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189 wrote:問一個傻問題:同一台...(恕刪) 剛才我發現了一個我以前從不知道的事情: 我用D300 @ iso3200拍了Jpg L(4288x2848)跟Jpg S(2144x1424), 沒想到Jpg S的暗部雜訊竟然少了很多很多!JPG S是100%裁切JPG L是100%裁切然後縮到跟JPG S一樣的大小一比較JPG L暗部有明顯的雜訊, JPG S竟然都消失了! 以此推論, D800如果用也用3680×2456(S)來拍攝的話, 雜訊也會比開36MP拍少很多囉?!
twbcs wrote:http://www...(恕刪) 看了之前沒開NR的sample本以為D800的ISO6400只是堪用,但看了這次sample發現ISO 6400可以放心使用. 本以為高ISO會比5D3少二檔,但現在看來只比5D3少半檔至一檔左右.但優點是細節比5D3多了很多,相較之下,5D3的高ISO抺除感多,細節喪失很快.還有這些sample的白平衡感覺不錯,各色花朵顏色正確.頂部強光至邊緣暗部黑階也都清清楚楚不會過曝或黑一片,也許和強大的九萬分區RGB測光功能有關也說不定.
kwang411 wrote:一比較JPG L暗部有明顯的雜訊, JPG S竟然都消失了! 以此推論, D800如果用也用3680×2456(S)來拍攝的話, 雜訊也會比開36MP拍少很多囉?!..(恕刪) 謝謝。等D800上市後,希望有人可以測試一下。這對只拍jpg檔的我來說很重要。
MPBear wrote:理論上高畫素拍出來縮...(恕刪) 我的感覺是這樣:較低尺寸的JPG是拍攝後經過相機內部的晶片運算所得到的成果,相機先得到全尺寸的RAW->內部晶片運算後將像素縮小後儲存成JPG。一經過內部縮小跟JPG化後,拼的就是晶片實力,運算速度跟畫質處理就變成各家努力的目標!JPG屬於一種破壞性的壓縮,在沒有被放大檢視下,檔案小傳輸快的JPG是很威的~但是模糊或色階接近的原始畫素下很容易出現塊狀的壓縮痕跡,這個跟壓縮率有關,印刷是比較少用的。而且只要一被影像處理軟體開啟,就跟一般的TIF或PSD處理起來的速度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