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攝影差不多十年了,最一開始短暫使用別人的相機不算,繼多年前的上一篇後入手了6D後來換了5D4,再到5D4雙機流,今年六月入手了R6 II(中間有岔出一個GFX50S II支線,但這先不重要),可以說是為了這場海外巡迴提早了換機計畫。
今年很有幸的受到眠氣 Hypersomnia的邀請,在六月底跟隨他們的腳步一同前往他們的日本巡迴演出擔任隨團攝影
考量到今年初在一場商業活動拍攝時突然其中一台5D4出現了Err20,雖然當下用另一台5D4單機完成了拍攝沒出大事,事後也更換了快門模組修復好了,但想想這兩台5D4從一開始的興趣到後來以此為業買了第二台,也都也陪我征戰多年了,但我怕在日本給我出差錯,再加上一點點

預計換機時我考慮的選項有R5跟R6II,其實R5剛出時就有考慮,但考量到他的四千多萬畫素還沒有mRAW/sRAW可使用,對我有現場出圖的需求來說有檔案點太大了,但對焦真的超快,各項表現也都很優異的一台好相機,只是不適合我,放到今年中要換機時也是,R6II的對焦表現也很OK,畫素雖然比5D4低但我平常的使用需求也是夠,很少壓超過兩千萬給業主,裁切需求也沒有很大,真需求高畫素我還是可以拿5D4甚至GFX出來用,而且高ISO表現也很好,綜合表現比較適合我的使用需求所以就選擇了R6II。
由於出發前並沒有打算寫這篇文,所以裝備就只能用文字敘述了

事先看過演出場地配置圖跟照片,我帶了R6II跟一台5D4備用,鏡頭帶了50/1.2跟16-35/2.8還有萬用的24-70/2.8,以及出圖所需的電腦,我都裝在一個可以登機大小的相機後背包裡,託運真的全是行李
在近年來的拍攝工作只要空間允許我很愛在LINE HOUSE使用50/1.2來拍攝,非常充足的進光量+淺淺的景深在空間較為侷限的室內有不錯的發揮,基本上照片多數都是50/1.2所拍攝,機身則都為R6II,演出結束當晚回到住宿處使用LR調色
題外話我已經很久在台灣沒有拍到這種插片式的色燈了,台灣大部分場館使用電腦燈,雖然一開始不太適應,但會發現他不會轉,雖然也有不同顏色但每一顆的顏色也不會變而且光其實也很棒,算是跟台灣的現場比起來比較另類的體驗,當然台下觀眾的表現也有所不同。
回到R6II本身,這幾個月使用下來我個人的感受,對照組是5D4
優點 : 對焦真的快,高ISO表現也真的不錯,輕,很輕,寬容度應該有比較好(用應該是因為我沒拉很大),翻轉螢幕很方便
缺點 : 開關位置跟我用過的CANON機身不一樣,偶爾不小心會撥錯,但這習慣就好,翻轉螢幕關節強度"感覺"沒有很可靠
總之使用上還蠻滿意的,有考慮再購入一台把工作用的雙機全面替換成R6II,但我想我應該會等R5II出來再做決定,這個不急
接下來就是樂團在日本第二場演出的照片了,當天熬夜出的圖請大家別鞭太大力












老娘上去就是一巴掌示意圖

本團顏藝擔當,甚至有團員跟我說收到照片都先看看周(貝斯手)這次有什麼有趣的照片,再來才會開始找自己的照片




下面就是共演團,但我只站在原地沒有移動,所以照片就不多,演出後大家在聊天他們有表示想來台灣演出


感謝各位的觀看,如果有甚麼建議的話也請留言給我

私心推薦眠氣 Hypersomnia,他們現場演出真的蠻精彩的,有機會可以看看
不好意思佔用太多版面,如果想看更多圖可能要到樂團或我的IG觀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