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丫貴 wrote:
我沒用過1DX,但...
3. 準焦率不夠高(即便有61個對焦點,但只有15個十字對焦點,其餘都是一字對焦點,這增加了迷焦的可能性)(恕刪)


這是之前Nikon的狀況喔(51點裡只有中央15點十字),Canon一直主打的就是十字點多,在61點推出之前最後一代45點的1系列(如1D4)就已有39個十字點,1DX更增加到41個,每個點的感應範圍還可以伸縮,這是Canon最引以為傲的.

*可以想像過去Canon對焦點的概念像章魚,將腦子分散到每隻觸手,和頭裡的腦平行運作.這樣設計最大的好處是起始點的靈敏度高,鎖焦的時間提前,而且可鎖的目標區較精準(例如鳥眼,個人"看圖說故事"感覺Nikon系統拍鳥對中眼睛的SHOT靠構圖中同平面物"順便"抓到較多)

但在1D3那一代,國外(特別是北美)專業用戶間一直存在argue/廠方也一直低調在解決跟焦中突然失焦問題(這在國內非常少人發覺或沒有公開提出,我是follow Kent大的文才略有了解),這問題據稱即使1D4也仍隱約存在.

**或許是"各飛航管制區"交接發生問題.

這也是為何四年前當我看到Canon 1DX/5D3的61點系統出現,解讀為"向Nikon靠攏"--改弦更張為"Nikon Way";何謂Nikon way?把所有對焦點陣列化、以區為單位賦予整體使命,不再以"每個單兵都可成立指揮部"做為中心思想;當然,Canon 61點內的大多數單兵,個人戰技還是於Nikon.

而Nikon的單兵有什麼优勢呢?體能好及對指揮中心服從度高:較暗環境仍可運作、只要給它抓到焦了比較不容易失去、也較不會虛報合焦(和live view比,周邊點報合焦但實際不夠準的情況仍很常見,只要目標夠小;而LV的效率在拍動體根本不堪用;這是Nikon過去51點系統的盲點,也是"有發現"和"會用到"這盲點的user希望從D5/D500測試中能看到答案的項目)
基隆丫貴 wrote:
我沒用過1DX,但...(恕刪)


虽然1DX 已不再属于我,我来回回你吧。

1, Canon就是那样把level分得很清楚,从Film年代就那样。正常的。

2,过多功能我也用不到,那些Ai servo case更是复杂,但是,一旦了解后,就能透过C1,C2,C3来把6个case 分散工作,这是N没有的,但是,N 就是那么的简化宜用。还好现在的1DX II 的 Af on 与 * button 能注入Af points pattern。对我来说是好事。 大哥,Canon的61点, 哪有15点十字那么少。。。。。。

3, one shot 稳定性不太可靠,可是,在EF 16-35 4L 却出奇的稳定。 小白IS II 与 24-70 II中央点ok,但是周边点却不太稳。大光圈的全开我更没信心。 近距离Aiservo 完全不是D750的对手。 61点 Aiservo 喜欢乱乱对。 可是,在拍摄飞鸟的都对1DX Aiservo性能赞不绝口。 我没有拍鸟经验,我只能以婚社 与 拍摄生活照分享。

4, 镜头群很多,而且一些在1DX 改良Af 反镜设计之前的L 头,很多都在使用上,左右边对焦会偏移。但是,之后的新L头优化了。无需担心。

5, 说Canon 机身损坏率极高的话,D600也是Nikon的代表之作, 还有就是N 头的第一代 AFS 镜头SWM故障率也相当惊人。后期的AFS 24-70G 也是娇滴滴。 各家有各家的一些瑕疵。。。。。。 1DX mirror box 耗损这个你也得题一提。

6, Canon型号分配代号没什么问题,向车款那样一代接一代好辨认下。反而是Nikon的号码迟早不够用,同时D700与 D750 这两个就够乱了,不懂的人还以为D750 是D700的后续机。不过,这些见仁见智啦。。。。


至于说到Nikon图像像刀子那么利,Canon的也会自豪拍美眉水嫩肌肤。

多多魔 wrote:
虽然1DX 已不再属...(恕刪)


說實在,每次都覺得你講的超中肯兩邊都噴血XD
William兄,你描述得一流 ~~

多多魔 wrote:
William兄,你描述得一流 ~~


那裡~~你的實戰經驗才對現代網友的胃口啊
jenhoxen wrote:
那裡~~你的實戰經...(恕刪)


真的不敢当。。。。近代的1DX 与 D750 使用经验还勉强可以分享下。。。。 D4s也是把玩朋友的,D5 D500 都是在Nikon抓一抓,感受到他们的对焦性能不是进步一点点那么简单。

虽然还在排队等Canon机,但是,依旧对nikon系统兴趣依旧。

我喜欢系统之间的比较,但不是说比谁好就要当神拜,不好的就狂踩。。。。就是那种喜欢多深入探讨与研究的心态。坚持在手札时候的我 ~

在另一篇发关于D5 Vs D4s的分享,我有在看,虽然对那位大大来说,两者之间的DR 差距只不过1级左右, 但是,一些高反差+重黑影的拍摄环境下,D5 那只有3EV step的DR,真的会是瑕疵。 拍日出黄昏题材的,我想用着D810 D750的,如果不是寻求超赞的AF 性能的,可以等D5s再打算。 我只能说,Nikon用户期待D5 会比 D4s 更优1级以上的DR,所以,这个退步让人觉得花这个价位总难免不甘心的。

目前我比较有兴趣的是,在高反差,太阳正中拍摄 铁鸟, D500 Vs D5 的iso 100 ~ 400, 暗部 表现差距会有多大。 如果是明显的,那么对于这类拍摄题材的nikon用户来说,购入D5那1/3 价位的D500 也算值得。

deflash wrote:
說實在,每次都覺得...(恕刪)


中肯有时会令人反感。。。。。 我,需要护航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