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 DIGITAL II 發表了

cake0715 wrote:
拿燥訊來評量GRD是...(恕刪)
如果GR-D2真的像R7那樣去抑制雜訊


不知您對R7的了解多不多 是自己有機子
還是只是看評測
你以為R7高iso就失掉細節了嗎
給你看看R7的iso800吧
看是不是沒細節了


原圖 iso800 F3.3 1/11


原圖裁切

基本上我覺得處理R7雜訊處理的很好
細節也沒失掉 字體還是清晰可見
你問我GRD2 需不需要增加更好的高iso畫質
我認為是肯定的 畢竟數位時代雜訊是最大的罩門
期待GRD2的高iso畫質照片




阿薩斯 wrote:
這非是降燥點問題而是...(恕刪)



的確,GR-D在低iso就冒雜訊,
64還乾淨,到100就開始出來,
但說實在,在一般網路640*480秀圖,
洗成4*6照片又有多少人能眼尖看出來?

當然,單以雜訊抑制這點來批判這塊ccd是不合格的沒錯,
但更深入細論雜訊品質 DR表現,就有他的價值,
不信你拿LX2 G9高iso的raw去修修看能不能玩出跟GR-D一樣的底片味?
雜訊不是評估一台相機優劣的唯一標準,但他卻是最容易比較的標準,
GR-D就是這麼有個性的機子,不會迎合大眾口味。
會用的人可以拍出很棒的照片,新手可能拍了會想砸機。

話說回來,一台帶鏡頭要200K的Leica M8的雜訊表現我覺得還不見得會贏F31,
但M8就是M8,F31還是F31。



jonion wrote:
不知您對R7的了解多...(恕刪)


"如果GR-D2真的像R7那樣去抑制雜訊"
cake0715兄只是這樣回啊 並沒有說R7因為高ISO就喪失細節
大家都是RICOH同好 用的也都是好機器 純討論嘛~



其實很多的GRD用家都不太在意電器規格的!

取消了機頂蝕刻轉盤改成與GX100相同的亮面
ADJ改成與GX100相同

光這兩點就讓我很難敗入GRD II了
個人最欣賞的就是那蝕刻轉盤
GX100那種ADJ撥桿有夠難用..雙轉盤才是王道阿

若成像不像原本GRD那麼有底片味兒
可能會有更多用家回到GRD I的懷抱裡
官方網站放上Sample照了
Sample
大家去看看吧
GRD2 是有noise reduction ON/OFF 開關的


具体可以去ricoh英文网站查閱



cake0715 wrote:
拿燥訊來評量GRD是...(恕刪)
缺少防手震是蠻離譜的一件事。


+1, 感覺廠商還有留一手的心態, 大概要留給GRD III 吧?

但在強敵環伺的現在, 留一手的作法會不會也把市場留給別人.....
小弟真的很愛GRD的操作手感,雖然還有D40,雖然GRD當初比我的D40還貴。

但自從GRD被女友長期借用之後,忘不了隨時把GRD放在包包的感覺,還是連哄帶騙的把GRD從我女友手上搶回來。

看了GRDII的『規格』之後,我想我會好好善用手上的GRD。



個人覺得這次發表改善的東西裡面,有幾項是吸引我的。


希望LCD從2.5吋變更到2.7吋的同時,能夠改善可視角過小的問題。

原本GRD上面的螢幕,只要稍稍翻轉相機,整個畫面就有灰階翻轉的現象,尤其以上下可視角更為糟糕。


另外如果RAW的處理速度有加快的話,應該也會增加大家拍攝RAW的意願吧。

原本的GRD,幾乎沒有用過RAW格式。


還有就是那個1.43X的增距鏡,看起來是可以直接接在原本21mm用的套筒上。

轉接後40mm的焦距,拍人的時候就不用站那麼近了,對拍攝對象的壓迫感會比較小。

而且RICOH真是太有誠意了,GRD最後一版的韌體將會支援這顆1.43X的增距鏡,讓exif顯示正確鏡頭焦距


雖然不會買GRDII,但是這個套件倒是可以入手。


至於大家都說沒有加入防手震的功能,問題是我用GRD的經驗,並不覺得28mm F2.4 的大光圈廣角焦段有很需要防手震的功能啊。

而且實際上手震的機率比D40少很多哩。為何大家那麼執著要防手震啊??

通常防手震不是會降低畫質嗎?

應該是因為有長焦段的部分才需要防手震的功能吧。

接下來就等著眾大大們的開箱文啦~~~



http://www.ricoh.co.jp/dc/gr/digital2/sample.html#sample_07


怎麼官網例圖張張ev都降了0.5~0.8
cake0715 wrote:
http://www...(恕刪)



我個人也認為R7在拍攝時也要減個0.3-0.5
反差會大些
不知跟新的處理器算出的數據有無關聯
http://picasaweb.google.com/dingonion 一個我的小小攝影世界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