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ey53 wrote:
Sony Nex(現...(恕刪)
謝謝 KI_MIN 君的評測,
這年用1吋的機子, 從最近所有牌子的評測中,
我看到的是已和 APS-C 很接近了,
CANON 的 1.5 吋個人認為最終會失敗的,
因為和1吋比較根本不明顯, 況且還有整體體積不能縮小的問題
而稍稍再留意一下, 就會發覺 CANON 正面臨自己打自己的問題
反觀 NIKON 除了價格較較高外, 就沒有這個問題存在
看完這個評測後,
我的意見是非常期待 P8000
ki_min wrote:
這我找過了,GF1真...(恕刪)
jenhoxen wrote:
我也正想說這一點;記憶所及最早見到內閃可以打跳燈的是2006年的Panasonic DMC L1.
在那種樓中樓餐廳拍個8人以下聚餐照時特別讓機主有"Smart名仕派"的滿足感:小小一台有Leica鏡加持又能打跳燈(特矮天花板完全掩飾"破功點"),我們這種"苦力派"(三元鏡/手把/閃燈L架...一大陀)完全的不懂享受生活模樣只能投以自嘆不如的羨慕眼神
關於垂直前滾輪,本廠底片机最早見於1950年代末期的Nikon S,不過是內藏式,只露個頂端;這種像一個餅乾掛在前牆的style始於90年代的Contax G,兩三年前Nikon再把G的造型原封不動搬回P7100.
至於可用ISO,我支持3200堪用的看法;實戰不會像品評別人作品一般挑剔,先求有再求好是常態,raw檔回來用LR除一下雜訊絕對比在現場堅持低ISO糊掉來得好.我原先以為D800高ISO很弱,自從發現LR的好用之後,完全拋開D4/D800不能兩全的迷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