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hunt wrote:
lifaung大大我...(恕刪)


同意這種說法
我也來讚助一下
+__+ 好吃
因為之前看朋友的Pentax Optio550拍的相片幾乎不用再用Photoshop調過
雖然不是同一天, 但是一樣的海灘一樣是強烈的陽光下拍的...
所以有點忌妒...為什麼人家不用修圖就可以有美麗的藍天大海...
我的Sony只要遇到藍天就沒輒...>"<
下面那張Pentax拍的,我記得只調了對比...天空根本不用修~



其實小妹我photoshop修圖的功力也不算太差...^^a
只是想單純用相機拍出好照片~
謝謝大家的意見囉!!
下次我會試試看加減EV值
不過在那種陽光下LCD其實看不太清楚, 都是靠感覺...= =
只用調EV值就可以了嗎??
有需要改成什麼其他模式嗎??

chlorella wrote:
因為之前看朋友的Pe...(恕刪)


顏色淡了點^.^
chlorella wrote:
因為之前看朋友的Pe...(恕刪)


先試拍一張,觀察一下亮度分布圖,再用亮度分布圖來決定EV加減值
後製出來的成果通常不會比EV加減來的好

等到你使用習慣後大概就可以猜的出來每個場景該加減多少EV
我倒是覺得整張照片偏洋紅
數位相機的通病
照片都不乾淨
好像髒髒的樣子
針對chlorella的問題
LCD液晶螢幕就是這樣啊
有一好沒兩好
突然想想FUJI M-603這款機型
它有附LCD遮光罩
那個遮光罩還真是實用
保護遮光兩用
現在是怎樣
怎都沒出這樣的機絲頭了

除了嘗試加減EV值外
我想包圍曝光是個好方法
多拍幾張又不會怎樣
頂多站記憶卡空間而已
不愛就刪
我又說了沒建設性的說法

再改chlorella大大的圖參考看看
chiang : 這樣算不算挑釁?
版主這張照片我覺得應該後製
我想絕不是哪一牌的相機顏色有問題

照片該不該後製
這個問題我也想過很久
從前我覺得不該 因為有人說按下快門的那瞬間
就應該知道是成功或失敗的照片

現在的我覺得應該
數位時代
影響照片成功與否的變數實在太多了
不管是各家廠牌的相機
各家的螢幕
甚至是轉檔的過程 都可能失掉一些東西
所以呢
相信自己得眼睛 相信自己對自然的認識
能分辨拍出來的照片 需不需要後製
我想 那才是真的得到

跟大家分享
lifaung wrote:
問題在於該照片不需要後製
數位並不是一定要後製才能端上來,能夠在前面做好的為何不先做好???
認真說起來DC的P MODE也很好用,只要善用EV加減一樣可以獲得不錯的相片
後製,其實沒比較厲害,照片是拍出來的,不是後製出來低orz


不是很同意這種說法。攝影本身的創作,並不只是按快門「拍」照片而已。事後的
再創作,扮演的角色也非常重要。

在傳統攝影年代,創作者按下快門,主體在底片上感光,形成「潛影」後,靠的就
是一連串過程讓影像重新浮現。這些階段包括了底片顯影、定影、水洗,底片的增
厚與減薄等等。彩色或黑白暗房中的放大作業,更是重要!這些功夫決定了一張照
片的內涵與品質。

這些程序,在數位暗房時代,處理晶片、韌體、影像處理軟體取代了一部份。
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PC上完成,而無須假沖印店之手。傳統暗房是一種創作方
式,那麼數位暗房也是一樣。

後製不只是調對比、亮度、飽和度而已。厲害的後製,真的很厲害!
後製有更大、更寬廣的創作空間。不要怕用後製手法去表現你的創作概念。


不知道這台有沒有做白平衡?
或海灘模式

資料

好像功能很少!看規格換了吧!
2002年製造的機子功能當然沒有那麼多啦...^^
沒有M模式, 沒有海灘模式...
當然也想過要換~ [P200很令人動心...聽說P系列停產了!]
不過會再買一台相同的就是因為我真的很愛F77 [有沒有F99快出來吧!!]
而且因為是老爸送的怕他知道會傷心, 所以自己偷偷再買一台^^
這台是有白平衡...
但是不太曉得白平衡的功能還有到底差在哪, 所以幾乎沒再用... = =
請問lifaung大師
亮度分布圖是相機裡面的功能嗎...^^??
我的F77沒有耶!!
可能要自己慢慢試才知道吧...
樓主別再買$ony了
妳沒聽別人說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Cyber-Shot
每個人都有要修的Cyber-Shot
DC-VIEW上有網友這樣說
我好像有品牌偏見
不是這樣的
我只是不喜歡$ony的顏色而已
chiang : 這樣算不算挑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