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APS-C的高畫素密度能夠把鏡頭的解像力搾得更淋漓,但CMOS的感光能力卻因單元畫素面積太小,畫質普遍不佳,尤其在高ISO時的表現更是力有未遂.
隨便一顆Canon鏡頭在5DII上,都能有不錯的表現(解像力還沒被搾盡),將來5D3的畫素若是高達4500萬畫素(相當於7D的1800萬畫素),到時候,就算買L鏡,恐怕至少也得買定焦鏡,才會有好些的表現了.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魯獅 wrote:
雖然APS-C的高畫素密度能夠把鏡頭的解像力搾得更淋漓,但CMOS的感光能力卻因單元畫素面積太小,畫質普遍不佳,尤其在高ISO時的表現更是力有未遂.
請看Panasonic G3的表現,應該可以確定技術是可以突破的
魯獅 wrote:
隨便一顆Canon鏡頭在5DII上,都能有不錯的表現(解像力還沒被搾盡),將來5D3的畫素若是高達4500萬畫素(相當於7D的1800萬畫素),到時候,就算買L鏡,恐怕至少也得買定焦鏡,才會有好些的表現了.
APSC都已經到24MP了(4/3也已經到16MP),換算一下也差不多是FF的60MP左右,要達到45MP對廠商而言易如反掌,但機身性能能否跟上才是重點,鏡頭解析能否跟上?我想大部分品質不差的鏡頭中央部份都沒有問題,該注意的反而是邊緣部份與愈來愈不能縮光圈的繞射問題,像我拿十幾年前的R100/2.8來配5D2光圈全開中央到邊緣畫質就已經接近完美,算是輕鬆壓榨5D2了
而定焦的解析能力可不一定比變焦好... 現在變焦都做得很厲害了!!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