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M3+24-105mm F4 G iso640 照片,用imaging edge 跟 LR 7.3 來開 RAW 檔
發現用LR 7.3來看照片有明顯的顆粒感,GOOGLE 一下有人反映說是LR 7.3 預設的銳利度太高導致(40)
有人發現有這現象嗎? 一般用 LR 轉RAW檔 銳利度 是設多少呢? 感覺用imaging edge 來開 RAW 檔比較好看

A7M3 可用的 ISO 是6400嗎?還是說可以更高,因為我用ISO6400 拍出來的就有很多躁點

下圖是用ISO3200拍的就有這現象

A7M3+24-105mm F4 G 顆粒感

ufxshcsd wrote:
發現用LR 7.3來看照片有明顯的顆粒感,GOOGLE 一下有人反映說是LR 7.3 預設的銳利度太高導致(40)...(恕刪)


拍RAW通常預設值是0或25
不管你的LR目前設定預設多少
你都可以切過去看看是設定多少呀...
怎麼會用猜的呢

至於可用ISO,這是要看怎麼拍
直方圖都往左擠,自然就會感覺可用ISO不高
可用ISO 我覺得都是指不放大100%看的時候

如果一定要放大看我覺得乖乖用100ISO

還是覺得不夠好就只能上A7R3了


文藝青年art wrote:
可用ISO 我覺得...(恕刪)


高ISO 應該A7R3也不會比A73好, 照理說A73會好一些, 但差不了多少,

但不管那台好, 換了也不會有感覺出差距就是了.

總歸一句, ISO100 最好.
ufxshcsd wrote:
A7M3+24-10...(恕刪)

可用ISO比較主觀
每個人對不同題材不同噪點的接受程度不一樣

wakao0526 wrote:
可用ISO比較主觀...(恕刪)

某牙膏廠會說躁點是一種風格
雖然這兩台我都沒有:a73 6d2

可是評測員認為a73的燥點處理,沒有6D2好

連結在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s7TZoYqDnk

約在4:30處

確實iso在3200是不相上下,不過好象6d2要好上一點

到了6400,明顯是6d2勝,

所以iso 4000會這樣,你可能要習慣它






由於01的圖床差,會抹去雜點,自己到以上連結看
ufxshcsd wrote:
A7M3+24-10...(恕刪)


噪點跟細節會一同被抹掉的。
所謂高iso好不好不是指看不看到噪點,而是高iso下能保有多少細節及色階。

補一張比較圖
https://www.dpreview.com/reviews/image-comparison?attr18=daylight&attr13_0=canon_eos6dmkii&attr13_1=sony_a7iii&attr13_2=canon_eos6dmkii&attr13_3=sony_a7iii&attr15_0=jpeg&attr15_1=jpeg&attr15_2=raw&attr15_3=raw&attr16_0=6400&attr16_1=6400&attr16_2=6400&attr16_3=6400&normalization=full&widget=1&x=0.3413981325137688&y=-0.08845570265110493


抹走噪點時,細節就丟失了。

至於6D2的JPEG檔案比較少,是否導致細節丟失的原凶呢?
這不能確定,因為
A. 基於HUFFMAN CODING的特性,細節較少的原圖經過JPEG壓縮後,會輸出較小的檔案
B. JPEG壓縮時的QUANTIZATION FACTOR調至較大時,會輸出較小的檔案,細節也會丟失
在此無從分辦6D2是丟失了細節後進行JPEG壓縮,因而得出較小檔案。
還是因為JPEG壓縮比例過大,而丟失細節。



david&devlil wrote:
可是評測員認為a73的燥點處理,沒有6D2好...(恕刪)


這臉打的有點響、有點快呀

某些激進到疑似有買索尼股份的,都很不疑餘力幫忙推廣
覺得索尼ISO100的寬容度贏,就應該任何ISO的寬容度都贏
然後高ISO還有其他任何東西也都該贏

不離題
其實樓主的問題,應該是要貼圖的,不然好像都只是用猜的
ufxshcsd wrote:
A7M3+24-105mm...(恕刪)


用LR開RAW檔是完全沒處理過的樣子
沒抹過所以顆粒感比較重阿
抹完就會好一些了

我是覺得,要放到100%來看沒一台相機ISO超過800之後可以看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