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的阿光 wrote:應不是這張(標準焦...(恕刪) 可能是稍微有點沒對到焦,A9 AF 性能強,但也不會是 100% 完美,同樣是追焦重機,中央裁切是這樣管線、褲管、鞋帶、NISSIN 卡鉗這些上面的紋理都還 OK,進 LR 加一下銳利就更讚了~
davidcheng0001 wrote:可能是稍微有點沒對到...(恕刪) 認真問為何不用單點測?這樣更能看出有沒有準焦框框有到就有到沒到就不用多說用像泡泡式的那麼多框框來對焦,增添了不確定性,畢竟景深最中央也只有一個
deflash wrote:認真問為何不用單點...(恕刪) 單點是說只用中央單點嗎?我想這次 A9 有個全區域 93% 都能覆蓋對焦的功能,這好處文章中也有提到,其實就是讓拍攝者緩衝能大點,不會因為忽然暴衝離開中央就 GG,所以這次吉姆大應該都是用這種方式去對焦,不過 A9 應該也是能調整只用中央對焦點,至於這麼多泡泡,就我操作其他 SONY 的感覺,其實就是類似峰值對焦的另種呈現方式,把在同個焦平面上的相鄰區域都加泡泡,雖都在景深內,但是不是你說的景深正中央,這我也不知道了。(題外話,目前鏡頭後景深正常都會大於前景深,所以景深正中央並不一定會是最清晰http://www3.xitek.com/xuetang/optics/depthoffield.htm)
吉姆林 wrote:我帶Sony A9去拍攝2017 hito流行音樂獎時,共計拍了3000張JPG照片(M連拍+L連拍),外加20部4K影片(約15分鐘)及10部慢動作影片,最後電力還剩下35%左右,以這樣的續航力來說我相當滿意,因為期間有檢視照片外加二十餘次的開關機,實際拍攝的續航力絕對能比官方宣稱的還要更多,這點更可以放心! 所以當初說A9連拍30秒就會沒電的那些人哪裡去了?
davidcheng0001 wrote:單點是說只用中央單點...(恕刪) 我指的正是中央單點不過假如是把同焦平面區域都泡泡的話那麼對於銳利度也是有差阿越靠景深的邊緣,銳利度是越差的,就是會越糊(很像隔一層半透明霧的感覺)一堆泡泡反而讓人看不出,到底有沒有讓景深中最清晰的位置剛好打在主題上要測試對焦模組覆蓋93%的優勢,怎麼沒選單一點就好?還是這沒法關閉泡泡?單一點也應該會自動把景深中最清晰的那個位置放在對焦框上啊以往我要求單反調焦時,我常常會一直看最清晰有沒有在我要的位置上來進行前後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