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一直還在拍底片,有兩台底片單眼,AF與MF各一。
長久以來,拍完底片的處理方式,就是沖片加上掃描,要洗照片的時候,就是用掃描檔案洗出照片來。
沖片 => 掃描 => 洗照片

店家掃描的過程中,機器本身有自動校正的功能,所以不同底片的特色,大部分都會在這過程當中被 " 自動校正 ",本來差異頗大的底片特色,變成差異很小。(在日本攝影雜誌看過,拿了四種不同底片,掃描過後都蠻接近的,但是用傳統放相洗出來的時候,差異就比較明顯)。所以買不同底片看不出太大的差異。

底片的階調和寬容度,在掃描的時候是否有損失,我不是很確定。但是常常聽到底片的效果在數位化的時候,階調和寬容度都損失了。傳統放相說不定很細緻,掃描後可能就點點點。

再來就是底片掃描的機器不知道拍照當時的場景,所以曝光色差也可能會出現。

當我們用底片拍照,照理說應該有底片的特色和吸引力,但是以現在這種處理流程,差異都不大了,可能最後效果也有點數位,畢竟都是掃描過的。所以想問問大家,如果要發揮底片的本質,以一個休閒攝影者,能怎麼做呢?
1. 沖片完之後,傳統放相。 ==> 可行,但是所費不貲,所以只能偶爾挑個幾張送給別人放相。
2. 沖片完之後,自己掃描,並自己修圖。==> 可行,需要時間與學習新技巧。
3. 沖片完之後,店家掃描完,回來自己修圖。==> 可行,需要時間與學習新技巧。

我好像只能選 3,要學一下修圖。但是店家掃描品質已經先決定了很多事情了。(Noritsu的機器是不是顆粒感比較高阿)


另外也請問大家在台北有哪些店家的掃瞄真的很不錯的呢?
我很久沒拍正片,知道正片蠻多人送玖華沖片掃描。
阿發那邊我只有很久以前拍正片的時候有送過,聽說後來有換了不錯的掃描器,下次送負片去看看。

偶爾我也會想,在數位相機愈來愈厲害的強況下,我還要堅持拍底片嗎?
我也有數位,坦白說,科技一直在進步,白平衡,ISO可調,HDR等等,真的很好用。

這是一篇閒聊兼請教文,還望大家給些建議聊聊自己的想法。
文章關鍵字
dearflight wrote:
大家好,我一直還在拍(恕刪)


現在只有,有錢人才在用底片!
生死只是件閒事
dearflight wrote:
店家掃描的過程中,機器本身有自動校正的功能,所以不同底片的特色,大部分都會在這過程當中被 " 自動校正 ",本來差異頗大的底片特色,變成差異很小。(恕刪)


拍正片用燈箱或幻燈機看最實在 ...
rivar wrote:
拍正片用燈箱或幻燈機看最實在 ...
(恕刪)


底片經過數位化以後,底片的味道和發色的掌控就在店家!

出來的負片全是店掃味,要掃出自已的味道,還得自己掃!

這年頭有能力搞定沖、掃、放相的人,才能展現底片本質!
生死只是件閒事
選項 1.
算是比較合 "邏輯" 的方式 畢竟底片的特性經過數位轉換 不管怎樣一定都不可能忠於原味
好處就是 原本就是 analog, 後來還是 analog
如果要講 "還原" 時階調 色彩的損失 無論在數位或是傳統 我想這是無可避免的

至於偶而挑幾張給人放大.... 滿合理呀 總不可能所有作品都放大吧~
我現在已經差不多變成除非是自己 100% 滿意的作品 否則根本不考慮印相了

選項 2.
除非能搞到非常高階的掃描器 ($$$$$).... 否則不用考慮

選項 3.
比較合理的作法 送去能做高級掃描的沖印店 特別交代不要做任何調整
只要做最直接的掃描 後面全部自己處理

畢竟 當初看到那個景色的人是你 當然是因為這個景物有把你感動到你才決定拍下來
拍的人是你 也只有你知道當初拍下來的那一瞬間的感動
也只有你自己能把這一個場景 從底片上記錄的影像 還原成當初你看到的那一瞬間的感動
dearflight wrote:
大家好,我一直還在拍(恕刪)


底片的本質就是
拍起來模模糊糊,不清不楚
只要你開心,願意繼續拍下去,怎麼做都沒關係!
全部都自己來 也不見得輕鬆,全部都給人用,有時就變成全部長一樣的美容臉,怎麼取捨才能有你自己的特色這才重點,我選擇自己掃,不管掃瞄器多便宜或多貴,只要自己來都是開心的!
還有掃正片跟負片 選擇的機器得不同!
可以看看底片翻拍,這也是一個方法
dd0925 wrote:
只要你開心,願意繼續拍下去,怎麼做都沒關係!(恕刪)

理論上怎麼幹都可以,實際上怎麼都幹都不行!
生死只是件閒事
底片虫 wrote:
底片的本質就是拍起來(恕刪)

底片的本質就是不確定!
這也很符合人生,人生本來就是充滿一堆不確定!
生死只是件閒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