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ex wrote:
另外,sumita又是誰的鏡片工廠?這麼強?...(恕刪)


跑去看了一下網路資料
sumita好像是獨立一間光學廠
有供貨給FUJI.NIKON.CANON.PANA等相關廠商
因為有做內視鏡
私心認為PANTAX或OLYMPUS很可能也是客戶
http://www.sumita-opt.co.jp/cn/about/outline.html

一直以為SIGMA FLD是人工螢石
原來不是阿

WanBanDrow wrote:
http://www...(恕刪)


確實不能算錯!

因為本來<類>的使用就是相似、大概的模糊邊界,所以也不能算錯!

只是原本sigma全球網 17-50mm F2.8 OS介紹

Two FLD ("F" Low Dispersion) glass elements, which have the performance equal to fluorite glass, compensate for color aberration. In addition, two glass mold elements and one hybrid aspherical lens give excellent correction for field curvature and astigmatism. High definition images are ensured throughout the entire zoom range.
一堆文字介紹


轉到中文SIGMA 17-50mm F2.8 OS

中文就變成
<內含 3 組非球面片組及2片類瑩石 (FLD) 鏡片,輕易修正各種光學偏差,演譯優質影像。 >








看NIKON全球網AF-S NIKKOR 24mm f/1.4G ED
中文網
雖笨笨翻譯,但是比較不容易造成誤會。
網路上查到 Hoya co-develops FLD glass with Sigma
猜想SIGMA FLD的數據大概就是Hoya那邊的數據
另外之前爬文好像說兩片UD鏡片等同一片螢石
那麼兩片FLD不知道會不會等同一片螢石
然後四片FLD=兩片螢石

抱歉,先前回文並沒有特別注意名詞這事。

回歸正題...
個人想選這隻,主要是因為 不想再買全幅鏡頭...sigma感覺就做不起全幅機,SD15還是繼續用好了。
再來是焦段,30mm*1.7 很接近50標準鏡,又有滿強的邊緣失光。
計畫是買一隻新30mm跟USB dock買一個...
不過就畫質來說,s35mm真是好上一截阿
alexander1027 wrote:
跑去看了一下網路資料
sumita好像是獨立一間光學廠
有供貨給FUJI.NIKON.CANON.PANA等相關廠商
http://www.sumita-opt.co.jp/cn/about/outline.html

一直以為SIGMA FLD是人工螢石
原來不是阿

原來也是光學廠,按數據看來,實力也是一流的。
看來FLD最多只能跟UD平起平坐,只是在D大提供的這群鏡片裡,
看不到FLD的數據,有點可惜。不然它跟UD的實力強弱就高下立判了
不過依照個人使用S17-50的經驗,透光度應該還是輸給C17-55,有略微偏暗,
色彩還原能力也似乎是C17-55贏一些。前者偏冷調,後者偏暖調。
但是C17-55畢竟用了兩片UD鏡片,所以說,實際結果我也不敢斷言。

diffusionless wrote:

Two FLD ("F" Low Dispersion) glass elements, which have the performance equal to fluorite glass, .........

說是等同螢石鏡片的表現,好像是自誇的成份多了點。
oxa9615 wrote:
抱歉,先前回文並沒有特別注意名詞這事。

回歸正題...
個人想選這隻,主要是因為 不想再買全幅鏡頭...sigma感覺就做不起全幅機,SD15還是繼續用好了。
再來是焦段,30mm*1.7 很接近50標準鏡,又有滿強的邊緣失光。
計畫是買一隻新30mm跟USB dock買一個...
不過就畫質來說,s35mm真是好上一截阿

啊,不好意思,小弟講著講著都把主題帶偏了。
仔細看了Idlemaster大PO出的實拍測試連結,
我想,Sigma 30/1.4[A]恐怕要再考慮考慮了。
http://gallerysg.com/idletalk/sigma-30mm-f1-4-dc-hsm-art%E3%80%80%E3%81%9D%E3%81%AE%EF%BC%92/
它的色散也太誇張了點吧?

leon-ex wrote:
原來也是光學廠,按數...(恕刪)


要打過EF-S鏡頭是有點難!

因為CANON EF-S是只針對自家EF-S設計,那個鏡尾突出,本身就是為了光學設計考量,鏡後鉅較短有較高光學設計空間。

而SIGMA等副廠則是為了各家卡口皆能使用,在設計上就無法像CANON那樣。
色散就網路上的照片觀察來說,sigma系列相機,似乎都特別明顯,到了Merrill看起來更加劇了...
雖然說這在APS-C上會明顯較多,不過我自己都覺得毛毛的...同鏡頭在別人身上就沒那麼多感覺。
不過為了焦段,我還是要當一下勇者,買一隻。
所以還沒有for sony的了唷
不然15500絕對會買來用0.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