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丫貴 wrote:
我沒用過1DX,但...
3. 準焦率不夠高(即便有61個對焦點,但只有15個十字對焦點,其餘都是一字對焦點,這增加了迷焦的可能性)(恕刪)
這是之前Nikon的狀況喔(51點裡只有中央15點十字),Canon一直主打的就是十字點多,在61點推出之前最後一代45點的1系列(如1D4)就已有39個十字點,1DX更增加到41個,每個點的感應範圍還可以伸縮,這是Canon最引以為傲的.
*可以想像過去Canon對焦點的概念像章魚,將腦子分散到每隻觸手,和頭裡的腦平行運作.這樣設計最大的好處是起始點的靈敏度高,鎖焦的時間提前,而且可鎖的目標區較精準(例如鳥眼,個人"看圖說故事"感覺Nikon系統拍鳥對中眼睛的SHOT靠構圖中同平面物"順便"抓到較多
)但在1D3那一代,國外(特別是北美)專業用戶間一直存在argue/廠方也一直低調在解決跟焦中突然失焦問題(這在國內非常少人發覺或沒有公開提出,我是follow Kent大的文才略有了解),這問題據稱即使1D4也仍隱約存在.
**或許是"各飛航管制區"交接發生問題.
這也是為何四年前當我看到Canon 1DX/5D3的61點系統出現,解讀為"向Nikon靠攏"--改弦更張為"Nikon Way";何謂Nikon way?把所有對焦點陣列化、以區為單位賦予整體使命,不再以"每個單兵都可成立指揮部"做為中心思想;當然,Canon 61點內的大多數單兵,個人戰技還是多於Nikon.
而Nikon的單兵有什麼优勢呢?體能好及對指揮中心服從度高:較暗環境仍可運作、只要給它抓到焦了比較不容易失去、也較不會虛報合焦(和live view比,周邊點報合焦但實際不夠準的情況仍很常見,只要目標夠小;而LV的效率在拍動體根本不堪用;這是Nikon過去51點系統的盲點,也是"有發現"和"會用到"這盲點的user希望從D5/D500測試中能看到答案的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