於這種阿密魯不是一般人飼養的,那麼又為何會任牠四處跑?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河鮮當早餐

雀鳥經過一晚,在清晨最為活躍,紛紛為肚子不停地覓食。在保護區的涉禽

當然以河鮮當早餐。




01.這隻池鷺Chinese Pond Heron先捉了隻河蝦。




02.小白鷺Little Egret也不落後,同樣要嚐嚐河蝦的鮮味。




03.在20多米外的普通翠鳥Common Kingfisher表演完〝插水〞後,當然

得到牠的獎品---小魚一條。




04.這隻翠妹吃魚前,還來一場祭天儀式。




05.鳥友有句順口溜:五窮六絕八翻身,看來果然是累積了不少經驗。8月踏入第1天

就發現過境鳥及冬候鳥的先頭部隊首先登陸保護區,牠們都是些涉禽。

這天在幾十米外的工地那邊,看到有兩隻(距離太遠分不清是)青腳鷸/澤鷸。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家燕雛鳥

某天清晨騎車往外拍時,路過平日經常走過的十字路口,忽然聽到〝啾啾〞鳥鳴,

停車抬頭一看,原來是兩隻家燕Barn Swallow蹲在電線休息。再搜索了一回,

在街角發現了一個鳥巢。




01.兩隻小傢伙就在巢內蠢蠢欲動。




02.牠們整個嘴邊都是黃色的,雖然眼睛已經開了,但暫時仍未能飛行。




03.整個鳥巢都是由一粒粒泥堆成的。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翠鳥與食繭

為了減輕體重,以便飛行,鳥類的消化系統也隨著演化。最為顯著的,就是盡量

將廢物排出體外,所以牠們會邊飛行飛排泄。不同的鳥類有不同的食物,不過無論

是食肉的猛禽,抑或是素食的斑文鳥,牠們總是無法消化掉食物的全部,如:食物

的骨頭、毛髮、甲殼或種子的外殼等。因此,鳥類吞食食物後,消化系統會將不能

消化的殘渣壓成卵狀,在適當時候吐出,這個卵形物稱為食繭Pellet。

普通翠鳥Common Kingfisher以魚蝦為食糧,而這些魚蝦的甲殼、鱗及骨是無法

消化的,小翠會藉著打嗝吐出體外。




01.這隻翠妹在老遠的竹桿表演〝插水〞。




02.初時以為牠在捕魚,但每次皆空嘴而回。




03.估計只是表演出浴而已。




04.稍後,牠飛到更接近的枝頭(感謝插這樹枝的鳥友)。這次牠停留了相對長的

時間,而且不斷地伸縮頸子(據資料說這是翠鳥的打嗝行為)。不久,見牠口中有

團灰色的東西。




05.這團東西大概有半截尾指大小,所以牠吐得似乎相當吃力。





06.幾經艱苦,翠妹終於吐出了這團東西(紅箭頭所指)。這灰色的卵狀物就是小翠的

食繭,相信翠妹又可如常地進食了。




07.在網上找到個免費將JPG轉為動畫GIF的網頁,我將小翠吐食繭的10張照片合成一張。

http://www.loogix.com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孰夫孰子?

在保護區內觀察最久的要算黑水雞Common Moorhen一家了,可能觀察久了,

相關問題也較多。牠們一家三口,當中有一隻明顯是幼鳥,而其餘兩隻的關係

就頗令人費解。從外觀上看,兩隻大雞中,一大一小,而較小一隻在跟另一隻

互動時,總表現出幼鳥向親鳥撒嬌的行為(蹲在地上,抬頭望著親鳥)。因此,

曾推定較小一隻為另一隻的前一巢幼鳥。然而,最近發現兩隻大雞有築巢的行為,

這就令我對之前的猜想有所動搖。幸好今天從牠們的羽毛狀況間接證實了我的

猜測是正確的。

註:鳥類雛鳥分早成性及晚成性兩種,雛鳥孵化後即披絨毛的屬前者,而後者則

全身無毛。然而,儘管早成性幼鳥一些羽毛(如飛羽)都是慢慢長出的,而這些

羽毛還沒有展開之前包覆於其外的部份稱為羽管。




01.這隻小雞翅膀上的飛羽正開始長出來,在翅膀邊緣先長出一根根羽管(紅箭頭

所指)。




02.這張更可清楚看到這些羽管(紅箭頭所指)。




03.紅箭頭所指的每根羽管均可長出一條飛羽,這正符合幼鳥的成長階段。




04.這張剛好小雞與那較小的大雞在一起,看到大雞翅膀也有羽管(紅箭頭所指)。




05.這隻是較大的大雞,留意看牠的翅膀,並無任何羽管。因為這隻是媽媽,已是

成鳥。




06.從另一角度再看媽媽的翅膀。因此,黑水雞一家三口的組成,應是一隻媽媽及兩隻

不同巢次的幼鳥。至於再度築巢的問題,相信要繼續觀察。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向鶺鴒投降

曾說過鳥攝歷程中,有幾種鳥總是拍不好的,當中包括了白鶺鴒White Wagtail。

可能是因為牠在地上奔行速度非常快,自己在技術儲備不足的情況下,老是無法

好好捕捉牠的身影。然而......




01.那天一早就就位,稍後幾隻白鶺鴒沿著岩石覓食。




02.由於岩石高低不平,這些〝神行太保〞無法使出牠們的看家本領---高速奔行。




03.這令我可以較易捕捉到牠們的動作。




04.留意到這些白鶺鴒的嘴角仍是黃色的,怪不得總覺得牠們的飛行技術有點菜,

原來仍是幼鳥。




05.在灘涂上若要選偽裝好手,相信金眶鴴Little Ringed Plover是坐亞望冠的了。牠們

背部披著的羽毛,顏色跟泥巴就差不多,只要牠們靜止不動,想要找出其蹤影真是

談何容易。因此,牠們習慣走幾步就停下來,然後又再走,這種活動方式就是牠們在

灘涂的生存之道。

環保鳥攝,您我做為起。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小翠百態

〝五窮六絕八翻身〞這句順口溜真是沒錯的,除了有鳥友在保護區拍得斑魚狗

之外,翠鳥又活躍起來,令本地鳥攝再次升溫。




01.普通翠鳥Common Kingfisher最吸引人的動作,當然是其插水捕魚。然而,自己

技術及鳥運尚欠佳,只能拍得翠妹摔魚的部分。




02.拍攝當時,翠妹距離20多米。




03.牠的動作非常有動感,可惜照片效果就仍未令人滿意。




04.另一個機會下,牠飛到10米多一點點的橫枝上。當時這位置處於陰影下,而剛拍完

有陽光的目標,來不及轉換拍攝設定,ISO仍是125,光圈先決模式(f/7.1),快門

只有1/50。幸好有油頭的加持,效果仍可一看。




05.稍後牠插水回到橫枝,不單全身盡濕,還帶了一串水珠上來。




06.這張是另一天拍的,雖然有接上1.4X,但距離已超過32米。留意翠妹抬起尾巴,

是正在排〝臭臭〞,可惜快門速度不夠快,未能將那一串〝臭臭〞凝結下來。




07.同樣的距離,翠妹插水回到竹桿頂,雙翅伸展有如一隻蝴蝶。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