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從傳統底片到數位世代,OM數位化之路走得好漫長!從最初1972年的M-1到2012年的OM-D誕生一歷經了四十個年頭,稱M-1為O家單眼小型化的代表作一點也不為過,在當時Leica還因為M-1的型號名稱與自家的M系列RF相機過於相近,擔心消費者搞混,進而要求OLYMPUS更改名稱,也因為如此才會有OM-1的出現,而其實M-1就等同O-M1,只在於命名方式的改變而已,而OM SYSTEM也就此成形了。後續OM還有推出幾款代表性的機種,例如OM-3、OM4...等等,不過OM在底片時期的最終作則是1994年發表的OM-3Ti(OM-2000是由COSINA代工,血統似乎不夠純正),自此之後OM系列就銷聲匿跡了;所以說OM-D以數位姿態復出,確實撼動了不少OLYMPUS的老玩家,畢竟他們對OM可是有著深厚情感的。

在2009年的時候OLYMPUS曾以PEN為藍本,打造出首款M4/3接環的數位相機E-P1,後續還延伸出E-PL與E-PM系列,從入門到中階通吃,但在E-M5未出現時,E-P3與對手的高階機種GH-2一直有段差距在,最直接的差異應該就是內建電子觀景窗,以及握持時的手感吧!而這都是專業攝影玩家會考慮到的因素,取決於該部相機適合用來工作,還是僅適合用作生活記錄。跟O-M5雖然只相處了了短短一週的時間,但他所帶給我的感受與過去的PEN系列可是大大的不同,按照慣例我們先來看看E-M5的實拍表現吧!同時小編也準備了RAW+JPG檔案讓各位下載檢視。

★OLYMPUS OM-D E-M5(RAW+JPG下載)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RAW+JPG】原始檔案下載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RAW+JPG】原始檔案下載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RAW+JPG】原始檔案下載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RAW+JPG】原始檔案下載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RAW+JPG】原始檔案下載

★E-M5 外觀及操作介紹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OM-D是OM數位化之後的代號,就跟PEN進入數位化之後前面加上"E"同樣的意思,而OM-D的首作就是E-M5,從它被賦予的規格來看,不難發現OLYMPUS將它視為重振品牌聲威的重點產品。外觀跟過去的OM真有幾分相似,有菱有角的造型也讓E-M5與"復古"形象脫不了關係;原廠一口氣就推出了黑色及霧銀色機身,兩者外表的差異除了烤漆質感不同以外,連機身所覆蓋的蒙皮樣式也不一樣,黑色機身的紋路較有現代感、霧銀色機身則使用仿荔枝皮,更有傳統OM的影子。蒙皮底下所使用的是鎂合金外殼,所以E-M5的重量也只比E-P3多出52公克,且兼具防塵、防滴的特性;E-M5的機身尺寸121×89.6×41.9(mm),淨重373公克若加上電池與記憶卡的話,重量增加至425公克。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E-M5使用一塊全新4/3吋(17.3mm×13.0mm)的Live MOS感光元件,有效畫素達1605萬並搭載與E-P3相同的TruePic VI影像處理引擎,焦長轉換倍率為2x。最讓人感到驚喜的莫過於E-M5首創的"5軸影像穩定器",比過去僅補償手晃問題的防震機制要進化許多,尤其在錄影時更能明顯感受到這"5軸影像穩定器"的實力。也因為是這防震機制與過去一樣是內建在感光元件上的緣故,讓E-M5不論使用哪一顆鏡頭均能獲得防手震的補償效果,這也一直是機身防手震的優勢所在。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正面即可看到這立體的雙轉盤結構,另外蒙皮紋路在這裡細節也一覽無遺。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雖然E-M5沒有傳統五菱鏡與反光鏡的設計,但還是維持了過去OM機頂隆起的造型,正面看起來與底片機身的確是真假難分;E-M5是將這機頂隆起的空間設計成電子觀景窗,待會兒會跟各位介紹到。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另一端可以見到對焦輔助燈,提昇E-M5在暗部對焦的成功率。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M.ZUIKO DIGITAL ED 12-50mm f3.5-6.3 EZ這顆鏡頭很妙,居然搶在E-M5發表前推出,當時大家還一頭霧水,原廠推一顆防塵、防滴的鏡頭但沒有對應的機身那該怎麼辦?不到一個月E-M5的消息就出現了,且ED 12-50mm EZ正是E-M5的Kit鏡,雖然光圈小了點,但兼具微距、廣角24、中望遠100mm、還有針對錄影優化的電動變焦...諸多優勢,作為E-M5的Kit鏡也稱得上是實至名歸。另外各位有沒有發現這顆鏡頭是黑色的呢?備有黑/銀兩色的ED 12-50mm EZ正好也可以對應不同色的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Ln鍵按下後可在自動對焦時立即停止作動,Macro鍵在這裡有unlock的功能,必須恆壓再配合前推變焦環,便會進入微距模式。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變焦環本身具備"對焦模式"的切換功能,除了剛剛提到的微距模式外,還有手動變焦與電動變焦可以切換,一樣是以"前後推動"變焦環的方式來操作。電動變焦適合用在錄影時,因為變焦過程會較為平順,晃動情形也會比"手動變焦"要和緩。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OLYMPUS OM-D E-M5裝上M.ZUIKO DIGITAL ED 12-50mm f3.5-6.3 EZ之後的造型。可惜旁邊沒有PEN系列可以對照比較,其實E-M5並沒有大很多,主要是因為機頂隆起加上鏡頭大顆的緣故啦!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機頂全貌一覽,雖然沒有OM的過片桿與快門轉盤,但整體還是散發著濃厚的復古氣息,若是銀色機身的話會更有味道。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拍攝模式轉盤重新設計在機頂的左邊,但內容則是維持不變,有基本的P/A/S/M、智慧自動、藝術濾鏡、場景模式、錄影功能。若是能加入unlock按鈕的話,那我給E-M5的分數會更多一些。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過去的PEN系列在機頂是不曾有轉盤結構的,現在將雙轉盤設計在這裡,可用來調整光圈、快門...等等,一旁還有曲線調整鈕(Fn2)及獨立錄影按鍵。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機背使用一具三吋61萬點的電容式觸控OLED螢幕(3:2),觸控時的靈敏度跟E-P3不相上下,反應相當不錯,且支援觸控對焦及觸控拍攝。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另外E-M5還擁有螢幕可上下翻動的優勢,向上約為80度、向下約可達50度,擁有與E-PL3類似的取景彈性。之前我同時寫過E-P3與E-PL3的評測,當時就在想為什麼不把這兩者的優勢合而為一,現在終於實現在E-M5身上了,這種操作方式我想是每位使用者都期待的。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電子觀景窗一旁的按鈕可用來切換是要以EVF取景、或是用OLED來構圖。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電子觀景窗外設有眼罩可自行拆卸,型號為EP-10,取下後用OLED俯視取景時被眼罩遮蔽的情形會減緩許多。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O家過去的M4/3機種,EVF均採用外接的方式,一來添購會覺得傷荷包、二來會覺得攜帶不方便,因為裝上後就無法外接閃光燈了。E-M5內建EVF可說是創了O家M4/3的首例,這具EVF內建144萬點的解析度、視野率達100%,可在EVF內透過Fn2按鍵搭配轉盤來控制曲線、白平衡、選擇放大檢視及長寬比例。

而且可以跟OLED一樣進行放大檢視,提高對焦時的精確度。EVF一旁也有屈光度調節器與感應器,後者可感應使用者接近EVF的距離,以便自動切換EVF或OLED顯示。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電子觀景窗上方除了有基本的熱靴座以外,在熱靴座下方還有電子插槽可以擴充MAL-1微距閃光燈...等等的原廠配件。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全新的按鍵排列方式,與過去各位所熟悉的PEN系列是截然不同的,也因為E-M5具備防塵、防滴的特性,機身上所有的按鍵也經過特別的設計,某幾顆按鍵的size雖然比較小,但也比過去凸出,因此按壓時需壓深一點才會有反應,這部份是不用擔心啦!一下就能適應的。電源開關重新設置在機背,且改用實體撥桿來啟閉電源,將E-M5拿給周遭的朋友玩過,發現他們一開始都會找不到開關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機背的這塊橡膠握柄相當的實用,作業時大拇指能從這裡獲得支撐。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接著來介紹機身右側這部分。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儲存媒體為單插槽的規格,對應SD記憶卡(SDHC、SDXC),且也可以使用Eye-Fi的無線傳輸卡唷。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再來要看到的是機身的左側。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防塵蓋掀開後可以看到側邊具備HDMI輸出埠、USB及AV OUT共用的傳輸孔,其中USB孔還可以外接原廠RM-UC1電子快門線,喜歡拍攝風景或夜景的朋友可以放心了。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機底的材質使用更堅固的鋁合金。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這塊防水橡膠蓋掀開後可以看到數顆電子接點,為的就是接上握把及電池垂把後,依然可支援部分的按鍵操作。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鋰電池的型號為BLN-1,防手震開啟的情況下,充飽電約可拍攝360張左右。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注意看E-M5連電池蓋的內緣都特別作了防塵、防滴處理。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HLD-6G是E-M5專用的外接式把手,裝上後會大幅提昇握持的手感。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握把背面設有凹槽可以放置E-M5機底的橡膠墊。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安裝時記得要裝把手鎖緊唷!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握把正面使用的是橡膠材質,而本體則是使用類似金屬的材料,猜測應該也是鋁合金。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裝上HLD-6G後機背呈現的樣貌。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握把厚度增加,當然也會影響轉盤操作的順暢度,所以原廠也特別在HLD-6G的握把上方增加了一顆實體快門鍵與轉盤,讓它保有原來的操作手感。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接著要介紹的就是首度在Mirrorless中見到的電池垂把HLD-6G,需要搭配HLD-6G握把才可使用,除了增加垂直拍攝的操作手感,多加一顆電池的優勢也讓E-M5的拍攝續航力進步到640張。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HLD-6G同時也設有凹槽可放置橡膠墊,對於這些小細節,原廠真的非常用心。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機底還有背帶孔以及腳架孔。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電池垂把必備的快門鍵,讓使用者在直幅拍攝時更便利,尤其是拍攝人像時。頂部除了快門鍵之外,雙轉盤的設計也沒少,操作感就跟橫向拍攝時一樣。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電池垂把的背面也配置了兩顆Fn自訂鍵,使用者可依需求自訂所需的功能,在這裡也有大面積的橡膠握柄。不知道是不是男性手掌較大的緣故,我水平橫向握持時偶爾會誤觸電池把手上的快門,這時可利用LOCK鍵將把手的功能作關閉。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電池把手也支援外接電源,但變壓器需額外添購。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這裡可以放入第二顆電池,提昇E-M5的續航力,且原機身的電池無需移動。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E-M5+HLD-6G+HLD-6G+原廠小閃燈的英姿!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側面也來一張。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直幅拍攝時機背的操作示意,很有當年玩Canon 350D+電池手的感覺。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接著給各位看看接上定焦鏡45mm f/1.8的造型。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接著這顆鏡頭是廣角大光圈12mm f/2.0。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可以看到小編實際握起來手指均能獲得握把支撐。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換成直幅拍攝也沒問題,手感真是沒話說。


★快速選單&影像品質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左上)拍攝時可顯示的資訊相當豐富,包括有直方圖、構圖輔助線、雙向電子水平儀...等等。(右上)透過資訊切換鍵可喚出這個快速選單,不僅可掌握機身當下的所有設定,各項參數也可利用方向鍵+機頂轉盤來做調整。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支援的影像格式有RAW及JPG,當然也可以選擇RAW+JPG且JPG的品質是可以自訂的;在影像比例上也有多種選擇,除了原生的4:3以外另外還包括16:9、1:1、3:2及3:4。


★測光及對焦模式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左上)OLYMPUS一直以來都很重視"點測光",針對點測光這部份還分為"高位點測光"及"暗位點測光"。(右上)面對人臉對焦,可指定被攝人物的左右眼優先進行自動對焦。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自動對焦亦維持過去出現的項目,單次自動對焦、連續自動對焦及手動對焦...等等。另外它的自動對焦點數量最多支援到35點,不論是自訂對焦點或是觸控對焦,E-M5所支援的對焦範圍兜售現在此範圍內,很可惜還是不支援全螢幕。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單點觸控對焦時,對焦點有四級大小可選擇,若觸控右下放大鏡的話,更可將畫面立即放大五倍,進行精確對焦。順便一提E-M5在AF/AE啟用時,每秒連拍張數最高可達4.2張。


★白平衡對人像的影響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除了AWB之外每項白平衡一旁都有標示色溫,而且全都可以作色調偏移的動作。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自動白平衡模式下有暖色調保留的選項,在暖光源環境下可保留更多的氛圍;閃燈使用時就也有專屬的白平衡可選擇,O家在這部份一直很用心。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上面這張我是用AWB自動白平衡+Portrait人像模式拍攝,1/125s、f/2、ISO 800、45mm。這活動現場的光源都是黃色的投射燈,所以AWB預設值能修正的實在有限,就算是Portrait對膚色也沒啥幫助,好在小編有拍攝RAW+HPG的習慣。

附加壓縮檔: RAW檔下載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這張就是利用原廠軟體OLYMPUS Viewer 2修正後的結果,我調整的項目僅有色溫而已,從預設的AWB調整為3300K,膚色不僅自然也顯得紅潤,這才是大家心目中的"以琳"啊!白平衡真的是影響膚色的關鍵,若你平時沒有拍攝RAW的習慣或後製能力,建議機身的前置就要做好,找到最適合現場光源的白平衡設定,不然就是最簡單的找張白紙進行白平衡自訂。


★影像色調&藝術濾鏡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影像色調維持過去那六種,我偏好使用i-Enhance來拍攝,好處就是會自動偵測被攝環境,給予合適的色調。至於藝術濾鏡一直以來都是O家的強項,只不過原廠會視機種的等級給予不同的ART內容,例如戲劇性色調就不是每台PEN都擁有的、DC亦是如此;但E-M5貴為旗艦機種,ART項目當然齊全囉,而且還新增KEY LINE這全新的藝術濾鏡,等下可以看看它的特別之處。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對比度、清晰度、彩度都可自訂強弱,至於灰階這項目,機身的預設值是"標準",若是不小心選到自動的話,高感光度的純淨度將會受到影響,表現會差很多。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在E-M5眾多包圍曝光的功能中,我自己最愛的就是ART BKT這功能,其實他不僅僅可以同步保留那11種ART而已,就連那6種基本色調也可以一併儲存,等於你只需要按下一次快門,就可以收錄17種風格不同的照片;而且除了17張JPG以外,還會留下一張RAW檔,這樣的拍攝彈性我自己覺得很實用,只要記憶卡夠大,每張照片都這樣玩也不是問題。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兩種場景加上不同色調下的表現。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接著這是藝術濾鏡的11連發,O家這功能真的吸引了不少DSLR用戶投奔過來。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KEY LINE拍攝示範(一),會讓畫面呈現海報或是類似卡通的效果。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KEY LINE拍攝示範(二),有點像是當下火紅的Draw Something所呈現的筆觸。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KEY LINE拍攝示範(三),光影與綠葉的層次處理的也不錯。


★各級感光度表現+RAW下載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全新的Live MOS感光元件,使E-M5的最高感光度可達ISO 25600,但可惜的就是最低ISO只有200。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進行測試時"減少噪聲"全程是關閉的,"噪聲過濾"則使用關閉及標準來比較。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附加壓縮檔: 感光度200-25600(NR關閉) 感光度800-25600(NR標準) RAW檔下載(NR關閉)
▲測試環境:微光室內、光圈先決、機身防手震關閉、手動對焦、上腳架、倒數計時拍攝。
實際測試後我發現,E-M5還是有O家過去的老問題,超過ISO 800雜訊就會開始破壞細節,可以感覺得出來成像沒有ISO 200、400那樣紮實,且ISO 6400(NR標準)的油畫感就相當明顯了,犧牲了許多細節。綜合比較後ISO 1600(NR標準)勉強可作為工作ISO、至於ISO 3200(NR)則屬於堪用值。很意外的這片全新的Live MOS在高感光度方面並未帶給E-M5太多優勢,我想主因就在於這塊感光元件塞入的畫素過多;去年初的E-P3為1230萬畫素、隔年的E-M5畫素為1605萬,感光元件製程進步是否能應付畫素的提升,我想上圖就說明了一切。


★曲線自訂功能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數位相機內建曲線調整的功能真的是非常罕見,我知道Nikon中階以上的DSLR也有,但得利用軟體編輯再匯入機身,不過E-M5這個可就特別了。按下機頂的獨立鍵立刻可以叫出曲線,有在玩繪圖軟體的朋友對這一定不陌生,可快速調整高光與暗部的亮度,以右上圖為例就是增加影像的明暗對比,讓照片看起來較立體,但相對細節也會犧牲一些。


★保有簡易的拍攝模式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若家中只有一台E-M5,但又擔心家人對相機功能不熟無法上手的話該怎麼辦呢?這時只要將機頂轉盤調整到iAUTO即可,不會有艱深的拍攝參數,改用平易近人的說明來指導使用者如何輕鬆的達到想要的效果,全部用觸控方式來操作即可。


★播放模式下影像重疊&RAW轉檔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拍攝RAW檔後可利用內建工具直接將影像進行重疊,製造出重曝的效果。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E-M5可直接將RAW檔轉輸出成JPG。


★高畫質錄影支援電影效果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影片編碼採用MPEG-4AVC/H.264,檔案格式為MOV,可錄製1920x1080 30fps的高畫質影片、流量最高可達20Mbps,機頂內建雙聲道的麥克風,且可透過機頂的電子傳輸埠外接SEMA-1,以此配件來收錄立體音。錄影前可設定P/A/S/M或是ART模式,但只要REC啟動後使用者是"無法"改變任何曝光參數的,就跟E-P3一樣,以E-M5這樣的定位及價格卻有這樣的限制,真是讓人費解,莫非OM-D後續還有秘密武器?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這裡是有關風聲降噪及錄音時的音量控制,錄影時的對焦模式也跟拍照一樣齊全。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E-M5新增一個有趣的電影效果,啟用後畫面下方會出現殘影的圖示,方向鍵的下鍵與右鍵可以用來控制殘影的效果。


▲錄影馬上能感受到五軸防手震強大的效果,同時我還有利用E.ZOOM進行電動變焦,從影片中可以看得出來變焦過程十分流暢,不過望遠→廣角的光圈變化還是會使畫面有明亮的變化。


▲這顆Kit鏡頭兼具微距功能真的非常實用,可以那麼近距離錄製昆蟲的動態真的很棒!


▲啟用"電影效果"時,會出現類似慢鏡(slow motion)且帶有殘影的動態感,算是滿有趣的,未來有入手E-M5的朋友記得玩玩看。


★版權設定&影像檢視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具備基本的版權設定功能,另外本次進行測試的韌體為1.0,已經是正式版本了。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檢視照片時可顯示的資訊也跟過去一樣,像是直方圖、色階圖、焦段、影像格式...等等,都會完整保留下來。

★OLYMPUS OM-D E-M5‧使用心得
E-M5在加上專屬握把與電池把手後,對部分人來說或許會覺得是累贅,但對我來說這可是相當強悍的組合,因為這樣踏實的握感與直幅拍攝的便利性,是市面上任何一台Mirrorless所沒有的,畢竟在硬體上就有了先天的優勢。E-M5在台發表的當天原廠人員也特別用罐裝水直接淋在E-M5身上,這對強調防塵、防滴的E-M5則是小菜一碟,但相機到手後我可沒這樣試過,畢竟壞掉可是得自掏腰包賠償的。先來敘述一下操作感好了,首先E-M5的快門延遲感跟E-P3屬於差不多的Level,沒有明顯的進步;自動對焦速度也跟E-P3差不多,但我發現E-P3過去的AF速度快但"不一定"準焦的問題似乎有了改善,使用E-M5時只要不是手震,AF完成後所拍攝下的照片幾乎都是準焦,作業時的信賴感也比E-P3高不少。E-M5機身上的按鍵反應還有待加強,調整任何選單或是曝光參數時,都會發現它的反應跟不上使用者的操作速度。

因為E-M5的OLED螢幕支援觸控,所以拍攝人像時我會以OLED取景優先,同時以觸控對焦、實體快門拍攝的方式來作業,這種拍照方式實在太棒了!因為我不僅可以掌握取景框以內的被攝者,還可以用肉眼掌握取景框以外的動靜;建議各位在拍攝人物時,可以嘗試以這樣方式來作業,加上有電池把手的輔助,不論是橫幅或直幅構圖都不會受影響。再來要談到E-M5的影像調性,其JPG直出的色彩就相當討喜,其實不太需要作什麼後製,拍人像時需要留意當下的環境光是否會過於極端,例如前面所舉的例子一樣,若AWB無法修正時,就自訂適合的色溫或是拍RAW之後再後製吧。感光度實測的結果沒有預期中的好,畢竟E-M5使用的是新製程的感光元件,自然對它充滿了期待。可惜堪用值的極限也只來到ISO 3200(NR標準),看來Live MOS還是有需要突破的地方。

優點:
◎電池把手大幅提昇電池續航力與直幅拍攝手感,且把手上擁有完整的按鍵。
◎使用鎂合金機身,並擁有防塵、防滴的機身結構。
◎可自訂高光與暗部的曲線。
◎Fn2鍵搭配轉盤就可以在EVF內調整指定的功能。
◎強大的五軸影像穩定器更在錄影時更能發揮其優勢。
◎基本色調加藝術濾鏡共擁有17種風格可套用。
◎使用可上下翻動的OLED電容觸控螢幕,可觸控對焦及釋放快門。
◎耐候+微距+電動變焦的ED 12-50mm EZ作為Kit鏡,對E-M5來說真的很加分。

缺點:
◎開機與按鍵、轉盤操作時都會有延遲感,尤其是調整曝光參數時。
◎錄影"途中"不支援手動曝光及觸控對焦。
◎最低感光度只到ISO 200。
◎未內建閃光燈。

★OLYMPUS OM-D E-M5‧實拍樣本(i-Enhance與Portrait)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懷舊照片粗粒子)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 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吉姆林 wrote:
從傳統底片到數位世代...(恕刪)


先坐個

看來要拿到了!
終於有試用報告了!預購期限快到了,到底要不要衝阿!
吉姆林 wrote:
從傳統底片到數位世代...(恕刪)



太棒了這台!!!

「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

不過我很想知道黑色機種的蒙皮和銀色機種的蒙皮,

兩者摸起來的手感有何不同...

這兩種顏色真難挑...
一早就看到吉姆林的文章~

實在神清氣爽!


吉姆林 wrote:
從傳統底片到數位世代...(恕刪)
以前是怎麼買都買不到心頭好, 現在是好選擇多到選不了.....
嫌屎臭卻又愛吃屎的人真怪....
感謝吉姆林大大實測分享!!

本來還在考慮要不要買手把, 看來手把實用性和CP值都不錯啊
期待已久 ~~

應該還在第一排吧

能便宜點就好了 ...
原來OM-D E-M5已經支援錄影SENSOR防手震了啊~
一直找不到這部分相關資料~中外資料都只著墨在靜態影像部分!
都想放棄重投Panasonic或CANON了說~
感覺高ISO表現不如剛發表時帶來的震撼耶~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