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快樂攝影和影片集(任何Nikon相機作品也可參與!)

freehubr22 wrote:
2006年我家的小美(恕刪)


好圖是要讚的。。
就因為那么堅持多一點點耐心,今天比別人幸運。。
當同好走了之後不久,蒼背山雀飛到我面前『抹身』。。
距離近得可以把腮部的白色羽毛細節拍下來,可惜手忙腳亂之間拍得不好(幾乎單手操機!)。
不過也是滿足了,因為蒼背山雀從來沒有離我那么接近。。

D500 + AFS200-500VR,M模式 + Auto-ISO,AFS單點對焦,ISO4000 + f/8 + 1/200s,平均測光,+1/3級曝光補償,仍然是ETTR高感光拍攝的方法,先過曝而後處理過曝的亮部細節,對暗部不作處理。

由於我的拍鳥點就是小區的後山,所以常常遇到住客帶寵物鳥行山。。
今天見到鄰居帶著他的『柯B』行山,於是就『偷拍』下來了。(當然也送回給了主人家。)
當下決定使用AF-C對焦模式,結果細節跟之前使用AFS單點對焦相差實在有點遠(儘管ISO已破萬,細節還是分別很大的)。。。
由此再一次確定需要『絕對合焦點』的相片(就是打鳥需要數毛的時候。),似乎真的使用AF-S單點較優。

D500 + AFS200-500VR,M模式 + Auto-ISO,AF-C72點輔助對焦,ISO9000 + f/8 + 1/200s,平均測光,+0.7級曝光補償。使用ETTR高感光拍攝方法處理。
今天幸運的拍到蒼背山雀的獨特造型。。
不知道為何會出現這種造型呢?

D500 + AFS200-500VR,M模式 + Auto-ISO,AF-S單點對焦,ISO5000 + f/8.0 + 1/200s,平均測光,+1.3級曝光補償,仍然是ETTR高感光拍攝方法。

freehubr22 wrote:
小美


這張充分顯示光線對,妹就正。
flyingf wrote:
十萬張,要怎麼整理出(恕刪)


通常而言,我是盡可能第一時間挑相整理的,這樣就不會錯過好相片了,大約就是五挑一、十挑一那樣子,所以成品量也相當之大,單是在我的Flickr帳號上也有12000多幅作品了。。
然後,會透過時不時的翻看,可能對畫面有新的想法,於是又拿RAW檔來玩弄一翻,這是以前的膠卷年代不可想像的。。
其實,我更大量的作品是到大陸左岸拍火車,而且因比較有時間攀山涉水,圖片質量也不太差的。。
可惜,際此時期,不但不好意思再發表,而且個人看著這些圖片,竟然有種『反感』的情緒(不好意思,如果某些人認為這話不對,我只能說是真實反映我現在的真實感情。)。。

圖中柴油火車頭對香港具有特殊意義,DF11-0008是一特製機型,是為記念鄧小平而特別重新設計車頭照明,並且是首批服役於中港兩地直通火車班次,但後來因鄧本人的意思,最終沒有掛上特製的名牌(車頭燈被搬到車身下方而不是正常型號的腰間正中位置,而圖片車頭中間凹陷位置則是原來預留掛上鄧小平人像名牌,因最終未有成事而形成了現在這個形態。)。
可惜,此特殊待遇已成歷史,一去不復返了。。

D800E + Sigma50-500 DG OS,M模式 + Auto-ISO,AF-C9點輔助對焦,ISO400 + f/8.0 + 1/800s,平均測光,無曝光補償。
這台相機,也是我全面進入後製世界的決定性因素。
圖片攝於2013年,重新使用2019年LR6版本做後製。
flyingf wrote:
12000幅作品,一(恕刪)


單就拍硬照而言,我是這樣的——盡快做後期,然後趁著記憶還近的時候,為回憶加些點滴,然後靠畫面記著,而且我相片管理是以時間為軸線的(我的Lightroom輸出JPG的後綴就是加上拍攝日期的。),所以,通常能夠看照片就能記起當時的人和事了。。

當然,我很早就理解照片的能力(真實紀錄和作假都可以。),所以很少會拍一些悲劇的場面(或不好的場面),因為現實是夠悲劇的了,又何需我們去添加一筆?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我的理解就是——人們做事十之八九會失敗,但只要有一二事成功,就能夠把其餘八九失敗事的感覺對沖掉。。
再後來,我的街拍理念就變成『不喜不拍(第一個『喜』是我自己喜歡不喜歡,第二個『喜』是被攝方『歡喜不歡喜』。)、不好不拍(第一『好』是好壞的『好』,第二個『好』是『喜好』的『好』)』的語帶相關的核心思想了。
當然,我不是為了逃避現實,反而是基於承認事實、尊重事實這兩個基礎上去創作照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