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訊】Nikon Zfc 正式發表|融合傳統與影像科技!

irontheone wrote:
正確,這次突然推出Zfc,就是市務學上面所謂的『產品異化』,這次泥坑應該做對了。。


1.好奇一問
市務學?? 查了一下香港市務學會叫Hong Kong Institute of Marketing (HKIM)
原來Marketing在香港叫市務學
請問若講"行銷學", 你們知道是Marketing??

2.雖產品差異化確實是突破完全競爭市場的法寶(無反大概漸漸接近了)
雖然Zfc 採APSC, 可讓價格降到USD 1000左右...是Nikon 拉高市佔與營收的第一步
但是
接環太大, 導致16-50拍照時鏡頭需拉出來, 尾粗頭細
Zmount超大內徑的限制下, APSC並沒有一個耐看的kit變焦鏡
外型好, 也只好到機身, kit變焦鏡好看不到, 另外FTZ接環也好看不到哪去
這影響有可能導致銷量打折
加上不少N老玩家會等Zf
銷量是否很亮眼, 個人不太樂觀
"November Rain"
flody
尾粗頭細其實不是問題,舊鏡還有中間幼前後粗等各種設計,1650設計其實不錯了
窮苦人
我理想的復古變焦鏡應該要像Pentax DA 20-40那樣
elfwong wrote:
1.好奇一問市務學?(恕刪)


1、各地有各地的語言和文字特式,我在當地都會盡量使用當地語言文字(這是我出差工幹時養成的習慣。),就沒必要糾結我們原來的理解用字是什么了,你說對嗎?
在01我當然是不可能使用廣東話書面語或者香港習慣使用的專有名詞了,你說對嗎?
也請香港朋友注意一下,盡量少用廣東話用詞,這只是遵重和融入的第一步。
(例如香港人習慣說的『期權』,台灣會譯成『選擇權』,誰譯得更準?這不是問題,反而我們是不是不應該計較誰對而去遵重當地文化才更重要呢?至於Marketing一詞一直有多個譯法,除了市務學、還有市場學等等,大家能明白就可以了。)

2、我始終認為,推出Zfc比Zf會是更好更低風險的一步。
目前我見過的所有知名網站評測(當然是外國的啦),幾乎都是有讚譽有加,什至有些網紅主持更表現出對Zfc痴情迷戀的態度。
當然,當我知道有Zfc時,他們的視頻還沒有出來,Zfc的賣相如何還只是猜測,但我已經頗有期待同時認為是一步好棋了。

不過,你放心,全幅版的Zf一定會推出的,耐心等待一下,如無意外,下年初應該有可能要出來的了。
最後,祝各位香港朋友在01玩得開心,祝各位台灣朋友攝影快樂!
Hayashi-Kiyoshi
我也覺得Zfc先出衝量比較合理,雖然我自己是偏好全幅。
吉姆林 wrote:
Nikon 的復古新(恕刪)


外觀是不錯!

‧°∴°☆﹒°☆﹒﹒‧°∴°﹒☆°∴°☆﹒﹒. °.﹒‧°∴°☆‧°∴°﹒☆ ☆°.﹒‧°∴°☆°
elfwong wrote:
但是
接環太大, 導致16-50拍照時鏡頭需拉出來, 尾粗頭細
Zmount超大內徑的限制下, APSC並沒有一個耐看的kit變焦鏡
外型好, 也只好到機身, kit變焦鏡好看不到, 另外FTZ接環也好看不到哪去
這影響有可能導致銷量打折
加上不少N老玩家會等Zf
銷量是否很亮眼, 個人不太樂觀


Z DX鏡真的是不多,另外Nikon後續或許要像這次28mm那樣多出些SE版吧。現有的Z鏡外觀設計有點走極簡風不太搭。

不過Z mount的卡口大小的影響其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巨大。主要是,大家會拿更早期的鏡頭、甚至是手動鏡來看現代的AF鏡。倒也不是不對,但現代AF鏡要把馬達等機構做進去,不太可能像手動鏡那樣精簡。

以定焦鏡來看,像Nikon Z 28mm F2.8的外徑是71.5mm,也就是說Z鏡外徑的下限大概就71.5mm左右。但從Fujifilm的XF 18mm F2來看,64.5mm的外徑其實沒有差太多。

雖然Fujiflim的XF 27mm外徑可以到62mm,但我個人覺得71.5mm也沒有巨大到破壞相機平衡、畢竟ZFC個頭也不算小。

至於變焦,其實現有的DX F鏡也可以看出現代AF鏡的尺吋並不是因為卡口小就變小很多。
flody
我認為可以做內收設計,也不影響外觀,M43的1.8定焦很多內收的,當然內收有極限就是
Hayashi-Kiyoshi
我是覺得,雖然Z卡口縮不到6mm,但其實也只比XF 18mm F2大一號,大是大但沒到太誇張。
Hayashi-Kiyoshi wrote:
雖然Fujiflim的XF 27mm外徑可以到62mm,但我個人覺得71.5mm也沒有巨大破壞相機平衡、畢竟ZFC個頭也不算小。

主要是NIKON還打算讓這顆鏡頭兼顧全片幅使用,所以體積還會再大些
不然XF 27mm 其實長度約23mm 重量約84g
比起 Z 28mm的長43mm重量160g,還是有些差距在。

就看NIKON之後願不願意為ZFC 出專用DX鏡了。
https://photographylife.com/nikon-zfc-vs-nikon-z50



操控性给足

光圈拨轮+肩屏显示光圈值可以代替光圈环
flody
NIKON以後Z系也應該學LEICA SL的設計
flody wrote:
是的,在我眼中旁軸不叫復古
另外你也要搞清楚甚麼是旁軸,再用旁軸這個字眼好不好
並不是觀景窗在一邊的平頭機身就叫旁軸,旁軸是一個光學結構,沒這結構都不叫旁軸
而即使有旁軸結構,機身也可以現代化的



都跟你說是旁軸”造型“,你跟我講小白都知道的旁軸構造,
那照你的神邏輯,都沒有復古,都是無反相機造型拉。

笑死。
WOLFLE wrote:
都跟你說是旁軸”造型(恕刪)


所以旁軸造型怎麼就叫復古啦?
哪個點叫復古?純粹因為觀景窗在一旁叫復古?
NEX 7又要叫復古了是不?
根本沒古過,復你的古呀?

你的神邏輯已經讓大家笑過一次,就別再出來丟架吧好不好
你和說ZFC像富士的人一讓可笑

按你的神邏輯,只要不是圓潤單反造型都叫復古啦
其實你不懂,就去GOOGLE一下LEICA的歷史機身,再來和我們討論復古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LuckyTang_
好啦 全世界你最會復古 好棒棒
flody
換小號了哦?你這話該和你自己說
我是認為要叫旁軸造型的話
好歹前方同一位置也加個玻璃,如造成閃光燈也可以
我想問大部份人,也不會聯想到SONY A6000和A7C是復古
death0101 wrote:
我很認真 ,発自內心(恕刪)


F使用感光元件 他的鏡後距會很深,沒辦做出底片機的尺寸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