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xchen wrote:看來三人成虎這句話一點都不錯.前面很多網友為了NEX , M4/3 的表現, 在論壇上嘴砲殺紅了眼. 搞到講實話的人被鬥臭, 盲目挺自己用的品牌的人用多數暴力來自HIGH...這件事已經成了意氣之爭. 弟已經想退出這個圈圈了..... 要退快退吧....您是有說實話,但卻也常常情緒化發言,光是這句"M4/3 就留給一些不追求畫質的朋友自HIGH吧~~"就給您自己打臉了,為何支持A牌,就一定要大聲嚷嚷叫B牌去玩沙?Urahara wrote:m43為何同一片感光元件要出那麼多台機身? 各家都是這樣的,成本考量,這招以前SONY玩更兇....
G1-X(Canon)http://img1.focus-numerique.com/focus/articles/1354/canon-g1-x-200iso-nrstan-big.jpgGX-1(Panasonic)http://img1.focus-numerique.com/focus/articles/1328/panasonic-gx1-200iso-nrstan-big.jpg剛剛在O家看到這兩張比較圖...感覺G1-X邊緣畫質的衰減程度快跟NEX系統有得比...不過G1-X還是比NEX的16mm好一些...而GX1的畫質又更上一層樓...片幅=畫質?
good69 wrote:G1-X(Canon...(恕刪) G1X的邊緣衰減的確是問題,但若針對G1X和GX1的片幅本身而言,片幅=畫質確實是無庸置疑比較特殊的X3就不討論了,不過低ISO的情況下X3的畫質依舊強大也是事實就算是邊緣更差的NEX+16mm,有誰會去懷疑是不是CMOS有問題?不會,大家都知道是鏡頭的問題就算G1X是不可換鏡的DC,你用邊緣畫質來質疑片幅是不是等於畫質也是怪怪的
featheringer wrote:G1X的邊緣衰減的確是問題,但若針對G1X和GX1的片幅本身而言,片幅=畫質確實是無庸置疑比較特殊的X3就不討論了,不過低ISO的情況下X3的畫質依舊強大也是事實就算是邊緣更差的NEX+16mm,有誰會去懷疑是不是CMOS有問題?不會,大家都知道是鏡頭的問題就算G1X是不可換鏡的DC,你用邊緣畫質來質疑片幅是不是等於畫質也是怪怪的 所以我說「片幅=畫質?」意思是「影響畫質輸出結果的因素難道只要看片幅就夠了?」的疑問句...不覺得哪裡怪哩...
good69 wrote:剛剛在O家看到這兩張比較圖...感覺G1-X邊緣畫質的衰減程度快跟NEX系統有得比...不過G1-X還是比NEX的16mm好一些...而GX1的畫質又更上一層樓...片幅=畫質? 放大圖, 拉到右下角的車子那邊, 還差真多阿...不知道gx1用啥鏡頭?
痾...小妹我看完整篇一直提到USB三人之類的...請問這是同一個 還是三個?或者有對01做出什麼貢獻?很像蠻有名的@@請各位大大給個解答...我才剛進入01這裡不久...至於跳回本題....認真看了樓主的三個圖...畫質真的不錯呢~如果真的是這樣 G1X會很多人買了撇開M4/3市場不說 那...是不是也間接影響C自家的入門單眼市場??24000...的價格...說真的我還是會選可換鏡頭的數位相機因為換鏡頭很好玩^^
請自己去想想:1. 請看看G1X與GX1的單位畫素面積:Canon G1X: 4.29um x 4.29um,跟60D一樣Panasonic GX1: 3.75um x 3.75um如果這兩者的開口率一樣,G1X的高ISO如果比GX1還差,那才是意外2. 想知道NEX-7的單位畫素面積大小嗎?3.9um x 3.9um有人會戰NEX-7高ISO嗎? 我相信有點常識的人都不會,因為那是提升感光元件解析度所做的犧牲當你要大圖輸出,你會選G1X還是NEX-7 ?如果不願意自己去想想就發文,我建議省省吧!講白一點,有幾兩重,有沒有自己去思考過,幾行字就看出來了,想電一下只是順手而已,你們的底我已經知道的差不多了也不要打著SONY的名號到處招搖撞騙,你們沒那種資格小看其他非M4/3廠商的人,不是我們,而是USB你們自己小看了那些非M4/3的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