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了幾捲"富士400"後.....

雖然如許多前輩所說....

顆粒細膩.....

但.....

總覺得這捲....

遇到"高反差"太大的時候....

對比很容易過大......

產生"暗部"過暗的感覺.....


雖然很多人說"減感"設成200拍.....


但我仍很同意"夢大"說過.....

正確的方式應該是...依照"經驗"與"被攝物"來增減曝光....

所以依就設成400....

在"測光"上多下心思.....


即使如此....

小弟仍感覺....

一遇高反差的場景.....

暗部仍容易過暗!.....

不知各位傳統版的"攝友".....

是否有相同的感覺......


文章關鍵字

秋水小弟 wrote:
拍了幾捲"富士400...(恕刪)


因素很多,首先要確定快門是否老化失準?

death0101 wrote:
因素很多,首先要確定...(恕刪)


基本上.....

應該不是.....

雖然當初購入二手機......

但還是頗新的......

拍其他底片並沒有這種狀況....

機身是F80...

測關算很精準!
可以試看看
全程用200度來拍

掃得好的話
亮部不會爆
暗部細節會更多

這隻底片我平常都是降半格到一格來拍
http://www.flickr.com/photos/bertdesign/

秋水小弟 wrote:
但我仍很同意"夢大"說過.....

正確的方式應該是...依照"經驗"與"被攝物"來增減曝光....

所以依就設成400....

在"測光"上多下心思.....


很受用

不得不說

每一捲底片...

幾乎都是要這樣拍.

秋水小弟 wrote:
拍了幾捲"富士400"後.....

雖然如許多前輩所說....

顆粒細膩

秋水小弟 wrote:
一遇高反差的場景.....

暗部仍容易過暗!


冒昧請教 .... 這跟底片的顆粒細不細膩有啥關係

或許附上幾張照片會比較容易找出您的問題點。
我為人正直,從不嘴砲。
一遇高反差的場景.....暗部仍容易過暗
.......................................................................
上面這句話的問題,還是測光的問題比較大啦

請愛用m模式控光
點測你的目標區,再點測暗部及亮部,
然後判斷自己要的是亮部區域要保留多點還是暗部要有細節
在決定最後的曝光組合吧

如果真的要追求暗部細節,那就當成iso200拍啊
多點入光量,掃描時再微調一下,還是可以得到均衡的好畫面的

變態大澀魔 wrote:
冒昧請教 .... ...(恕刪)


小弟只是想表達.....

這捲底片.....

是各位"攝有"口中便宜又大碗的意思.....= ="

雙魚之海 wrote:
一遇高反差的場景.....(恕刪)


小弟都是以 M mode 拍攝....

現在看一看~或許是小弟~螢幕比一般正常LED螢幕~再暗"一咪咪"的關西= ="???

不過總是感覺一遇到"綠色"就比較敏感....容易變暗....

有時候遇到"被攝主體"+暗部的場景時....

小弟也都是會為"暗部"再多加1/3 EV......

但也是要兼顧"亮部細節".....

無法再多增加.....


所以才會感覺這卷的特性.....

似乎對比頗高.....



秋水小弟 wrote:
小弟都是以 M mo...(恕刪)


暗部加1/3 ev.... 太少了啦
高光的部份別擔心,負片的寬容度高,沒那麼容易爆

下面這張設iso200拍,還再加1EV


Flickr 上 雙魚之海73650023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