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讓我想到一些我之前做過的事 因為作者的感觸有點雷同說一點題外話我的故事也像這樣小的時候我愛玩電玩從紅白機任天堂 換成 sega土星又從土星 換成 PS N64換完PS 一路又玩到了 PS2 DCPS2 又玩到次世代主機 XBOX360又從XBOX360 換成 PCPC 又轉換 XBOX360然後又 換回PC一路玩下來還有一些其他主機買了又賣上上下下也花了20~30萬跑不掉3D效果也做的越來越好畫面也越來越精細就如同大大說的科技產品做的非常的好畫面細緻度越來越好但我們所追求的是什麼呢反璞歸真大大追求的是底片然而我對遊戲追求的到最後卻是紅白機的馬力歐那種簡單又有力或許人到了一個階段真的會跳脫所謂的科技及進步但過了之後 回頭看一下其實這些過客都是你的回憶這才是人生如果是我 我應該不會建議大大把機器賣掉因為那些都是回憶 不是嗎?
tommy977 wrote:一些其他主機買了又賣上上下下也花了20~30萬跑不掉3D效果也做的越來越好畫面也越來越精細就如同大大說的科技產品做的非常的好畫面細緻度越來越好但我們所追求的是什麼呢反璞歸真...(恕刪) 很多人在回覆時都亂比擬一通,甚至不倫不類、不忍卒睹...........你算是形容的很貼切的!
kartan wrote:那台機車的紅色真漂亮...(恕刪) 底片拍出來就是那樣,我也覺得很漂亮.這是我用數位拍不出來的.但是因為是第一次拍那台半格機,所以構圖都栽掉了.demi因為是半格機,所以觀景窗本來就小,裡面可以構圖的框更小.有空再來分享這台機器的心得.
數位或底片,個人認為取決於最後要呈現的媒體,如果是用幻燈機播放或洗大照片,那用底片機應該是比較適合,如果是要在螢幕上觀看偶爾洗洗照片,那數位還是更恰當一些,個人用過一陣子滾筒掃瞄機(小型、中型、大型,幾十萬到幾百萬...),也仔細看過手冊上的更項參數設定與色彩校正,自己清潔正片、上油、固定、校正設定、掃描......更看過一般掃描師傅的萬年參數設定,了解後,除非是自己動手,否則是絕對不會將自己在乎的作品送掃,至於一般個人用十幾萬內的底掃更是不會考慮,所以個人從多年前就決定淡出底片機(最後使用的是Leica minilux與M6)但DSLR用久了,也開始出現疲乏,從一開始的Canon 10D > Canon 1D2 > Canon 5D2 & Canon 1D4鏡頭從L變焦大三元 > L定焦 > Zeiss定焦......去年看世博,帶了1D4、GITZO GT1541OT、14 2.8、35 1.4、135 2.0,半天下來已經累垮了,年紀大了,越來越懶得揹...所以也就開始淡出DSLR,DSLR留給攝影師拍片使用,自己改用RICOH GRD III與SONY NEX5最近讓我重拾攝影樂趣的則是Leica M9,兼具傳統、便利與品質,底片機部分,高中時代的Nikon FE與最後使用的Leica minilux靜靜的躺在防潮箱...但有時還是很懷念以前為了一張照片,會先想好概念、構圖,跟攝影師討論打光、角度,各處尋找地點、道具,然後先拉幾張拍立得確定細節,最後再裝上底片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