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春曉 wrote:
硬體就是硬體,相機的硬體也沒有多神秘! 我想你應該沒有拆開過鏡頭和機身吧! 你也應該沒玩過鏡頭設計的軟體吧?別聽一些似是而非的宣傳把一些東西神話了!各廠特色不一樣不只靠硬體其實也靠軟體的,以現在的技術要用軟體模擬出不同的特色是不太困難的 雖說不是百分之百的相似,但相似度很高時,應該沒幾個人能真的分辨出來!!!(心理層面的問題就不在此討論了)
沒有,我也沒那個財力與能力把自己的鏡頭機身分解拆開,謝謝
我相信大部分人也不會沒事把自己的鏡頭機身分解拆開來研究,到底是怎樣做動
而且拆掉還不一定組的回去
我還真的沒聽過,似是而非的宣傳把一些東西神話了
有的話,也是很多人把Apple神話了
硬體造就出來的特色,如果要用軟體模擬出來
我真的不知該說什麼了,就是有人能接受有人不能接受
用軟體模擬出來,我真的覺得拍照樂趣少很多了
有些畫面就是要靠硬體與技巧搭配
陽明春曉 wrote:
當然不一定買的到!我有說過他一定買的到嗎? 你前面說的是有錢沒用不是嗎? 現在調整方向嗎?
OK 但是現金多的佔優勢這點你不能否認吧。以特例否定通例並不能發生效果,只露出心虛而已!
佔優勢,對
說實在,我從新看過一遍,我也從頭到尾也沒說"有錢沒用"
還是我有漏看,麻煩指出?我也好說抱歉,,,
算了不用指出,如果我的說法造成你的誤解我直接說抱歉
我一直說的昰,有錢不一定買的到
合併的案例,也不全是看金錢的多寡,例:企業文化等等
講到底,要買也要有人賣才有得買
沒有企業沒事平白無故的要給併掉
陽明春曉 wrote:
我想你要先搞清楚"斷章取義"和"不謀而合"還有否定或贊同部分不能代表全部(子集合不能代表母集合,但母集合有的子集合一定有)的這種邏輯關係,不然很難在這方面有所共識!
我說的就是子集是母集一部分
我也沒斷章取義謝謝
陽明春曉 wrote:
我不知道你在哪看到我說APPLE會打趴萊卡?甚至我連APPLE打趴其他公司的肯定句都沒說過! 這不是斷章取義,這可能是張冠李戴? 長尾理論好好很正確啊但跟這個討論主題無關好嗎?
我說Apple打趴,只是針對樓主說的打趴
我只是舉例,小眾市場的萊卡也沒有被大眾市場的Canon, Nikon, Sony等相機大廠打趴
長尾理論就是跟小眾市場有關
說真的,我們討論的東西很多都跟主題無關了
陽明春曉 wrote:
台灣品牌大廠沒有不思進取,有很多人認真在搞品牌。這才是台灣的希望
我是說有些品牌大廠不思進取,沒有好好搞
不是指全部(沒講清楚,sorry)
我打死都不會再回這一篇了
如果有造成任何人的不快,我說聲抱歉
謝謝,指教
candyz wrote:
Nikon Canon 要從光學相機廠跨足到手機的領域的困難度,遠比 Apple 三爽跨足到相機的領城更加困難...(恕刪)
這你就完全想錯了
小的剛好從事科技業,告訴你事實是
以現在的科技而言,要做一隻手機比弄一台"好的"相機要容易太多了!!
你沒看到大陸一堆山寨機? 連台灣大哥大都出自己的"智慧機"
大陸一堆3-5人的小公司,拿個聯發科,展訊,海思的晶片
套上個Android就是智慧型手機了,你知道只要三個月就可以開發完成,上市!!
而相機你真的想得太容易了..
如果這種光學的東西有那麼容易弄
現在不會是C,N二台最大
Panasonic, Sony, Samsung..等之類的不會追得這麼辛苦
光是鏡頭,Canon的L鏡就是硬比副廠的優.. 價錢就可以賣得貴一倍,還是一堆人搶著買,你覺得這是Sigma, Tokina, Tamron的太爛嗎?
Apple是很厲害,但是說真的它的強項是軟體是外型設計
光學不是它的強項!!
另外除非我們的科技製程大進步,感光元件大進步
不然影像就是光學,光學就是物理的限制
想要M43 or Nikon 1的畫質,還要換鏡頭,體積就是會差不多..

當然如果apple忽然得到外星人加持,那應該是沒問題,我也要買一台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