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sonic GX8 來了! Review + 蓋大樓

ssword wrote:
我不知道防震效果的測試標準成功率設定是多少
不過標準以上, 就是合格; 標準以下, 是不合格
GX8第3級約有45%成功機率, 姑且算它是2.5級吧
但是"說不定"這辭純屬臆測, 在沒有進一步測試的情況下自行在廣角端升級變成3~3.5級就誇張了
我知道kanako兄是Panasonic愛好者, 但也是位工程師, 希望能就事論事, 不要用臆測做為比較的基準
也不需要幫Panasonic多做解釋, 第三方的測試大家都看到, 大家自己看自己解讀也就是了
GX8就算有2.5級機防, 程度大概就是E-PL5的二軸防震
個人目前的結論:
1) GX8在長焦段dual IS效果卓越,廣角端也非常好. 但需搭配特定鏡頭
2) GX8單靠機身防震,效果普普



既然沒有標準,即使用50%來判定,也只是約1/2的機率而已,45%也跟1/2差不了多少。
如果真要判定可用,至少也要8成左右才算成功機率高,若只看6成也只是勉強及格而已吧。


Dual IS與五軸在12mm表現:


GX8在1/3.2S,大概有80%左右,所以3級是穩定的,第4級則是約40%,以穩定約8成來看,稱作3.5級不為過吧。
五軸在1/3.2S,大概有80%左右,所以3級是穩定的,第4級則是約55%,以穩定約8成來看,稱作3.6875級。

所以12mm端,Dual IS約小輸五軸有0.1875級。


Dual IS與五軸在140mm表現:


GX8在第4級有達75%,所以4級是接近穩定的,稱作3.9375級,第5級約60%,稱作4.75級。
五軸在第4級有達85%,所以4級是穩定的。第5級約45%,這表現稱作4.5級。

所以140端,Dual IS在第4級小輸0.0625級,第5級小贏0.25級。


再來是以GX8純機防在50mm來看:


GX8機防第1級大概75%,所以1級是接近穩定的,稱作0.9375級,第二級只有55%,稱作1.6875級,第3級是45%,稱作2.5625級。

五軸在12mm是3.75級,GX8機防在50mm是第1級小輸0.0625級,第2級輸0.3125級,第3級輸0.4375級,第4級機率只有20%。

==============================================================================================
結論:五軸可達3.6875級,GX8機防每一級普遍都比五軸弱一些,能耐最好也只是第3級部分輸給五軸快要半級,GX8雖然每一級都輸五軸一些,但以機防最強程度大概只是2.5級,與五軸還是有著1.1875級的差異在,O家的五軸還是比純機防強一點。

o家號稱5軸,gx8號稱4軸,實際上是4軸偏弱一些,約只有8成功力,或者是五軸偏強,約有12成功力,無從得知,但兩者確實差距約1.1875級,差不多約差1軸(1級)左右能力,也算符合兩家官方說法吧。


目前看起來是Dual IS能力與五軸不相上下,若以Dual IS與五軸的比較影片來看,兩者就算實拍能力相當,但取景時的穩定能力還是Dual IS比較優秀點,尤其是望遠端差異更大,所以Dual IS在拍照取景時的好用程度是比五軸要來的更好的,這也算是一種優勢。
kanako0605 wrote:
結論:五軸可達3.6875級,GX8機防每一級普遍都比五軸弱一些,能耐最好也只是第3級部分輸給五軸快要半級,GX8雖然每一級都輸五軸一些,但以機防最強程度大概只是2.5級,與五軸還是有著1.1875級的差異在,O家的五軸還是比純機防強一點。

o家號稱5軸,gx8號稱4軸,實際上是4軸偏弱一些,約只有8成功力,或者是五軸偏強,約有12成功力,無從得知,但兩者確實差距約1.1875級,差不多約差1軸(1級)左右能力,也算符合兩家官方說法吧。


1) 對成功率的要求不同,會影響對防手震級數的計算
所以請kanako兄不用再算,大家自行看圖參考即可
若對此有興趣,其實可拜託樓主也以EM5II + 25mm F0.95再做一次IS off/on實驗
可避免焦段不同造成的影響,也可觀察E-M5II機身防震與IS off之間的差別

2) 你以80%為判定標準ok,但對於100%與75%的差距,改以80%與75%來計
個人以為是計算上的錯誤。這忽略了超標(超過80%)應給予的加分
80%可做為過關與否的標準,但論差距還是要以100%與75%的實際差來計
另這個比較最大的問題,是假設12端與25端有相同的防震表現而加以比較
實際上是否如此?需要真正拿25mm相同焦距來實做一番

3) GX8機防再如何計算,就只有2.5級,與E-PL5的二軸防震能力接近。僅是普通
另外,一個軸防震機制的差距,未必就是差一級。(否則GX8豈不應領先E-PL5兩級?)
無防震定焦,O鏡,老鏡的使用者,若要求防手震能力,仍應以五軸機種優先考慮
ssword wrote:
1) 對成功率的要求不同,會影響對防手震級數的計算
所以請kanako兄不用再算,大家自行看圖參考即可
若對此有興趣,其實可拜託樓主也以EM5II + 25mm F0.95再做一次IS off/on實驗
可避免焦段不同造成的影響,也可觀察E-M5II機身防震與IS off之間的差別

2) 你以80%為判定標準ok,但對於100%與75%的差距,改以80%與75%來計
個人以為是計算上的錯誤。這忽略了超標(超過80%)應給予的加分
80%可做為過關與否的標準,但論差距還是要以100%與75%的實際差來計
另這個比較最大的問題,是假設12端與25端有相同的防震表現而加以比較
實際上是否如此?需要真正拿25mm相同焦距來實做一番

3) GX8機防再如何計算,就只有2.5級,與E-PL5的二軸防震能力接近。僅是普通
另外,一個軸防震機制的差距,未必就是差一級。(否則GX8豈不應領先E-PL5兩級?)
無防震定焦,O鏡,老鏡的使用者,若要求防手震能力,仍應以五軸機種優先考慮



我只是以真實數據,作更嚴謹的判定,畢竟40~60%對一般人來說成功率都差不多是一半左右,按S兄先前的計算,超過50算1級,45算0.5級或0級,這樣計算實際上是不合理的,因為相對基準不同,未超過50還是以100計算,超過50你就視為有效,可能會造成只想看結論的人,以為真的一台成功率幾乎接近100%,一台只有50%,但實際上兩者差距可能只有5%~10%。

貴兄說差距要以100%與75%的實際差來計,個人以80%為基準當作級數穩定度之判斷,超過80%部分不予計算,有效程度基本上跟80%視為相同。如果要看真實準確的級數,直接看圖表就可。

既然都以80%就視為1級為基準了,何來加分呢? 若第3級某台機率是90%,難道這台防震等級是超過3級的? 不,頂多只是成功率較高的3級而已,既然已制定80%了,那90%,也僅是差不多而已。若以百分百來計算又太嚴苛了,總之,就無須著墨於這點上面了吧。

個人再次計算級數,只是因應S兄前面超過50即為1,未超過50即為0或0.5的作法,而更詳盡的計算罷了,目的只是為了計算出兩者的差距,僅此而已。

GX8機防只有2.5級,但與五軸相比,似乎差距好像並沒那麼巨大。若是焦段不同無法相比,那就看看就好。

GX8機防只是普通我一直都沒意見,只是表達與五軸的差距而以,現階段五軸還是比GX8純機防好用許多是肯定的。
kanako0605 wrote:
我只是以真實數據,作更嚴謹的判定,畢竟40~60%對一般人來說成功率都差不多是一半左右,但超過50算1級,接近50算半級,這樣計算實際上是不合理的。

以80%為基準當作級數穩定度之判斷,超過80%部分不予計算,有效程度基本上跟80%視為相同。

既然80%就視為1級,何來加分呢? 若第3級某台機率是90%,難道這台防震等級是超過3級的? 不,頂多只是成功率較高的3級而已,既然已制定80%了,那90%,也僅是差不多而已。若以百分百來計算又太嚴苛了,總之,就無須著墨於這點上面了吧。

GX8機防是2.5級,無爭議,但與五軸差異,嗯~差距好像並沒非常大。
GX8機防只是普通我一直都沒意見,只是表達與五軸的差距而以。


1) 一個量測標準,2單位以下為pass
就算你今天量得2.001單位,仍然是fail,這就是量測標準的意義。
不能說2.001與2"差不多",就可以判定為pass
再說回差距,標準為2單位, 2.5和1.5的差距仍是1
而不是因為2.5達標就改以2計,而得出"2.5和1.5, 差距是2-1.5=0.5"這樣的結論

若標準不同,則會有不同的pass/fail判定,但若不清楚Olympus/Panasonic/CIPA的判定標準
算再多也只是自己高興罷了,這就是個人覺得多算無益,個人各觀圖表評估即可的原因

2) 有真實數據,但假設錯誤
我們可以看到E-M5II@12mm與E-M5II@140mm, 焦段不同防震能力也不同
然則你把E-M5II@12mm拿來與GX8@25mm直接相提並論
其中存在一個假設:"12mm與25mm差不多"
既然我們已知焦段對防震有影響,如何在沒有實際量測支持下,得出"12mm與25mm差不多"的前提?
科學量測,不可用理所當然的"差不多"做假設與判定,需要有數據支持
這也是我認為應請樓主以E-M5Ii +25mm另測一次的原因

3) 我手上剛好兩台機子,一台是2軸的E-PL5, 一台是5軸的E-M5
無論拍照或錄影,穩定度的差異非常明顯
就像同尺吋感光元件,ISO差異達1.2級,是肯定有感的
ssword wrote:
1) 一個量測標準,2單位以下為pass
就算你今天量得2.001單位,仍然是fail,這就是量測標準的意義。
不能說2.001與2"差不多",就可以判定為pass
再說回差距,標準為2單位, 2.5和1.5的差距仍是1
而不是因為2.5達標就改以2計,而得出"2.5和1.5, 差距是2-1.5=0.5"這樣的結論

若標準不同,則會有不同的pass/fail判定,但若不清楚Olympus/Panasonic/CIPA的判定標準
算再多也只是自己高興罷了,這就是個人覺得多算無益,個人各觀圖表評估即可的原因

2) 有真實數據,但假設錯誤
我們可以看到E-M5II@12mm與E-M5II@140mm, 焦段不同防震能力也不同
然則你把E-M5II@12mm拿來與GX8@25mm直接相提並論
其中存在一個假設:"12mm與25mm差不多"
既然我們已知焦段對防震有影響,如何在沒有實際量測支持下,得出"12mm與25mm差不多"的前提?
科學量測,不可用理所當然的"差不多"做假設與判定,需要有數據支持
這也是我認為應請樓主以E-M5Ii +25mm另測一次的原因

3) 我手上剛好兩台機子,一台是2軸的E-PL5, 一台是5軸的E-M5
無論拍照或錄影,穩定度的差異非常明顯
就像同尺吋感光元件,ISO差異達1.2級,是肯定有感的


我的目的已經說了,是要驗證兩者間的差距,45與55並非1級與0.5級而已,僅只於此。貴兄以50%判定級數,未達判0級,也是貴兄自己高興即可。

要計算真實級數,直接看圖表即可,若一台防震級數可達4級,但成功率僅55%,三級以前也僅70%,另一台前三級都有85%,第四級只有20%,這種情況下,不能說第一台防震有4級,第二台只有3級,好像前者較強,其實未必,因為防手震未必是線性呈現。個人只是把每一階差距說明清楚。

要以25MM實測個人無意見,只是以現有的數據來作比較,雖然未必公正,但差距還是可具有參考價值。
若是12和25相比,五軸差距沒很大,若是25端差距更小或更大,都可以跟原先的共同參考防手震在不同焦段上面的能力呈現。


個人不是要跟貴兄爭執啥數據,就到此為止吧,討論也就是各自表述而已,我要表達的已經清楚說明了,只是驗證兩者間差距,若是要仔細考據真實級數,恕我不奉陪了,謝謝。
kanako0605 wrote:
個人只是把每一階差距說明清楚。

要以25MM實測個人無意見,只是以現有的數據來作比較,雖然未必公正,但差距還是可具有參考價值。


100%和75%的差距就是25%
插入一個標準80%, 把差距變成80-75=5%
然後再轉成80%為底的級數,老實說是把每階的差距越弄越不清楚
不如直接看100%與75%在圖表上的差距,反而更為清楚

套用80%的標準
GX8機防其實連第一級都沒過(75%對80%沒過,你說這叫0.9x級,我說只有0.75級)
跟EM5II 3.6875級(我說3.55級)相比,差距超過兩級半以上
但比較時你竟然把依80%標準算出的0.9x級直接提升為不同標準(半級分法)的2.5級!
你的計算有問題,把沒過的第一級給保送過了
依你80%的嚴格標準,GX8和EM5II機防的正確差距是2.5級以上

既知現有數據不足,額外假設只能是個人推測,其實可以不用比

總之,GX8的純機身防震並不強,有點可惜了機身四軸防震的機制
ssword wrote:
100%和75%的差距就是25%

插入一個標準80%, 把差距變成80-75=5%
然後再轉成80%為底的級數,老實說是把每階的差距越弄越不清楚
不如直接看100%與75%在圖表上的差距,反而更為清楚

既知現有數據不足,額外假設只能是個人推測,其實可以不用比

總之,GX8的純機身防震並不強,有點可惜了機身四軸防震的機制


套用80%的標準
GX8機防其實連第一級都沒過(75%對80%沒過,你說這叫0.9x級,我說只有0.75級)
跟EM5II 3.x (我說3.55級)相比,差距是明顯的
你的計算有問題,把沒過的第一級給保送過了



基本上我都認同貴兄的說法,不論是你的計算或我的計算,都只是呈現方式不同,各自表述。
要比100%來看,確實看圖表最準,我也提過這點。

總之,P家是第二次(台)機身作機防,之後總是有機會進步的。
O家也不是從無到有,立即生出五軸的,P家主要都是鏡防,採用Dual IS也是彌補下防震能力,兩家在防震的考量一開始就不同。

=========================================

針對你後來補充的那段,我還是重申一次,以80%為基準=1級,75%自然就是相對於80%有著75/80=0.9375級。
你不能要我計算五軸時破80%就算1級,然後算GX8的75%就只當作0.75級好嗎?

如果真要計算的仔細,EM5II未滿100%的也都不能算1級,所以以100%來看,EM5 II只有1級,GX8的Dual IS則是2級,機防則是不到1級,不知道這樣滿意了嗎,謝謝。


我不想再跟你爭執機防到底差幾級了,重點只是差距,上頭我早就已經把兩者機防差距都說明了。

再貼一次:
五軸在12mm是3.75級,GX8機防在50mm是第1級小輸0.0625級,第2級輸0.3125級,第3級輸0.4375級,第4級機率只有20%。


不需要一直抓語病,我把80%當成100%看待,超過不計算,這是我認為的級數計算方式,不苟同的話,大可忽略不看,謝謝。
kanako0605 wrote:
若以100%來看,EM5 II只有2級,GX8則是3級


要這麼嚴格也可以,EM5II是一級,GX8 dual是兩級
GX8機防只有0級..,.

請看上一篇回文,我肯定你用80%為標準算出的差距是錯的
用你嚴格的80%來算, GX8機防能力只有0.9375級
與EM5II的3.6875級,差距超過2.5級!
ssword wrote:
要這麼嚴格也可以,EM5II是一級,GX8 dual是兩級
GX8機防只有0級..,.

請看上一篇回文,我肯定你用80%為標準算出的差距是錯的
用你嚴格的80%來算, GX8機防能力只有0.9x級
與EM5II差距超過2.5級!



第一點同意,我上面也是這樣想的。

但第二點,你又突然拿140端來比,這時EM5 II是4級沒錯,GX8是25mm算0.9x級,這樣的確差3級。
但12端,EM5 II超過80%只有第3級,GX8的25mm算0.9x級,這樣只有差2級。

12mm跟25mm比較接近,這樣差距只有2級並非你說的超過2.5級,謝謝。

不要一下拿12端,一下拿140端來跟25mm比,這樣是沒意義的。

不過看12mm端,EM5 II也只是第3級破80%,到了140mm端才有4級破80%,GX8機防在12mm只有0.95級,看來在更望遠焦段說不定也是會變更好的,這樣機防在望遠端的差距就有機會拉的更小了。


不過不管幾級,都還是有個盲點:
例如Dual IS在140mm,1/4s是有成功機率的,不管機械或電子都有,而五軸機率是0。
例如Dual IS在12mm,2.5s是有成功機率的,而五軸機率是0。

代表,五軸在這個快門,拍了上千上萬張都還是0張可用,Dual IS至少還有一定機率是可用的。
這樣孰強孰弱??


假設A機第5級是50%,第6級是30%,而B機第5級是70%,第6級是0%。
一般拍攝用到第5級是B機比較強,但若是用到第6級,反而是A機比較好,這樣到底是能用6級的A比較強還是只能用5級的B比較強?

盲點就是,未必A機的5級絕對每一級都比B機的4級要好,最慘的情況是A機可能只有第五級比B機好,其他級數成功率都比較差,這樣算誰強呢? 而且不同焦段下的防震能力也都有著差異,說再多都只是參考用而已。
kanako0605 wrote:
你高興就好,五軸有3級,GX8是0級。


根據你的規則計算的結果,是這樣沒錯

我只是對你算錯的部分提出來,而你真的是算錯了
算錯了,回頭檢討,其實不用80%這麼嚴格的標準, 會有不同的結果

例如,用75%為標準,則得到EM5II=3.73級@12端
GX8機防=2.73級@25端,兩者只差一級,相信會是你想看到的結果

同樣數據,標準不同,結果不同。差別可從3級到1級。該相信誰?
所以我才說你浪費太多時間在算這些級距數字以證明P家機防很夠用
其實識者只要看圖表,自我盤算即可(每個人結論會有不同)

在我看來,理應有較佳機身防震機制的四軸,其能力只到O家兩軸,難免失望
但Dual IS表現除有鏡頭限制,確實值得喝采

至於情緒性的發文可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