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D3 vs. Canon 1D Mark III @ ISO 3200 捉對廝殺首部曲

我覺得
大家都搞混了一個觀點
FF是FF
APS是APS
我指的是各有各的優缺點
為什麼一定要去強調APS就是FF切裁下來的畫面呢?(雖然他真的是)
但是FF有FF的好..APS也有APS的好...
就看在你需要拍什麼東西用什麼機身去拍而已
難到你去拍鳥時也一定要用FF然後回家一張一張慢慢裁嗎
然後畫素本來1300萬也變成不到1000萬畫素
還是要用台APS的相機去拍比較優勢呢

最後我覺得
還是...
FF跟APS都要各有一台最好啦
D3跟D300都各來一台吧

不對
D3好像有個功能可以自行切換FF and APS ?
......................
我的鏡頭不能接D3...
不然..
我就...................
沒事

................................

IG:imkimifa
法小金 wrote:
我覺得大家都搞混了一...(恕刪)


是有一個觀念大家很容易混淆,所以要強調”裁切”:
”200mm的鏡頭接在aps機器上,變成了300mm的鏡頭了”
我用400mm的炮接在 D200 = 600mm 的炮接在 D3  => 這是錯的

D3 接 600mm就是看到600mm的實際投影成相,比 D200 接400mm 看到的更大
法小金 wrote:
FF跟APS都要各有一台最好啦
D3跟D300都各來一台吧


推一下

畢竟還是看觀景窗構圖.....有的機身有Live view

看每個人的需要囉



coldfish wrote:
我用400mm的炮接在 D200 = 600mm 的炮接在 D3  => 這是錯的...(恕刪)


其實下面我講的,你是否同意?
假設有天下無敵的20mm鏡頭與CCD(兩者解析度無上限),只討論放大效果
用20mm鏡頭拍出來的圖檔,是可以裁切出300mm鏡頭拍的照片

其實FF與APS裁切,20mm鏡頭照片可以裁切出300mm鏡頭拍的照片
裁切完,最後都要洗成同樣大小照片來看
意義相同
thunderbird wrote:
其實下面我講的,你是...(恕刪)


不一樣…

景深會有差
heibow wrote:
不一樣…景深會有差...(恕刪)


我已經講過,只討論放大效果,不討論景深問題

等效焦距網頁D3 VS D200

D3 接 600mmm與 D200 接400mm 看到的視野幾乎一樣大
小片幅絕對是有望遠優勢的
我拿canon S2 IS 拍月亮,比用4、5萬元的單眼加鏡頭還清楚還大顆!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coldfishsh&book=8
甚至比較過Sigma 50-500 + 20D 與 S2 IS (432mm) + Raynox 2020 2x增距鏡,
二者成相相差不多,S50-500 感覺還遜了一點,又超級重!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coldfishsh&book=2
不過這種優勢,並不是”改變了光學焦長”而來的,而是因為用小片幅高像素去取鏡頭中間的成像而來的。
我們得到了同樣的結論,但原理要清楚。

若能了解裁切的意思,就能了解為何消費機的景深很深,
以canon S2IS 為例,等效焦長為36~432mm,實際上鏡頭是全幅標準的 6~72mm,
因為片幅小,為裁切更中心部位,所以視角小要x 6倍,所以雖然拉到了432 mm,實際上卻是72 mm,
拉到廣角端時,實體焦長 6mm ,當我們用Sigma10-20時,景深就超級深了,何況6mm 了,
當然景深更深,很難有淺景效果,除非超級近拍。
 

thunderbird wrote:
其實下面我講的,你是...(恕刪)


不如這樣講好了~
如果現在一顆鏡頭,它的解相力”只剛剛好”只滿足全幅下千萬像素,
那這顆鏡頭接在更高像素密度的aps千萬像素下,會有更好的解析力嗎? :)

我們會有感到aps有望遠優勢,是因為目前鏡頭的解相力夠,
用更高密度的像素去解相,都還可以滿足。

用D200 接400mm所看到的”構圖(比例)”會與D3 + 600mm 相同,
但是..D3 的投影底片是比較大的, 600mm的投影成像是比較大的。
前面同意,但是比投影成像是比較大的有何意義?
這樣是準備討論景深,還是討論能放成多大的照片,原本不是討論這個

其實討論已經文不對題,若沒事,我就暫不討論了
當然跟底片有大小有關,我們觀景窗看出去的大小跟片幅是直接的。
在A4 紙裡佔一半,跟在A3紙裡佔一半,二者的構圖是相同的。
但是在主體絕對大小在A3 裡是比較大的。

假設 400mm 的鏡頭可以得到遠方物體在 CCD上投影成相的長度為1cm ,
不會因為接在aps上,就變成為600mm成為投影1.5cm (假設),
投影的結果還是1cm 。要有真正的光學焦長變化,才會有投影大小的變化。
焦長越長,遠方物體的實際投影才會越大。
鏡頭接在aps看起來”變大了”,是視覺的效果,因為周邊被裁切,主體比例變大。
這是主要容易混淆的地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