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廣告

全幅微單顛峰之作‧Sony A7R II 動靜皆宜

上次提出的問題
感謝吉姆林
提供畫素高低對細節影響的比較
看到42.4MP 高畫素的效果
把拍攝模式鎖定鈕封了起來:


發明這一個鎖定鈕的人一定會很得意,嘿嘿嘿‧‧‧‧這樣的雞肋下去,您們就不會亂拍了!這在A77M2時加上很叫人錯愕的,因為實在是很煩死人,沒想到還成為A7R2的賣點,而到目前我只在貴網看到一個讚美而已(笑)。
圖上面有秀用透明的AB膠,
這不能直接去糊上哦!
不然乾了就會轉不動。
我是先用尖物把那個鈕頂進去,
後用一片適型的玻璃紙片蓋上壓住,
爾後再糊上AB膠並用貼布固定以求得更美觀。


如果不再意要多花點錢送到維修中心應該可換用A7M2用的。
3729mp wrote:
發明這一個鎖定鈕的人一定會很得意,嘿嘿嘿‧‧‧‧這樣的雞肋下去,您們就不會亂拍了!這在A77M2時加上很叫人錯愕的,因為實在是很煩死人,沒想到還成為A7R2的賣點,而到目前我只在貴網看到一個讚美而已(笑)。
...(恕刪)

如果會覺得這Lock功能很雞肋的話...那代表你平常的拍攝題材可能比較少接觸到人像、運動、活動記錄這幾項

這也是為什麼現今各家的中高階機種都會加入轉盤鎖的原因,因為在激烈的拍攝過程中,轉盤被撥到的機率非常高

如果只是一般的家庭記錄,拍攝靜態的風景照,這類使用者對這樣的設計當然是無感甚至覺得厭惡

這就是產品定位的問題,並非產品本身有問題,否則1D X、D4S這類連曝光模式轉盤都沒有的機子不是早就被罵死...
吉姆林 wrote:
如果會覺得這Lock...(恕刪)


抱歉啦!

看來我不該如上的講,
那個圖主要在表示我的反彈行動。
另,
偶什麼都拍,
尤其婚紗人像、宴會是我的外快,
只是一直不公開這一私人的權益與隱私。

那圖我必要有另解釋補上,
不然有可能害到同好,
而我的動機,
主要是這個轉盤本身就不易滑動到就變,
緊要時更不好轉換,
它比其它的都牢固,
若會怕誤動的話,
該鎖的這個應該不是第一優先,
因比它易誤動的按鈕鍵盤多很多,
其中中控盤掌控機能更多。
3729mp wrote:
把拍攝模式鎖定鈕封...(恕刪)


哈!太強拉!拿到機子時我就想這樣做! 多了這個顆鎖定紐讓變換慢了許多!

實在搞不懂為何快速拍攝的場合會誤觸? 這轉盤很緊耶= =

現在變換轉盤左手還得好好扶著相機,右手要多一隻手指頭才能轉動了,而且轉動速度變慢= =

於對常須用A模式測光再切換M模式拍攝的我(戶外手動外拍燈) 覺得它們距離好卡好遠= =
honsaki wrote:
哈!太強拉!拿到機...(恕刪)


前面我早有講過,
在6月30日它在台北發表會時,
就被我方人員提出來吐嘈,
會反的原因大家心理很清楚,
或許是要跟流行而機制用錯吧!
也或許是要把儲備料出清,
不然幹嘛A77M2有作A7M2不作,
難到A7M2沒有A77M2的高階嗎?
不過我也想到,
可以去維修中心換A7M2用的,
只是要自費而已。
3729mp wrote:
抱歉啦!

看來我不該如上的講,
那個圖主要在表示我的反彈行動。
另,
偶什麼都拍,
尤其婚紗人像、宴會是我的外快,
只是一直不公開這一私人的權益與隱私。
...(恕刪)

不需要道歉啊..可能是我的拍攝環境所導致吧,每個人需求的確不同,像我就很愛這種設計

以前的5D、7D沒有這玩意兒...常常拍到一半模式跑掉了卻不知道,後來換5D3才知道它的好


吉姆林 wrote:
不需要道歉啊..可...(恕刪)

轉盤雖少轉,機身用個5-8年,拍個10-20萬張,轉盤就不知道轉過幾回了,會越來越鬆的,時間拉長才會知道那一顆多餘的好處。

吉姆林 wrote:
不需要道歉啊..可...(恕刪)


5D3的轉盤位置說會誤觸我還比較相信~~~
3729mp wrote:
會反的原因大家心理很清楚,
或許是要跟流行而機制用錯吧!
也或許是要把儲備料出清,
不然幹嘛A77M2有作A7M2不作,
難到A7M2沒有A77M2的高階嗎?


高不高階不是用片幅界定吧,不然6D不是比70D高階了?明明70D性能好啊~~性能好、有可能被拿來拍動態的機子,才會傾向N/C的主流設計.

備料出清更不可能了,堂堂Sony豈能那麼小肚雞腸

其實,也有人是因為看到二代機的人機界面改進(包括右邊握把、轉盤鎖等等)才終於認可A7R2足堪勝任專業使用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