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台小DC是富士的F40也是踏入數位攝影的開始(記得當時還是在國維買的)
在去年09年的四月中旬 正好是 d80世代交替 &d90上市沒多久的時候 ,可能是之前對canon的相機 是比較"有印象",所以當時的我比較傾向於C家 關注的都是當時的入門主力機 如400D ,450D之類,提問也都在C家版上。
當時想說如果剛進入單眼的世界 一竅不通 如果就這樣冒冒然的買一台兩三萬的相機(不含鏡頭) ,對當時完全不了解的我來說 是簡直就是"匪夷所思"

在網拍上尋尋覓覓幾天 有間店 打電話去詢問,老闆說她自己也是用N家系統,N家的耐用度高,鏡頭也比C較為便宜(他說得應該是AF鏡)而且"蹬胸抗+掛保證"性能絕對+機身質感不輸給C家,又剛好他這裡還有一台D80,我思考了一兩天以後…..恩~好吧 D80妳就跟我回家去吧~就這樣 一腳踏入了N家,展開了我的生平的第一台單眼之旅

最初
剛開始踏入單眼的世界像是買了一個新玩具
,一切都還在摸索跟熟悉中,真的需要一些時間習慣相機的大小&重量 &上面多出很多"按鈕"(PS:心裡還在想說怎麼跟F40不一樣呢
也許就是因為這些不一樣,所以單眼才有他迷人的地方)。在剛開始的那段時間,很多都一知半解的
....光圈,快門,景深 之間的關系 EV值, 白平衡的作用,ISO值,色溫的變化,(這些是幹什麼的), 片幅大小的差異,焦段上味蝦咪要X1.5,更不能理解為何有的一顆鏡頭 賣三千都沒人要買,而有的鏡頭一顆賣不只三萬都還常缺貨,還有在店家挑鏡頭的時候 把”UV鏡” 也當成是一種鏡頭。這些剛開始的疑問,有很多東西都只能靠自己摸索,先是從拍拍,家裡附近的花草,景觀,鄰居家的小孩開始 。
關於D80 & 17-55
D80是一台性能優異的好機,至少我現在還是這樣認為
。她在當時 PK C家的 400D & 450D 還對抗自家的D90,(據說很多用戶 寧可買快停產的D80也不願選擇高價的D90)。D80 搭配機身馬達,不受限制的只能用 AF-S 的鏡頭才能自動對焦,2.5"的螢幕
是當時的標準配備,11點對焦跟N家高階機身相同這樣也可以更靈活的構圖,而且還可以灌入曲線檔調出自己喜歡的色調(這可是很多人喜歡的功能),在搭50/F1.8 發色濃郁飽和 是我常拍人像的好幫手。
關於外拍model
在一次偶然中得知原來可以參加戶外的拍攝活動 也就是所謂的外拍
(當然也需要一些費用),就這樣我帶者其實是去郊遊遠足&戶外踏青的心情展開了外拍的學習之旅 。在這樣的過程中我是把它當做一個練習的機會,陸陸續續的結交許多愛攝影的同好,也多了許多的朋友這些不只是器材上的交流同時也減少一個人攝影時的孤獨。
在這些練拍的過程開始了解到 光圈 快門之間的搭配, 注意到色溫的調整前後的差異,光線與陰影之間的變化,拍照前稍微思考一下要拍什麼 要從哪個角度開始拍,什麼元素該放入購圖中, 不在一昧的用大光圈拍出的散景,也不在追逐麻豆的眼神光,反倒是想多去捕捉自然又瞬間的神韻。
也在這樣的機緣下開始對各級器材有了初步的接觸跟了解,第一次遇見F2.8系列的鏡皇,對她的高畫質&銳利度始印象深刻,過沒多久就入手17-55,我的的一顆DX鏡皇
。這確實不匱為鏡皇級鏡頭的一員,鋒利十足且不管是在 順光,逆光,高反差,DX or FX 各式的場景中它是最讓我信任的一顆鏡頭, 始終不曾讓我失望過
。(外拍model)
1.

2.

3.



緣起緣滅
本想說D80會陪我很長一段時間(也許是話說的太早)
沒幾個月之後越來越覺得 他的性能逐漸不符我的需求,特別是他的對焦能力跟雜訊抑制(或是說我的要求越來越高) 於是就有了升級的念頭
,當心中剛有這樣的想法的時候就有一個機會,在年初四的時候朋友一起去約拍之後就有這樣深刻體驗。那天拍了一天中午在一間餐館用餐因為同行的朋友提議在這餐館練拍吧,於是跟老闆打聲招呼後 老闆也同意了,我們一群人就在這餐館的室內拍攝由於室內昏暗跟窗邊的明亮剛好形成了高反差的場景,在練拍之後D80不符需求的感覺更為強烈了
。(年初四 跟朋友約拍,也是D80+17-55 的最後一役)
4.

5.

6.

當17-55遇上FX表現依舊搶眼
之前曾經體驗D700&D300s 兩台機器各一天後,心得是兩台都是好機 幾乎相同大小的機身一樣都很扎實的作工,最大不同處在D700多了"FX"這也是D300s所沒有的。
搭載17-55後的D700已DX格式拍攝雖然劃素銳減剩下約一半但是這真不影響他的成像品質,本想帶者17-55一起升級上FX 因為他搭配D700表現依然搶眼
。但是不習慣夠圖都只能在觀景窗內的小框框裡(感覺真像是觀景窗內還有一個觀景窗)

如果就這樣把它放進防潮箱內封印起來,我想對至少還有半年以上公司貨保固期的它來說也很不公平,畢竟它真實是一顆表現跟質感很棒的鏡頭。
若他會說話我想他也會抗議 ”17-55MM/F2.8:我還很年輕 我不要被封印
”。好吧 就忍一下巴 把它跟D80一起都讓給有需要的朋友 讓她們都能幫新主人留下更多更美好的回憶吧 就在二月底年假的尾聲分別都幫她們找到新主人
。(FX + 17-55 )
7.

8.

9.

10.

這一路走來有妳真好
一路走來 我知道剛接觸攝影的人容易 把鏡頭光圈有多大就開多大,對焦還沒對好就按下快門, 拍人構圖在中間,被拍的人物缺手斷腿的構圖,過度追逐眼神光&追逐散景,只拍麻豆的特寫,閃光燈直打,照片過暴
。D80陪我走過這段摸索的過程,也同時幫我紀錄了很多美好的劃面 像是買來的隔天 就去拍一個朋友的婚禮(好險她有請婚攝,當然我拍的結果是只能用一個”慘”字形容
回想起當時記得當時小弟還有PO文 果然受到 01上許多前輩的"關愛眼神" ), 還有朋友剛滿周歲的孩子在教會的受洗,及我的小姪女滿月的全家福,以及周末夜打發時間去愛河邊拍夜景,這些畫面有些是一生只會有這麼一次錯過就不在…….也許因為如此才有哪起相機時那瞬間的感動
。找到了 我第一次po文在這裡
呵呵 第一次 用d80 貼圖 蓋了12頁 116樓 人氣就破三萬七 不過大多數是在罵我的比較多

終於去買了我的第一台單眼-d80
*************************************************************************
更遠的路
出清系統後 心情沉澱了幾天 心理在想該選哪一套系統哩 是C家還是N家呢
還是小巧可愛的 4/3系統,好像S家也不錯,是情歸無敵兔嗎 還是選擇D700
,似乎阿法850最近也很紅火,鏡頭該選 夢幻的定焦鏡還是要選擇用變焦鏡呢,那該挑紅線鏡還是金圈鏡呢
, 亦或是最近那隻表現亮眼的SIGMG24-70 HSM呢,真是很傷腦筋
。就這樣一片腦筋空白到街上去逛逛吧,渾渾噩噩的買了一瓶飲料,然後 就在街上漫無目的閒晃,忽然覺得內急 於是走進一間店,跟店家商借洗手間走出店家的時候發現天色昏暗,就回家去了
(有圖有真像,果然走出店門 華燈初上,深夜問題多 快點回家最好
)
疑~剛剛有發生什麼事嗎 ~

我不是只是去逛逛街喝多了飲料以後去跟店家借廁而已,怎麼回到家以後就多一個袋子呢 好吧反正打開來看看吧裡面有甚麼東西。(以下部分圖片由手機支援拍攝)
(疑~這是甚麼東西呢~
)11.

(還在恍神的中........怎麼會有一個電池把手
......)12.

(把它拿出來看一下吧 是一台相機耶
)12.

(靠近點看 上面還有一個金色的思 ”FX”的Mark 難到這就是........
)13.

(把他跟把手裝起來看看……把它嘗試組合起來吧 ,正面看起來塊頭滿大的
)14.

(靠近一點看看 盒子上面寫者........
)15.

(恩~這個袋子不大但是看起來裡面好像還有東西,耶~~這是什麼好像是一個盒子
)16.

(盒子上面寫者”85MM” 打開來看看裡面吧有顆鏡頭耶 還有它的遮光罩
看來這顆鏡頭是62MM口徑的眼睛還滿大的
)17.

(把它裝起來看看吧好像還不錯
)18.

(剛在收拾剛剛打開的這些包裝盒之後 從包裝的塑膠袋裡 咚咚的掉出一個東西拿起來看看 疑~這是50MM/F1.4,怎麼連我最用的50MM定焦鏡都升級了)
19.

(挖~大大的眼睛喔 不愧是F1.4)
20.

(今天是怎麼了 不是都出清系統了嘛 怎麼去晃晃以後就多出這麼多的東西呢
還在一臉懷疑的時候 剛拿回來的袋子忽然間電光火石般的閃出一到亮光

哦~難到是連傳說中的”孔明燈”SB900”也在裡面,伸手進去拿了出來 。)
21.

(疑~是一個盒子上面有個金圈
)22.

(喔不是天燈SB900 但是它也有盒子上面還鑲有金邊 盒上還有一個LOGO上面寫者 “24”還有”70”打開盒子 鏡頭竟然還有說明書,接者裡面有個帆布套
)23.

(遮光罩的塊頭也不小)
24.

(鏡頭前方有金圈 上面果然有一個N字的Mark這讓我想起了17-55它上面也有金圈 但是它比17-55的身材稍微高挑一些也較為瘦一點)
25.

(77口徑的大眼睛
)26.

(“阿娘唯”
~ 難到這就是江湖上傳言的N家的奈米神鏡 變焦鏡的一哥 24-70mm/F2.8)27.

(指揮艇組合後體積更龐大了
)28.

(先來集合一下巴 拍張團體照)
29.

*************************************************************************
試拍
有了新機鏡當然要去試拍阿 不過今天真是好累阿

不一會 就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接者就夢見我去試拍了

試拍 -1-麻豆氣質感覺像是個小公主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試拍 -2-麻豆氣質感覺像是個鄰居家女孩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
結語
告別了D80&17-55 進入FX的時代對我來說又是一個全新的開始,D700如同先前描述的的確是一台好機
。配備更強的對焦系統&精準的白平衡,加上更高純淨的ISO以及新一代的準焦能力無疑是一台戰力超強的相機。
而與24-70不愧是N家的奈米神鏡變焦的一哥,機鏡之間彼此之間的搭配更是天衣無縫,人稱鏡皇當是當之無愧
。無論是調性銳利度畫質都不在話下,對焦速度更是暴力。而用D700+24-70&85 1.8試拍幾張後,我自己的感覺是調性上來說並不會遜色於C家(江湖上傳說C家善於拍人)
。雖然有消息指出說 過不久將會有新機發表(世代交替也是遲早的事) 但是如果只是多一個錄影&多兩三百萬畫素,然後就得多付出20-30K 這對我而言就大可不必了(因為1200萬跟15-1600萬畫素的照片我真分不出來) 。
倒不如更新一個更棒的對焦以及更準的白平衡系統來的實際些
85 1.8 (散景的部分也許稍比85 1.4 弱一些但銳利度十足)& 50 1.4 就目前的我來說也足夠應付大部分的場景。
攝影路是一條很漫長的路除非以後都不玩了,否則也是一條敗家之路
(應該很多同學應該也都有這樣體認吧)。配備都是點滴累積起來的,不一定要在短時間內湊齊
。D700+24-70+50 1.4+85 1.8,應該也就夠我拍好一陣子了、就目前而、暫時望遠端就先交給70-300G 因為黑六真的好貴阿 (雖然還是有想要把它給敗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