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德氏遊蛇-5DSR] 依然是這麼美麗精緻蛇是很奇妙的物種,前三年怎樣都遇不到梭德氏遊蛇去年找到第一條,之後每隔幾個月就會再次遇到這個物種好像緣分是需要時間慢熬,等到彼此足夠熟悉,就會偶爾出來讓你見見當然這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實際上靠的還是勤奮的上山與難得的運氣大自然是個充滿祕密的地方,需要你用很多時間慢慢去發掘踏實的一步一腳印自己耐心解題,總有一天山神會接納並回饋於你理論上啦...
[擬龜殼花-5DSR] 北部人的初學者蛇,讓南部人看了好羨慕~擬龜身上的斑紋經常讓人誤認為是鎖鍊蛇、龜殼花,甚至被說成是百步蛇等也因此經常招惹災禍,被歸類為是衰蛇之一,見蛇就打的觀念真的得從台灣社會根除不管是不是毒蛇,每一種蛇都沒有必須被打死移除的必要,戶外遇到會怕就是遠離即可蛇從來不會主動追人,個人在野外遭遇近千條蛇,從來沒有任何一條蛇主動來追擊我若是在室內遇到,可用掃把將蛇輕微壓制驅趕至戶外,或配合畚箕與大型塑膠垃圾桶將蛇掃入垃圾桶內安置,加蓋後再帶到戶外野放,這都是對蛇與人相對友善的做法昨天是世界蛇日,要改變世人對蛇的刻板印象很困難但還是要繼續不厭其煩,只要多一個人願意轉變對蛇的態度一天一天累積,整個社會或許逐漸能變成更友善蛇類的氛圍,那是好事~擬龜是很神經質的物種,脾氣溫和膽小只要輕輕碰到身體,就會把頭撐開成三角形模擬成毒蛇的樣貌,只是經常演戲演過頭從頭到尾都是扁的,看起來更像是車輾路殺
[草花蛇-5DSR] 又到晚上出門散步撿草花蛇的季節~白天看到很大的個體在水中找食,可惜嘗試幾次皆未能順利拍攝草花是日行性的蛇,視力太過優良,白天拿他沒轍,那就晚上進攻吧隔幾天入夜後再來探訪,果然又有草花,但不是周末那隻巨大的個體夜間的草花視力衰退,動作也就跟著遲緩許多,然而這只是意味著不暴衝實際拍攝依舊是動作迅速的在小範圍竄動,所以還是難拍到極點,有拍就好~看了Sony新相機的規格,腦袋裡浮現兩個猜想...1. 51區有沒有抓到我不清楚,但Sony幾年前一定有抓到外星人,現在還持續俘虜著。2. 大概再過兩個世代的機種,Sony新相機就會自己拍照,你只需要買就好。再過五個世代,Sony新相機會搭載火箭並宣布即將登陸火星。規格很猛的感想是真的,猜想只是開玩笑,請勿認真~
[凶狠圓軸蟹-5DSR] 降海路迢迢...沿著堤岸騎車,突然一個動作閃過吸引我的注意停車查看,是一隻正要準備降海產卵的母凶狠圓軸蟹這區塊的堤岸底部都有將近五十公分高的垂直水泥壁對體型小的螃蟹不成問題,輕鬆可以攀爬而上對於有一定重量的大型螃蟹來說,反而是頗困擾的險阻我多事將螃蟹請到堤岸頂端,她舉起大螯持續對我保持警戒本想直接將她趕下沙灘,每每靠近卻總是左右來回不往海側移看著背後即將的夕陽,感覺還不錯,換上廣角鏡頭簡單紀錄幾張大海到了,彷彿自拍打卡似的為這降海路迢迢的旅程畫上即將的句點接下來只要一路往下到海岸線上,抖下背負的卵,今年的任務就算大功告成明年記得不要走這一段堤防,車子多水泥壁又高,可要小心避開才好~
[台北赤蛙-5DSR]時序上還太早,菱角田不夠茂密,青蛙多半集中在水田內部難以拍攝以往金線多北赤少的水田幾乎不見北赤,金線少北赤多的水田則不見金線今年真是怪異,怎會如此壁壘分明!?不過往年多半八月下旬才會來拍攝或許來得太早,族群還沒散佈的足夠均勻廣泛也是有可能吧,天曉得~我很喜歡他們細膩的啾啾聲,好秀氣拍攝當天有遇到正在鳴叫的個體,可惜離岸太遠當設法靠過去後,兩腳一蹬,留下我蠻臉的錯愕與無奈還沒遇到顏色濃郁的大公蛙,希望過陣子菱角田茂密時能得償所願~
[紅點粉蝶-5DSR] 手持穩定性真是爛到一種極致...買好早餐後一路逛上山,看好幾處蝶點,車子停好設備拿出來邊走邊吃變成午餐的早餐才沒吃幾口也還沒拍到任何蝴蝶,附近的山頭烏雲密布轟隆作響,幾分鐘內隨即下起大雨收設備包相機囫圇吞完餐點趕忙往高海拔避雨,抵達後結果又立刻轉為撥雲見日晴空萬里只好又脫掉雨衣拿出相機沿著林道緩緩下來找蝴蝶,開拍沒幾張又是另一陣急時大雨狂襲整天就這樣在大雨躲雨放晴大太陽間循環,一個難得的白天上山不知不覺就如此被消耗掉幸好短暫的放晴空檔,蝴蝶把握機會出來採蜜,我也把握機會出來拍照,阿不然就槓到底了
[艷細身斥鍬形蟲-5DSR]因為這隻不停加上最近越來越懶的緣故我開始習慣放在地上牆上亂拍爬就讓牠爬,反正不用顧慮背景我可以相機追焦跟著蟲子移動也許還是有機會打到不錯的畫面譬如這個剛好張翅的瞬間生物的精緻永遠不是人造物可比擬的
[羽鳥氏帶紋赤蛇補食鐵線蛇-5DSR] 弱肉強食...這類型的畫面一直沒遇過,或許是因為南部蛇的密度真的不高所以每年偶爾會看到北部的同好拍攝,我總是非常嚮往與羨慕直到今年也終於讓我遇上,在不干預自然狀況下,能做的只有紀錄吞食的過程很快,若稍有干擾蛇可能就會放棄吞食,如何拍好又不造成影響成了當下最棘手的問題,看著眼前的鐵線一段一段越來越短,可沒時間慢慢規劃幸好經驗變成我的好幫手,在當下幫助我藉由觀察這隻羽鳥的習慣動作而決定拍攝方法果然在預期的最後階段,羽鳥將鐵線尾巴整個抬起,讓我能在適當的位置捕捉到這一幕在純粹的生態行為紀錄外,加入一些戲劇性的視角,而我很喜歡這樣的成果與表現手法生物世界的吞食,經常是為了讓自己活下去的非得如此不可至於人吃人的世界,則通常是因為不想讓對方活下去的非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