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700]跟著家人一起自由行 - 韓國 (圖多)


R6.2 wrote:
終於看到有真正走過,...(恕刪)

再者
若去韓國後,只是增加你對台灣相對落後的嫌棄與失望與對台灣的反感,只會讓你對台灣自暴自棄
那就很可悲了
我不去韓國感受也知道台灣的產官學界必須要徹底改革與革命傳統思維,一定要超越韓國,沒有野心就一定是輸家,也一直盡份心力想救台灣經濟,效果不知,但至少不去與台灣經濟發展不共再天之仇的韓國
到別國拍一定會更漂亮!

eddycurrent wrote:
再者
若去韓國後,只是增加你對台灣相對落後的嫌棄與失望與對台灣的反感,只會讓你對台灣自暴自棄
那就很可悲了
我不去韓國感受也知道台灣的產官學界必須要徹底改革與革命傳統思維,一定要超越韓國,沒有野心就一定是輸家,也一直盡份心力想救台灣經濟,效果不知,但至少不去與台灣經濟發展不共再天之仇的韓國
到別國拍一定會更漂亮!...(恕刪)

台灣的進步與否與抗韓沒有任何關係,這是相當落後的想法
韓國跟日本的對立比台韓還嚴重,但這兩個國家的觀光交流卻非常頻繁,甚至觀光景點會有日本字標記

我每年都去各個國家自由行,擷取每個國家的長處才知道自己國家的短處,這是很重要的,作繭自縛且以管窺天的想法,對於自己甚至社會不會有任何幫助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R6.2 wrote:
我每年都去各個國家自由行,擷取每個國家的長處才知道自己國家的短處,這是很重要的,作繭自縛且以管窺天的想法,對於自己甚至社會不會有任何幫助

嗯....

多走多看才能開眼界,



我倒是....超想去嗑陳玉華一隻雞啊!!!

eddycurrent wrote:
再者若去韓國後,只是...(恕刪)

在台積電工作的員工就要跟廣達的員工殺破頭嗎?因為是競爭對手不是嘛XD韓國跟日本歷史的恩怨情仇比台灣跟中國還要複雜,但是在韓國講日語比講英語更好用,而且韓國不少人也在學習中文,反觀台灣,光語言能力就輸給人家一大截,要怎麼跟人家競爭?五年前我買電視看了日韓台的品牌,非日系不買,現在三爽都不論外型設計、品質都跟SONY並駕齊驅了,台灣的品牌還倒退勒><",台灣就算全民買自家品牌但有意義嗎~韓國懂得把餅做大,放眼全球,反觀台灣只剩民粹可用,拒買韓國就能改變一切??知彼知己百戰百勝~請大大去體悟吧。

mikieri wrote:
在台積電工作的員工就...(恕刪)

拒買韓貨是最起碼的態度,沒說拒買就能打敗韓國
就像欠稅大戶,若看到坐賓士,就看不出他再也不出錢的藉口一樣的道理
拒買韓貨不只是態度,也是避免台灣外匯流入經濟上第一敵國韓國的務實方法
你是否想過你買韓貨是台灣外匯失血,韓國增血,一來一往,經貿實力消減可是兩倍差距?
我可非一般非理性反韓言論,還說道理給您聽
拒買韓貨為保護台灣經貿實力盡一份微薄之力都作不到?
還看不清?

tm84008 wrote:
看完這串發現反韓人士...(恕刪)


在韓國只要你拿地圖出來...真的有很大機率有人會主動過來問你要不要幫忙

GQ wrote:
我倒是....超想去嗑陳玉華一隻雞啊!!!(恕刪)


真的~我開始懷念它了.....


R6.2 wrote:
台灣的進步與否與抗韓沒有任何關係,這是相當落後的想法
韓國跟日本的對立比台韓還嚴重,但這兩個國家的觀光交流卻非常頻繁,甚至觀光景點會有日本字標記

我每年都去各個國家自由行,擷取每個國家的長處才知道自己國家的短處,這是很重要的,作繭自縛且以管窺天的想法,對於自己甚至社會不會有任何幫助...(恕刪)



反抗韓人士的言論規納起來不外乎就是:
抗韓的人都以管窺天的想法,思想落伍狹隘
真可笑
諸不知抗韓只不過是最作人基本態度罷了,不支持就算了,也不該反我們,還送錢給它們?
猶太人為了截取德國長處就該去親自德國享受體驗?別無它法?
面對經濟上第一敵國韓國本該有敵我意識!無抗韓意識,老認為台灣是輸家已經沒救了或是不願改變一直輸的命運,那你當然就永遠輸別人了,同時抗韓人士的思想比你還先進,知道輸了要追回來,不像反抗韓人士老是認為技不如人

最終目標是大家用言論逼產官學界革命,不要再只甘於當老三或老五地位或只會代工,要發展關鍵核心技術
請問你們這些反抗韓人士,有我這樣的野心與行動嗎? 你們早習慣台灣老是輸家,這才是以管窺天的落伍觀念吧!
樓主的照片真的很漂亮,拍攝技巧自嘆弗如,真的很讚

但是.....
韓國比台灣繁榮進步,是事實
韓國人比台灣人團結,是事實
韓國國際地位比台灣高,是事實
韓國經貿能力比台灣強,是事實
身為台灣人,抵制韓國產品,拒絕前往韓國旅遊
是我奉行不悖的真理
從谷底爬起來
在這做抵制,在這做爭吵,

能成就什麼?

能改變什麼?

在這盡做些無意義的事,台灣就能贏過韓國?

敲敲鍵盤?拒買韓貨?拒絕韓國旅遊?

已經夠了,很高興你們能堅持自己的信念,但無需在此解釋及爭吵,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河水不犯井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